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之乡造假记(长寿村的秘密)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

大家好,关于长寿之乡造假记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长寿村的秘密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怎么才能辨别玉的真假
  2. 全国到处都是的“长寿之乡”是真的吗它们是怎么出现的
  3. 为什么浙江最长寿老人遭到质疑

一、怎么才能辨别玉的真假

用放大镜或显微镜可以观察出真假翡翠。真玉颜色有深有浅,颜色分布不规则。假玉的颜 *** 度均匀,颜色不自然。观察缝隙,真玉缝隙颜色较浅,假玉缝隙颜色较深,有色素沉积。

也可以检查真玉和假玉的瑕疵。把玉拿到明亮的地方,在灯光下观察。真玉有裂纹、石棉等瑕疵,假玉没有瑕疵。很干净,底色是白色。

也可以摸摸真玉和假玉。把玉放在你的手掌里,触摸它。真玉表面细腻光滑,假玉表面粗糙呆滞。

通过敲击声音来辨别翡翠的真假。把玉挂起来,用小棍轻轻敲打。真玉的声音清脆响亮,假玉的声音低沉沉闷。

二、全国到处都是的“长寿之乡”是真的吗它们是怎么出现的

“长寿之乡”真是伪造?

最近有媒体报道,全国各地,包括新疆阿克苏温宿县、湖北“梁子岛”,广西巴马县的所谓“长寿之乡”都是伪造的。

国内“长寿之乡”多涉嫌伪造,这也解开了许多人长久以来的一个疑问:为何穷乡僻壤竟能寿星频出?按道理讲,应该是医疗条件越好的地方人们越长寿,什么养生啊,地理环境啊,起的作用并不大。

1985年,“国际自然医学会”将新疆列为“世界第四大长寿之乡”。而所谓“国际自然医学会”是日本人森下敬一于1970年创建的一家私人医疗机构,主营业务为食品、仪器等保健品,并非世界权威医学机构。该机构从未发表过有关长寿的专业 *** 。在新疆被和长寿联系在一起后,当时自治区同意对新疆百岁老人的真实情况进行调查。

学者何炳济参与抽查了阿克苏市、温宿县上报的9位百岁老人,他们更大的140岁,最小的103岁,平均年龄109.3岁。调查后发现,9位老人都未达到百岁,真实平均年龄在85.1岁左右,那位140岁老人其实为 *** 岁。

何炳济后来撰文说,“新疆百岁老人较集中的地区,并不具备造就长寿的营养、医疗、环境卫生和其他经济文化等基本条件。不少百岁老人是由于记忆不准、没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和健全的人口档案,仅凭本人与村干部随意申报误成的。”可见新疆长寿之说,并不可靠。

其实活到90岁是很常见的,江浙一带的富庶之乡里,90岁老人并不少见,从一个县里找出90岁以上的老人,估计上百个都不止。但是要是活到100岁就少见了,因为人的寿命是有极限的,医疗条件很好的人,享年80多岁人们觉得去世有点早,90多岁觉得正常,活到100岁就稀罕了。

一个地方要是批量出现100岁以上老人,这当然是个神奇现象。巴马县1991年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评定为“世界第五大长寿之乡”,在其宣传中,被称为“中国最年长寿星”的罗美珍,1885年出生,2013年去世,活了128岁。按照罗美珍的年龄,她是在61岁生下的儿子,并不合常理。

史记和圣经中,均有古人活到数百岁的记录,这些都发生在远古时代。有文字记录历史后,人的寿命就正常化了,但还有一些人活成了人瑞,都是作为猎奇的记录,对其出生时间,大多无法考证的。

在知识没有普及化的时代,可能会不知道确切的出生日期,从而混淆年龄,这也是正常情况。那些名人的年龄不大可能造假,他们尽管享有更好的资源,在种种记载与传闻中常常“活不过”乡野老叟,原因之一是乡野老叟的年龄可以方便地被造假夸大。

造假当然是有动力的。中国向来有敬老传统,历朝 *** 也将长寿老人视为“祥瑞”,给予各种表彰。为谋取福利待遇,中国古代素有长寿造假的传统。在北宋,80岁以上的老人,能获得“加劳酒食”“绢二匹”“腊茶一斤”,及建牌坊旌表的奖励。在清朝,朝廷会为100岁的老人赐银30两,修建“百岁人瑞坊”;到110岁,赏赐加倍;到120岁,赏赐更要加两倍。

