各位老铁们好,相信很多人对关于公的成语都不是特别的了解,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享下关于关于公的成语以及带公的成语寓意好的的问题知识,还望可以帮助大家,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公字的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1、开诚布公、克己奉公、例行公事、叶公好龙、
2、公平合理、愚公移山、公报私仇、 *** 、
3、公事公办、奉公守法、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4、假公济私、是非自有公论、丑媳妇总得见公婆、
5、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自有公论、大公无私、公之于众、名公巨卿、
6、城北徐公、涓滴归公、公而忘私、枵腹从公、
二、公的成语
1、公字开头的成语:公修公德,婆修婆德、公忠体国、公之于众、公私两利、公私交困、公是公非、公明正大、公买公卖、公规密谏、公耳忘私、公尔忘私、公道合理、公报私雠、公才公望、公平正直、公听并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正廉明、公私两便、公子哥儿、公私兼顾、公平无私、公诸同好、公正无私、公事公办、公门桃李、公而忘私、公报私仇、公子王孙、公正廉洁、公正不阿、公私两济、公平交易、公平合理、公不离婆、公公婆婆、公公道道、公冶非罪、公有公理,婆有婆理、公私分明、公而忘私,国而忘家、公耳忘私,国耳忘家、公诸于世、公车上书、公道大明、公道总在人心、公道自在人心
2、(1)公修公德,婆修婆德:指修德属个人,不得兼代。
3、(3)公之于众: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 *** 向大 *** 布。
4、(4)公私两利:见“公私两济”。
5、(5)公私交困:公家私人均陷困境。
6、(7)公明正大:公正无私,光明磊落。
7、(8)公买公卖:公平合理地买卖。
8、(9)公规密谏:谓多方劝谏。公,公开;密,私下。
9、(10)公耳忘私:见“公尔忘私”。
10、(11)公尔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11、(12)公道合理:见“公平合理”。
12、(13)公报私雠:见“公报私仇”。
13、(14)公才公望: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14、(15)公平正直: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15、(16)公听并观: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16、(17)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17、(18)公正廉明: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18、(19)公私两便:对公家私人都便利。
19、(20)公子哥儿: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20、(21)公私兼顾:既照顾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顾到私人的利益。
21、(22)公平无私:办事公平,没有私心。
22、(23)公诸同好:公:公开;诸:之于;同好:爱好相同的人。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爱的东西拿出来,使有相同爱好的人都能欣赏。
23、(24)公正无私: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24、(25)公事公办: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三、公字开头的成语
1、导语:公,表示共有的,无私的,或指人物,老人家等。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公字开头的成语,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2、公而忘私→私心杂念→念念有词→词无枝叶→叶落归根→根深叶茂→
3、茂林修竹→竹马之交→交头接耳→耳不旁听→听其自然→
4、然荻读书→书香人家→家见户说→说嘴郎中→中心摇摇
5、公报私仇: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
6、公报私雠: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同“公报私仇”。
7、公才公望: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8、公道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同“公平合理”。
9、公而忘私: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10、公尔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11、公耳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同“公尔忘私”。
12、公规密谏:指多方劝谏。公,公开;密,私下。
13、公门桃李: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 *** 。
14、公明正大:公正无私,光明磊落。
15、公平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16、公平无私:办事公平,没有私心。
