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马尾绣之乡,水族马尾绣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马尾绣属于什么绣法
1、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是民间传统工艺,被誉为刺绣的"活化石"。
2、这种水族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分布在三都境内三洞、中和、廷牌、塘州、水龙等乡镇的水族村寨,是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一种现存最古老而又更具有生命力的原始艺术,被称为刺绣的"活化石",是研究水族民俗、民风、图腾崇拜及民族文化的珍贵艺术资料。
3、水族马尾绣的起源已不可考,主要产品形式有马尾绣背带和马尾绣花鞋等。四川成都织绣和其他民族的刺绣技艺也用马尾为原材料,但只有水族才如此集中地将之用于背带等绣品。
二、三都水族马尾绣属于哪儿的特产
1、三都水族马尾绣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三都水族马尾绣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2、贵州省三都是全国惟一的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水族马尾绣是水族妇女世代传承的以马尾作为重要原材料的一种特殊刺绣技艺。这种水族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分布在三都境内三洞、中和、廷牌、塘州、水龙等乡镇的水族村寨。
3、水族马尾绣工艺独特,刺绣制品十分精美,有媒体甚至誉之为"刺绣艺术的活化石"。
4、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心灵手巧的水族妇女创造了色彩斑斓的民族民间工艺,闻名遐迩的水族马尾绣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刺绣的活化石,堪称世界一绝。
5、是研究水族民俗、民风、图腾崇拜及民族文化的珍贵艺术资料。最近马尾绣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这一古老的原始艺术的保护带来了更好的机遇。
6、刺绣是流行于水族地区的民间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其艺术造型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水族人民对生活的感受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执著追求。水族刺绣技法的种类很多,有平绣、马尾绣、空心绣、挑绣、结线绣及螺形绣等。
7、关于水族马尾绣的历史,相关资料上不见记载,但这是一门传承了上 *** 的技艺,是水族先民智慧的结晶。传统大节水族端节(相当于汉族的春节)有赛 *** 习俗,看来养马 *** 已经有了很长的历史。在这历史长河中,水族妇女发明了用马尾 *** 刺绣的艺术。在传统节日里,男子们 *** ,女子们身着马尾绣盛装参与节日活动,成了美丽动人的习俗。
8、可能主要是水族有养马赛 *** 习俗,马尾绣应运而生。其实,这种以丝线裹马尾 *** 图案的刺绣 *** ,有两个较为明显的好处,一是马尾质地较硬,能使图案不易变形,二是马尾不易1变质,经久耐用。另外,马尾上可能含有油脂成分,利于保养 *** 丝线光泽。
9、马尾绣还有另一奇特之处,就是绣品上缀有铜饰。铜饰形状做成古代钱币的样子,但很小,薄薄的直径只有黄豆大小,以红线穿贴于马尾绣片里,如星星点点的小花,除了做装饰外,水族同胞还认为铜有驱邪避凶的功能。在封建社会,铜是铸币之物,一些朝代严禁民间铸铜,而水族的马尾绣里却有铜饰。这又是体现马尾有价值的一个地方。
10、随着时代变迁,马尾绣艺术也在变化。两条背带主色调发生了变化,解放前的背带色调主 *** 。与封建社会以 *** 为高贵相关联,解放后的背带色调主红,与今天人们以红色为吉利的观念相同。
11、在当地,人们把是否精通刺绣作为判断一个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志。她们这里的姑娘出嫁,母亲必须备一条马尾绣小儿背带作为嫁妆送给女儿,预祝早日生儿育女。