康熙、乾隆先后四次召集“千叟宴”,为在千叟宴上获得赏赐,一些人不惜虚报年龄。嘉庆元年的千叟宴上规定,年龄超过65岁的与会者都能获得赏赐,超过80岁者赏赐更为丰厚。时任内阁侍读学士的翁方纲,在千叟宴上自称66岁,而实际按照他自撰的“家事略记”,当年应为 *** 岁。还有一名李姓老人当年78岁,虚报82岁参加千叟宴;谁知不久朝廷推出新政,如果官员父母超过80岁,官员都要回家赡养,于是李姓老人的3个儿子都 *** 停职回家。

巴盘屯所在的巴马县,人口约30万,自“世界长寿之乡”的说法广为人知后,不断发展以养生、保健为核心的特色旅游。2015年全县接待游客338.2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6.17亿元。每天约有40多名游客到村中最年长的老人家中拜访,送上5元、10元的红包,老人每年可收入8-10万元。而巴马县兴起的养生项目,同“国际自然医学会”的经营内容高度一致。

湖北梁子岛所谓有14位百岁老人全是当地吹出来的,有记者到梁子岛调查发现,一位自称140岁的老人,儿子竟只有50岁,而在 *** 的户籍档案中,岛上没有一位老人超过100岁。

当地也承认这是旅游炒作,如果有人说是百岁老人, *** 就会补助几百元。

衰老和死亡是自然现象,但强劳动和缺衣少食会加快死亡步伐,所以贫穷地区人们寿命更短,贫穷是长寿的敌人。人们更长寿,是因为从艰苦的体力劳动中部分解脱出来,还因为可以吃饱穿暖,有能力享受医疗服务。这就是为什么生活条件好的地区,人们寿命更长,京沪人均寿命过80,云南等地却不到70岁。

众多研究显示,一个地区人均GDP和人均预期寿命呈正相关,即经济越发达的地区,人们的寿命越长。2010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人均预期寿命的排行榜中,前四位是上海(80.26岁)、北京(80.18岁)、天津(78. *** 岁)、浙江(77.73岁),而广西排在第14(75.11岁)、 *** 排在最后(68.17岁)。

由此可知,百岁老人多的地方,人均寿命不一定长。2016年 *** 男 *** 、女 *** 的人均寿命分别达到了81岁和87岁,超过日本,成为全世界最长寿地区。其原因不在于空气中的负氧离子,也不在于泉水的天然矿物,而在于 *** 发达的经济,及领先的公立医疗 *** —— *** 负担着全港41 *** 立医院的 *** 开支。想要“养生”,还得依赖大城市。

人们更富裕和有空闲,对长寿的需求就越高,老人家在朋友圈里转发最多的就是养生知识,希望通过吃点什么,喝点什么或者养成什么习惯更为长寿。长寿造假区域的食物和环境都被追捧,于是乎就产生经济效益。笔者的朋友圈中就有人去巴马买房养老的,后继者还不乏其人。

虽然人们对造假已经有些麻木,不那么不在意了,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但是,一个地方,即使是造福乡里,在长寿上造假也是不应该的。也许有人觉得这无伤大雅,可是这体现了诚信问题,并且也会误导一部分人,让他们痴迷于养生,这难道不是这些年来“伪专家”的“伪养生”盛行的一个诱因吗。所以,我们还是要更相信医疗,相信医生和科学的作用。

图:寻求“养生”者在广西巴马百魔洞出水口浸泡身体

自古至今“长寿造假”一直是门生意

1、为谋取福利待遇,中国古代素有长寿造假的传统

由于朝廷重视,老人所在家庭为得到名利,地方官员为获取政绩,少不得上下合谋,人为制造符合旌表条件的长寿老人。

北宋时,李守忠到现在的海南省海口市境内任职,他自称见到杨姓祖孙三人,其中孙81岁、子122岁、祖195岁,显然违背自然规律。

2、新疆长寿老人较多,主要是由老人记忆不准、户籍不清造成的

新疆也以长寿著称,和田县拉依苏村即是有名的长寿村。早在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人们就在发现在全国3857名百岁老人中,就有865名来自新疆,占全国百岁老人总数的22.4%。现在,“最长寿的男 *** ”、“世界最长寿老人”也都生活在新疆。

何炳济后来撰文说:“新疆百岁老人较集中的地区,并不具备造就长寿的营养、医疗、环境卫生和其他经济文化等基本条件。不少百岁老人是由于记忆不准、没有严格的户籍管理和健全的人口档案,仅凭本人与村干部随意申报误成的。”

3、梁子岛岛民虚报年龄,人为打造的“长寿之一岛”

湖北武汉的“梁子岛”曾被誉为“中国之一长寿岛”。在宣传中,在全岛2400名居民中,有14人超过100岁。原本每年登岛游客不过一两千人,2001年打出“长寿牌”后,游客一下激增至20万人次;2001年全岛财政收入200万元,2004年达到4000万元。