17、公平正直: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18、公事公办: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19、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比喻双方争执,各说自己有理。
20、公私兼顾:公家和个人双方的利益都得到照顾。
21、白衣公卿: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22、报冰公事:旧时 *** 指清苦的差使。
23、抱冰公事:公事:公务。指旧时 *** 中清苦的差使。
24、背公向私: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
25、背公营私:指损公肥私,违法求利。亦作“背公向私”。
26、秉公办理:秉:掌握,主持。公:公法。根据公道办事。
27、秉公灭私:主持公道,灭除私念。
28、秉公任直:持心公正,处事正直。
29、秉公无私:秉公:主持公道。指做事公道不掺杂私念。
30、城北徐公:原指战国时期齐国姓徐的 *** 子。后作 *** 子的代称。
31、持 *** 允:指言 *** 平并合于情理。
32、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比喻隐藏不住,总要露相。
33、出以公心:指考虑事情以国家和集体的利益为出发点。
34、大动公惯:形容公众愤然而出,主持正义。
35、大公无私: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36、砥节奉公:磨砺名节,奉行公事。
37、丁公凿井:比喻传来传去而失真。
四、带公字的成语
1、秉公任直、背公营私、背公向私、秉公办理、报冰公事、白衣公卿、八公山上,草木皆兵、秉公无私、秉公灭私、抱冰公事、出公忘私、丑媳妇总得见公婆、持 *** 允、出以公心、城北徐公、对薄公堂、大动公惯、砥节奉公、大公无私、丁公凿井、奉公正己、奉公如法、奉公克己
2、废私立公、奉公守法、奉公不阿、公修公德,婆修婆德、公忠体国、公之于众、公私两利、公私交困、公是公非、公明正大、公买公卖、公规密谏、公耳忘私、公尔忘私、公道合理、公报私雠、衮衮诸公、公才公望、公平正直
3、公听并观、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公正廉明、公私两便、公子哥儿、公私兼顾、公平无私
五、关于公成语有哪些
关于公成语有很多,以下列举部分常见公成语及其解释:
解释:意为处理事务公平正直,不 *** 。该成语表示一种公正的态度和行为,强调在处理事务时不偏袒任何一方,不谋取私利。
解释:将事情公开,让众人知晓。此成语意味着将某件事情或信息向公众公开,不再保密。
解释:公之于众,让众人都能看到。此成语常用来形容将重要信息或事物展示给大众。
解释:按照公正的原则来处理事务。该成语强调在处理事务时要公正无私,不偏袒任何一方。
以上是关于“公”字的常见成语及其解释。这些成语都体现了公正、公平、公开等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反映了人们对于公正、正义的追求和崇尚。
六、含“公”的成语有哪些
1、公事公办[ gōng shì gōng bàn ]: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2、 *** [ huā huā gōng zǐ ]:指衣着华丽,只会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弟。
3、叶公好龙[ yè gōng hào lóng ]: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4、克己奉公[ kè jǐ fèng gōng ]: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5、开诚布公[ kāi chéng bù gōng ]: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七、关于 公的成语
关于公的成语有:开诚布公、公正不阿、克己奉公、 *** 、愚公移山、叶公好龙、大公无私、假公济私、例行公事、奉公守法、公报私仇、公事公办、自有公论、秉公办理、公平合理、天下为公、夙夜在公等。
意思:以诚意相见,坦率无私地表示意见。
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亮之为相国也……开诚心;布公道。”
释义:《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诸葛亮作为相国,以诚意相见,坦率无私地表示意见。”
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九卷:“相之本主元祐政事者,然其言公正不阿如此,可谓贤矣。”
释义:宋·陆游《老学庵笔记》第九卷:“在元祐年主持政事的大臣,如此地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真是圣贤。”
意思:克制、约束和严格要求自己,为集体的利益而努力。
出处:《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释义:《后汉书·祭遵传》:“祭遵做人廉洁清正、处事谨慎;克制、约束和严格要求自己,为集体的利益而努力。”
意思:指富贵人家中不务正业,只知吃喝玩乐的子弟。
出处:清·翟灏《通俗编·卷一·俚语对句》:“好好先生; *** 。”
释义:清·翟灏《通俗编·卷一·俚语对句》:“只相安无事的人;不务正业,只知吃喝玩乐的子弟。”
出处:《诗经·召南·采蘩》:“被之僮僮,夙夜在公。”
释义:《诗经·召南·采蘩》:“差来专为采白蘩,没日没夜为公侯。”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