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尧舜之乡?尧舜禹故乡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考古发现 尧舜之乡,以及尧舜禹故乡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中国名胜古迹
  2. 曲阜孔子之乡详细介绍
  3. 东至为什么叫尧舜之乡

一、中国名胜古迹

1、溉汾西千顷田三分南七分北浩浩同流数十里淆之不浊

2、出瓮山一片石冷于夏温于冬冽冽有本亿万年与世长清

3、西湖冷泉亭飞来峰对(俞曲园撰)

4、西湖白公祠对(阮芸台集李白句)

5、史笔炳丹书真耶伪耶莫问那十二金牌七百年志士仁人更何等悲歌泣血

6、墓门凄碧草似也非也看跪此一双顽铁亿万世奸臣贼妇受几多恶报阴诛

7、谷风如诉旧愁来蜀道秦川过客重谈杨李氏

8、墓粉还将秋色补雨尘云梦伤心何似汉唐陵

9、佛地本无边看排闼层层紫塞千峰平槛立

考古发现 尧舜之乡?尧舜禹故乡-第1张图片-

10、清泉不能浊笑出山滚滚黄河九曲抱城来

11、近四旁惟 *** 统泰华恒衡四塞关河拱神岳

12、历九朝为都会包伊(氵厘)洛涧三台风雨作高山

13、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

14、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15、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崖疆潴

16、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17、栋宇逼层霄忆几番仙人解佩词客题襟风日更佳时坐倒金尊却喜青山排闼至

18、川原揽全省看不尽鄂渚烟光汉阳树色楼台如画里卧吹玉笛还随明月过江来

19、宛然海上三山貌矣安期先我亭前探枣实

20、犹是江城五月仙乎太白与君笛里听梅花

21、隔岸眺仙踪问楼头黄鹤天际白云可被大江留住

22、绕栏寻胜迹看树外烟波洲边芳草都凭杰阁收来

23、日日(扌匝)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越信心时用何物供养

24、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是甚么来由

25、几堆江上画图山繁华自昔试看奢如大业令人讪笑令人悲哀应有些逸兴雅怀才领得

26、一派竹西歌吹路传诵于今必须大似庐陵方可遨游方可啸咏切莫是秾花浊酒便当了

27、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英雄问楼外青山山外白云何处是唐宫汉阙

28、小苑西回莺唤起一庭佳丽看池边绿树树边红雨此间有舜日尧天

29、竟开宇宙争端薇蕨馨香惭对墨胎义士

30、阅尽苍桑变局河山带砺难比雷首佳城

31、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32、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33、楼傍三秦看岳色苍苍久矣扩开眼界

34、地邻九曲听河声浩浩诚哉荡涤胸襟

35、山西永乐镇“峨眉‘扌赞’秀”联

36、一抔土尚巍然问它铜雀荒台何处寻漳河疑 ***

37、三足鼎今安在剩此石麟古道令人想汉代官仪

38、六载固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竟教躬尽瘁

39、双忠同坎坛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见面如生

40、三苏祠楹联(苏洵、苏轼、苏辙)

41、宦迹渺难寻只恃得三杰一门前无古后无今器识文章浩若江河行大地

42、天心原有属任凭他千磨百炼扬不清沉不浊父子兄弟依然风雨共名山

43、君不见豪富王孙货殖传中添得几行香史停车寻故迹问何处美人芳草空留断井斜阳

44、天涯知己本难逢最堪怜录绮传情白头兴怨

45、我亦是倦游司马临邛道上惹来多少闲愁把酒倚栏杆叹当年名士 *** 消尽茂林秋雨

46、从古文章憎命达再休说长门卖赋封禅遗书

47、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48、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49、湖北 *** 秀林山刘备与孙夫人合祠联

50、地有千秋南来寻丞相祠堂一样大名垂宇宙

51、桥通 *** 东去问襄阳耆旧几人相忆在江楼

52、异代不同时问如此 *** 龙蜷虎卧几诗客

53、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54、古井冷斜阳问几树枇杷何处是校书门第

55、大江横曲槛占一楼烟月要平分工部祠堂

56、汉水接苍茫看滚滚江涛流不尽云影天光 *** 朝宗东入海

57、锦城通咫尺听纷纷丝管送来些鸟声花气四时引兴此登楼

58、压江流以扶地脉远瞩 *** 则见玉垒云开峨眉月朗夔门日射剑阁烟消郁郁葱葱助全

59、临井络而焕人文闳中肆外当如长卿赋丽太白诗豪坡老词雄南轩学正麟麟炳炳为西

60、几层楼独撑东面峰、统近水遥山、供张画谱、聚葱岭雪、散白河烟、烘丹景霞、

61、染青衣雾、时而诗人吊古、时而猛士筹边、最可怜 *** 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

62、枇杷寂寞、空留着绿野香坟、对此茫茫、百感交集、笑憨蝴蝶、总贪迷醉梦乡

63、中、试从绝顶高呼、问问问这半江月、谁家之物。

*** 、 *** 事屡换西川局、尽鸿篇巨制;装演英雄、跃岗上龙、殒坡前凤、卧关下虎、

65、鸣井底蛙、忽然铁马金戈、忽然银笙玉笛、倒不如长歌短赋、抛撒些幽恨闲愁、

66、曲槛回廊、消受得清风好雨、嗟予蹙蹙、四海无归、跳死猢狲、终落在乾坤套

67、里、且向危楼俯首、看看看哪一块云、是我的天。

68、高处不胜寒,溯沙鸟风帆,七十二沽丁字水。

69、夕阳无限好,对燕云蓟树,百千万叠米家山。

70、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天,目空今古?