12、贵州省三都县是全国惟一的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自治县三洞乡板告村是马尾绣的发祥地,那里的马尾绣工艺品远近闻名,成品远销海内外。板告村的女孩子从小就跟长辈学习马尾绣 *** 技艺,一般十岁左右就可以单独完成小型工艺品的 *** 。现在,板告村的所有女 *** 公民都精通马尾绣 *** 技艺,而且马尾绣已经成为该村的知名副业,成为该村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途径。这种水族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分布在三都境内三洞、中和、廷牌、塘州、水龙等乡镇的水族村寨。在当地,人们把是否精通刺绣作为判断一个姑娘是否心灵手巧的标志。她们这里的姑娘出嫁,母亲必须备一条马尾绣小儿背带作为嫁妆送给女儿,预祝早日生儿育女。
13、水族妇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对自然界中的各种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和审美能力,她们将自然万物和民俗事象经过想象加工后,反映在马尾绣工艺上,绣品上的花鸟虫鱼造型别致,颇富民族韵味和艺术效果。
14、马尾绣的一个奇特之处,就是绣品上缀有铜饰。铜饰形状做成古代钱币的样子,但很小,薄薄的直径只有黄豆大小,以红线穿贴于马尾绣片里,如星星点点的小花,除了做装饰外,水族同胞还认为铜有驱邪避凶的功能。在封建社会,铜是铸币之物,一些朝代严禁民间铸铜,而水族的马尾绣里却有铜饰。这又是体现马尾有价值的一个地方。
15、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现辖行政区域。
16、《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 *** 关于划定三都水族马尾绣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函》,三府函〔2015〕3号
17、贵州省黔南州地方标准:DB522700/T075-2015《地理标志产品三都水族马尾绣》
三、水族马尾绣的艺术特色
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是全国惟一的水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水族马尾绣这种水族独有的民间传统工艺,分布在三都境内三洞、中和、廷牌、塘州、水龙等乡镇的水族村寨。
水族马尾绣工艺独特,刺绣制品十分精美,有媒体甚至誉之为刺绣艺术的活化石。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心灵手巧的水族妇女创造了色彩斑斓的民族民间工艺,闻名遐迩的水族马尾绣独树一帜,被誉为中国刺绣的活化石,堪称世界一绝。
水族马尾绣是研究水族民俗、民风、图腾崇拜及民族文化的珍贵艺术资料。马尾绣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这一古老的原始艺术的保护带来了更好的机遇。
刺绣是流行于水族地区的民间艺术,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其艺术造型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水族人民对生活的感受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执著追求。水族刺绣技法的种类很多,有平绣、马尾绣、空心绣、挑绣、结线绣及螺形绣等。
“马尾绣”背孩带:实际上是一块刺绣华丽的“T”形“帘子”,上端两边有带,“帘子”的大小可包住幼儿。它的突出特点就是不用剪纸图案做底样,只凭经验完成。首先将两三根马尾合股,用白色的比马尾毛还细的丝线(把丝线剖拆成丝来用的)缠裹成“马尾线”,然后刺绣者凭着自己的想象,用彩色“马尾线”在背孩带上镶拼成各种几何图案和花草鸟雀图案骨架(图案主要是极富弹力的牛角花、水车纹、花椒纹、回纹、斜纹、方格纹、鱼骨纹),再用针穿上白线将图案固定。最后用结线绣和螺线绣将图案骨架填满,谓之“补花”,再缀上闪亮发光的“金线”,于是便构成一幅结构完整、形象生动、色彩鲜明、缜密精致、豪华富贵的美丽画面。黑、红、黄、白几色对比,形成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背孩带不仅美观大方,而且结实耐用,是母亲给女儿准备的更好嫁妆。一件马尾绣衣服往往要耗费一个妇女数年甚至十多年时间,因此它也是衡量姑娘女红功底的标准。
“马尾绣”绣花鞋:是一种翘尖布鞋,鞋尖呈尖形往上翻翘。 *** *** 是在鞋帮上先用彩色丝线刺绣成底 *** 案,然后再采用马尾绣的 *** ,用丝线缠马尾,卷曲成各种几何形图案拼镶在鞋帮上,然后边缘镶补。其工艺十分复杂,但刺绣出的图案立体 *** 强,精美别致,堪称精美的工艺品。所以水族妇 *** 多在庄重场合或走亲戚时才穿,配上豆浆印染的蓝布上衣、百褶裙和银胸饰,显得十分典雅华贵。
