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如果您还对春秋争霸的成语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春秋争霸的成语的知识,包括关于春秋霸主的成语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春秋争霸的成语故事
1、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 *** 十几年。
2、经过千辛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3、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 *** 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 *** 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4、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5、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 *** 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 *** 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6、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二、关于春秋争霸的诗句
1.春秋争霸的成语
希望对你有帮助
1、纸上谈兵——赵括(战国赵):形容只会按照书本生搬硬套,不能联系实际。
2、老马识途——管仲(春秋):比喻做事很有经验
4、负荆请罪——廉颇(战国赵):比喻诚心诚意地承认错误
6、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 *** 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7、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 *** 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9、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10、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11、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勾践给夫差喂了三年的马,受尽折磨,回国后立志 *** 复国,请范蠡帮助训练 *** ,任用有贤能的人,自己亲自参加劳动并坚持睡在柴草上,每次饭前均要尝一个苦胆,后来终于灭掉吴国。
12、暗箭伤人(春秋郑):比喻在别人没有防备的时候,用不正当的手段害人。
13、朝秦暮楚: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
14、图穷匕见: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 *** ,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荆轲被秦的武士所杀。
退避三舍洛阳纸贵草木皆兵按图索骥后来居上邯郸学步守株待兔如火如荼望梅止渴探骊得珠望洋兴叹掩耳盗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请君入瓮高山流水胸有成竹唇亡齿寒闻鸡起舞指鹿为马不寒而栗不学无术鸡鸣狗盗势如破竹枕戈待旦抱薪救火梁上君子脱颖而出嗟来之食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精卫填海靡靡三音入木三分 *** 过海人琴俱亡三令五申下逐客令门可罗雀寸草春辉天衣无缝不名一钱未雨绸缪出尔反尔乐极生悲乐不思蜀礼贤下士对牛弹琴曲高和寡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囫囵吞枣投笔从戎敝帚自珍余音绕梁杯弓蛇影画龙点晴夜郎自大盲人摸象庖丁解牛吐哺握气夸父逐日抛砖引玉围魏救赵过门不入曲突徙薪投鞭断流为虎作伥一衣带水推敲车载斗量分道扬镳开卷有益天经地义井底之蛙马革裹 *** 。
退避三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卧薪尝胆《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围魏救赵《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老马识途《韩非子·说林上》:“管仲、隰朋从于桓公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纸上谈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 *** 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长平之战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
三令五申《史记·孙子吴起列传》:“约束既布,乃设铁钺,即三令五申之。”汉·张衡《东京赋》:“三令五申,示戮斩牲。”
胡服骑射《战国策·赵策二》:“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负荆请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一鸣惊人《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朝秦暮楚宋·晁补之《鸡肋集·北渚亭赋》:“托生理于四方,固朝秦而暮楚。”
春秋战国周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孔丘《猗兰 *** 》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之子于归,远送于野。何彼苍天,不得其所。逍遥九州,无所定处。时人暗蔽,不知贤者。年纪逝迈,一身将老。孔子历聘诸侯,莫能任。隐俗之中,见芳兰独茂
喟然叹曰:“兰当为王者得,今乃与众草为
伍。”止车援琴鼓之,自伤不逢时,托词于兰。屈原《九歌》绿叶兮素权,芳菲菲兮龚余。秋兰兮青青,绿叶兮紫茎。余既滋兰之九畹,又树蕙之百亩。《离 *** 》
扈江蓠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时暖暖其将罢兮,结幽兰而延伫。。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佩。。兰芷变而不芳兮,荃蕙化而为茅。..
胡服骑射: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
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 *** 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窃符救赵:战国时,秦国派兵 *** 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
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
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
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
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朝秦暮楚:战国时代秦楚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利害所重,时而助秦,时而事楚。
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的条件下,各集团和人们的态度动摇多变,反复无常的成语。图穷匕见: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赢政,演出悲壮的一幕。
荆轲告别太子丹时,高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到了秦国,荆轲以重金收买秦王宠臣,得见秦王。
荆轲假称要向秦王赢政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赢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 *** ,向秦王刺去。秦王大惊,猛地挣脱。
一:经典励志名言警句--中国古代篇 1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3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增广贤文》 4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5志不强者智不达。
——《墨子·修身》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子·劝学》 7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诫外生书》 8丈夫志四海, *** 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9有志者事竟成。
——《后汉书·耿列传》11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1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13天将降大任于是 ***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孟子·告子下》14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荀子·劝学》15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诚廉》16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17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19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 *** 》20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盖棺。——陆游《病起》2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屈原《卜居》22若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曹学《蜀中广记·上川南道彭山县》23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罗大经《鹤林玉露》24日日行,不怕千 *** ;常常做,不怕千万事。
——《格言联璧·处事》26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陆游27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荀子·儒效》28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训俗遗规》29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练兵实纪·刚复害》30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3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32丈夫不报国,终为贫 *** 。
——陈恭尹《射虎射石头》33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3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赴戎登程口占示家人》36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渔夫》37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惟贤惟德,能服于人。——刘备38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魏徵39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40命为志存。
——朱熹41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二:经典励志名言警句--中国近代篇 1人生的旅途,前途很远,也很暗。
然而不要怕,不怕的人的面前才有路。—— *** 2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中,学习稳定、冷静,学习如何从慌乱中找到生机。
——席慕蓉 3做 *** 要像蜡烛一样,在有限的一生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给人以光明,给人以温暖。——萧楚女 4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了。
—— *** 5人类的希望像是一颗永恒的星,乌云掩不住它的光芒。特别是在今天,和平不是一个理想,一个梦,它是万人的愿望。
——巴金 6我们是国家的主人,应该处处为国家着想。——雷锋 7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
—— *** 8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
——吴玉章 *** 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 *** 10错误和挫折教训了我们,使我们比较地聪明起来了,我们的情就办得好一些。任何政 *** ,任何个人,错误总是难免的,我们要求犯得少一点。
犯了错误则要求改正,改正得越迅速,越彻底,越好。—— *** 11一分钟一秒钟自满,在这一分一秒间就停止了自己吸收的生命和 *** 的生命。
只有接受批评才能 *** 精神的一切渣滓。只有吸收他人的意见。
我才能添加精神上新的滋养品。—徐特立 12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
……有几分勤学苦练是成正比例的,——郭沫若13自觉心是进步之母,自贱心是 *** 之源,。
三、春秋争霸是成语吗
1、是成语,春秋争霸时间跨度为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西周自周幽王死后,其子周平王即位。由于镐京遭受战争 *** ,加上受到犬戎的威胁,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平王把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今河南洛阳)。
2、至此,西周结束,东周建立。从这一年起到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为春秋时期.春秋得名于孔子所著鲁国的编年史《春秋》,这部史书上起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下迄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与春秋时期上下限大致相同。
3、春秋时代,为中国有史以来之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王室衰微、王霸迭兴,诸侯竟敢问"鼎"之轻重,”礼崩乐坏“的局面标志着奴隶制已到末日。这时期分封的诸侯国不再听天子的命令,天子要依附强大的诸侯。
4、各诸侯国不断进行战争,强大诸侯迫使各国承认他们的地位,成为“霸主”。
5、在王位衰落的同时,一些诸侯国强大起来。为了夺取更多的土地、财产和人口,争当左右天下、支配别国的霸主,几个大的诸侯之间,展开了长期的争霸战争。
6、在争霸过程中,有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先后做过霸主,历史上称为“春秋五霸”。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