记者到梁子岛调查发现,一位自称140岁的老人,儿子竟只有50岁,而在 *** 的户籍档案中,岛上没有一位老人超过100岁。知情者介绍说,“梁子岛上根本没有百岁老人,所谓有14位百岁老人全是当地给吹出来的。当有记者向老人们询问他们多大岁数时,如果老人回答是110岁,就会得到几百元的报酬。”在这种激励下,梁子岛上居民向游客所报年龄,通常要比真实年龄大上十几岁,甚至更多。

经各大媒体曝光,梁子岛也承认,“原梁子旅游公司在旅游促销上,对梁子岛‘百岁老人’的宣传确实有夸大其辞,这是一种旅游炒作”,同时又说“虽然没通过论证是中国之一长寿岛,但梁子岛绝对可以称得上是长寿岛”,相关旅游项目继续开展。

4、广西巴马县的泉水、空气、磁场均不存在任何神奇效果,该县的“长寿之乡”称号,系某私日本人医疗机构所评定

巴盘屯所在的巴马县,人口仅约30万,自“世界长寿之乡”的说法广为人知后,不断发展以养生、保健为核心的特色旅游。2015年全县接待游客338.22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6.17亿元。巴马县是广西唯一入选“第二批国家级旅游业 *** 创新先行区”的县。百岁长寿老人一样可以从中直接受益。在巴盘屯村口贴有百岁老人的头像,及年龄、住址等信息,游客们大都会去百岁老人家中拜访,并送上红包。每天约有40多名游客到村中最年长的老人家中拜访,所送红包以5元、10元为主,老人每年可收入8~10万元。

巴马县名声如此之大,也是因为在1991年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评定为“世界第五大长寿之乡”。此外,在巴马县的宣传中,将据称活了145岁的蓝祥,称为“巴马人”,其实按照清朝史料,蓝祥生活在今宜州市福龙乡,和巴马县相距有280多公里。被称为“中国最年长寿星”的巴马老人罗美珍,1885年出生,2013年去世,活了128岁。在她去世前的2010年,新华社两篇不同稿件,分别称罗美珍“114岁”和“125岁”。按照罗美珍的年龄,她是在61岁生下的儿子,亦是不合常理之处。

围绕巴盘屯,一个原名“百么洞”的石灰岩溶洞,被改名为“百魔洞”,被打造为富含高浓度负氧离子,且能“包治百病”的磁疗区;巴 *** 泉水被认为具有神奇功效,有旅游组织者专门指导游客“如何科学喝水”;当地特产的 *** 油、泡脚 *** 、野生灵芝等,都成为游客眼中的长寿秘方。事实上,仪器测量显示,百魔洞外空气中所含的负氧离子反而高于洞外。

三、为什么浙江最长寿老人遭到质疑

1、网上很多人对老人的长寿保持怀疑,除了老人50岁生育以外,还因为那个年代没有人去统计生辰情况。经过多年的 *** ,生辰信息更是混乱不堪,甚至老人自己都会记错,这也是很多长寿老人,不被认可的主要原因。

2、比如被“国际自然医学会”评为长寿之乡的巴马县,最后被多方证明数据存疑,老人骨龄远不如实际所报年龄。

3、这并不是老人有意造假,而是和地区文化密切相关,比如在广西巴马县,有对长寿老人奖赏的习惯,尤其是康熙、乾隆传下来的“千叟宴”习俗,岁数越大,所获荣誉就越多,因此很多地区就形成了,生日虚报的情况。而老人长期在这种文化氛围当中生活,甚至忘记自己真实年龄,对虚报的年龄也深信不疑。

4、浙江最长寿老人 *** 时还赚钱贴补家用:

5、毕女出生于1907年,当时是清光绪三十三年。原生家庭是一个贫苦人家,在她14岁的时候,母亲离世, *** 续弦。后妈在进门之后,将她送进了夫家。丈夫比她大了10岁,同样也是贫苦家庭。

6、毕女的之一个孩子出生时,已经是34岁的年纪。彼时,她也因为多年未曾生育与婆婆之间产生嫌隙,日子过得并不如意。之后,连续生养子女,最终得3男2女,而生最小的儿子时,她已经50岁了。

7、“早年,家里很穷。”毕女的侄子李仙顺说,为了养活一家人,老人在怀着大儿子的时候,要下地干活,农闲的时候还挺着肚子到矿场采石头赚钱贴补家用。

8、58岁那年,丈夫去世,毕女一个人带着5个孩子过日子,最小的才8岁。“家里的经济几乎全靠她支撑,后来大儿子工作了,她的负担才稍稍小了一些。”侄子说。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长寿之乡造假记(长寿村的秘密)-第1张图片-

标签: 长寿 造假 秘密

上一篇角雕之乡 角雕图片

下一篇当前分类已是最新一篇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