水族刺绣十分丰富,不同地区的水族在掌握同一技法上有粗犷与精细之分,在掌握不同的技法上也各有所长。刺绣工艺有挑花、绣花、补花等,针法有马尾绣、平绣、十字、打籽、乱 *** 。但总体而言,水族“马尾绣”(有的民族也称为钉线绣),是水族刺绣中运用较多的技法之一,也是水族最古老、更具特色、最负盛名的一种刺绣,其工艺精湛,立体感、艺术感极强。水族生活中的很多物件都绣有“马尾绣”,尤其妇女背小孩用的背孩带,穿的绣花鞋,将水族“马尾绣”的艺术价值体现得淋漓尽致,具有浓郁、独特的民族风格,展现了水族妇女娴熟的刺绣技艺。
水族刺绣的技法种类有平绣、马尾绣、空心绣、挑绣、结线绣及螺形绣等。马尾绣的主要产品形式有马尾绣背带和马尾绣花鞋等。四川成都织绣和其他民族的刺绣技艺也有用马尾为原材料,但只有水族才如此集中地将之用于背带等绣品。
马尾绣工艺十分复杂,采用此工艺 *** 的绣品具有浅浮雕感,造型抽象、概括、夸张。马尾绣工艺主要用于 *** 背小孩的背带(水语称为歹结)及翘尖绣花鞋(水语称为者结)、女 *** 的围腰和胸牌、童帽、荷包、刀鞘护套等。虽历经时代和环境的变化,但其造型理念和程式化符号基本不变。
马尾绣的歹结背带是水族地区公认的更好背带之一,往往要经过52道工序才能完成,水族 *** 常常把是否拥有马尾绣背带看作是否体面和富有的标志。马尾绣背带主要包括三部分,上半部为主体图案,由二十多块大小不同的马尾绣片组成,周围边框在彩色缎料底子上用大红或墨绿色丝线平绣出几何图案,而在上部两侧为马尾绣背带手,下半部为背带尾,有精美的马尾绣图案与主体部位相呼应,歹结成为通体绣花的完整艺术品。 *** 这样一件歹结要花一年左右的时间。水族中老年妇女 *** 歹结尾花,一般不用剪纸底样,而直接在红色或蓝色缎料上用预制好的马尾绣线盘绣,综合运用结绣、平针、乱针,灵活自如,图案美观耐看。
马尾绣用料考究且工艺繁杂,一般而言,刺绣一件成品需十来道工序,耗时一月之多。在形形 *** 的刺绣艺术品中,马尾绣的独特之处在于用马尾刺绣,依然采用古老的乱针、扎针等刺绣技法。水族马尾绣工艺有自己独特的 *** 技艺与 *** :
1、先取马尾3至4根做芯,用手工将白色丝线紧密地缠绕在马尾上,使之成为类似低音琴弦的预制绣花线。
2、将这种白丝马尾芯的绣线盘绣于传统刺绣或剪纸纹样的轮廓上。
3、用7根彩色丝线编制成扁形彩线,填绣在盘绣花纹的轮廓中间部位。
4、按照通常的平绣、挑花、乱针、跳针等刺绣工艺绣出其余部分。马尾绣的 *** *** 是,将两三根白线缠绕在马尾上(白色马尾更佳),然后用缠好的马尾盘在已描绘好的花纹轮廓上,接着在白线条的凹缝处绣、挑、补、梭各种彩色丝线,刺绣艺人凭自己的生活积累及艺术修养,在布面上挑绣各种图案。所绣的这些图案还只是一个空心的框架,还需要由螺形绣或结线绣来填充,最后再缝上金光闪闪的金线,一共要经过52道工序才算完成。
马尾绣的 *** 过程非常繁杂,具体可以分为六个步骤:
之一步, *** 马尾线。即用丝线(多数以白色为主)将二至三根马尾绕裹起来,做成马尾线;
第二步,固定框架图案。用一颗大针将马尾线穿好,再用另一颗稍小的针穿上同色丝钱,然后一边用马尾线在布面上镶成各种图案,一边用穿有丝线的小针专门将图案固定在布面上;
第三步,“填心”。即用各色丝线(多以黑色、墨绿色和紫色为主)将固定好的图案空隙部分填满;
第四步,镶边。用橙色和墨绿色丝线在四周挑成“花椒颗”的镶边图案;
第五步,订“金钱”。在绣品上订上闪亮的小铜片以增加绣品亮度;
第六步,装订。由于马尾绣 *** 工序繁琐细致,并且每一步都是纯手工 *** ,人们为了方便 *** 作,便将绣品分解成若干小片,待每一片都完工后,再用针线将它们按次序订在一起。六道工序完工后,一件完整的马尾绣工艺品就做成了。马尾绣绣品在水族人民的生产生活中具有深远影响。马尾绣背带、马尾绣尖角鞋、马尾绣童帽等,在水族生活礼仪中具有不同的特殊意义。如水族女子出嫁后,生育之一个孩子时,马尾绣背带和马尾绣银佛童帽作为富贵吉祥的象征,是外婆(或舅母)探视外甥的必备礼物。而且水族女子只有在嫁出后生育之一孩时, *** 才能享受此殊荣。此后,该女子不管生育多少个孩子(在旧社会不执行计划生育,女人能生多少便生多少),娘家都不会再送马尾绣背带,先前送的马尾绣背带便一直背孩子们都长大 *** (背带完成使命后如果还完好结实,就会成为该户人家的“子孙背带”)。
一般来说,每个水族女子一生中就只能接受娘家送的一副马尾绣背带,就算婚姻变故另嫁再生,娘家都不会再送。这种做法,一是因为马尾绣背带 *** 工序繁杂、 *** 昂贵、经久耐用。二是娘家人希望自家女儿从一而终,婚姻稳固,幸福美满。三是母亲对自己女儿及她的孩子们的良好愿望。孩子是希望,是未来,母亲希望女儿多子多福。在之一个孩子出生时,送去马尾绣背带和银佛童帽, *** 富贵吉祥,希望外甥健康成长,长命百岁。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