71、五百里故侯安在,愧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二、曲阜孔子之乡详细介绍

孔于是中国古代一位对后世影响至为深远的伟大思想家、*家、教育家,杰出的世界文化巨人。他所创立的以仁政德治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在中国以及 *** 、日本、 *** 等 *** 国家被奉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十九世纪,孔子思想传入欧洲,对欧洲的启蒙运动也产生很大影响。为了表达对他的推崇和对儒家思想的尊奉,在他的故乡曲阜建起了规模宏大的孔庙、孔林、孔府。它位于曲阜城的 *** ,是在孔子故居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一组具有东方建筑色彩和格调、气势雄伟壮丽的庞大古代建筑群。孔子去世的次年(公元前478年),故居就被改作庙宇,陈放他生前使用过的衣、冠、琴、车、书,人们按时进行祭祀。汉代时,祭祀孔子列入国家祀典,孔庙由国家进行维修。经多次扩建,唐代己初具规模,有庙门、正殿、两庑、寝殿等建筑。宋天禧五年(1021年)扩大为三路布局四进院落,殿庭廊庑316间。金明昌五年(1194年)重修,厅堂簧舍门庑增至400余间。明代经永乐、成化、弘治三朝扩建,奠定了现有规模。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位于曲阜城北一公里处的泅河南岸,有神道与城门相连。孔于墓位于孔林中部,封土呈偃斧形,汉代设祠坛建神门,宋 *** 制石仪,元代立碑、作周垣、建重门,明代重建享殿墓门,添建洙水桥坊和万古长春坊。汉代以来,孔子墓地一直受到国家保护,规模不断扩大,明代扩至1200000平方米,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扩至2000000平方米,并建围墙8公里。孔府是孔子嫡长孙的衙署,位于孔庙的东侧。历代王朝尊崇孔子的同时,泽及后代,对其嫡长孙屡加赐官晋爵。公元前195年,九代孙孔腾被封为奉祀君以奉祀孔子,以后代代沿袭。宋至和二年(1055年)四十六代孙被被改封为衍圣公,一直延续到七十七代,成为中国历史最久的贵族世家(见附表6)。孔子嫡长孙一直依庙而居,明洪武十年(1377年)创建 *** 的衍圣公府,弘治十六年(1503年)扩建。三路布局,九进院落,共有建筑560余间,占地70000多平方米。孔子逝世虽然已经2400多年,但他的思想仍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发挥着作用。孔庙、孔林、孔府是2400多年来尊孔崇儒的结果,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内涵,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各国-家、思想家、社会学家以及各界人士前来参观瞻仰。(二)概况曲阜孔庙是祭祀孔子的本庙,是分布在中国、 *** 、日本、 *** 、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2000多座孔子庙的先河和范本,始建于公元前478年,历经2400多年而从未放弃祭祀,是中国使用时间最长的庙宇,也是中国现存最为著名的古建筑群之一;孔林延续使用2400多年,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上延用时间最长的氏族墓地;孔子嫡孙保有世袭罔替的爵号,历时2100多年,是中国最古老的贵族世家,其府第孔府是中国现存规模更大、保存更好、最为典型的官衙与宅第合一的建筑群。孔庙、孔林、孔府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集中体现在它所保存的文物上。300多座、1300多间金、元、明、清古建筑反映了各个时期的建筑规制和特点;1000多件汉画像石、孔子圣迹图、石仪、龙柱等反映了石刻艺术的变化和发展;5000我多块西汉以来的历代碑刻既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瑰宝,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思想、经济、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料;10余万座历代墓葬是研究墓葬 *** 的重要实物,17000余株古树名木是研究古代物候学、气象学、生态学的活文物。10余万件馆藏文物中,以元明衣冠、孔子画像、衍圣公及夫人肖像,祭祀礼器最为著名;其中元明衣冠是中国罕有的传世同类文物,对于研究古代服饰、纺织艺术具有重要价值。30万件孔府明清文书档案是中国为丰富的私家档案,是研究明清历史尤其是经济史的重要资料。孔庙、孔林、孔府既是中国古代推崇儒家思想的象征和标志,也是研究中国历史、文化、艺术的重要实物。【孔庙】孔庙的总体设计是非常成功的。前为神道,两侧栽植桧柏,创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氛,培养谒庙者崇敬的情绪;庙的主体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左有对称,布局严谨。前后九进院落,前三进是引导 *** 庭院,只有一些尺度较小的门坊,院内遍植成行的松柏,浓荫蔽日,创造出使人清心涤念的环境,而高耸挺拔的苍桧古柏间辟出一条幽深的甬道,既使人感到孔庙历史的悠久,又烘托了孔于思想的深奥。座座门坊高揭的额匾,极力赞颂孔子的功绩,给人以强烈的印象,使人敬仰之情不觉油然而生。第四进以 *** 院,建筑雄伟,黄瓦、红墙、绿树,交相辉映,既喻示出孔于思想的博大高深,也喻示了孔子的丰功伟绩,而供奉儒家贤达的东西两民,分别长166米,又喻示了儒家思想的源远流长。孔庙共有建筑100余座460余间,古建面积约16000平方米。主要建筑有金元碑亭、明代奎文阁、杏坛、德佯天地坊等、清代重建的大成殿、寝殿等。金牌亭大木做法具有不少宋式特点,斗栱疏朗,瓜子栱、令栱、慢拱长度依次递增,六铺作里跳减二铺,柱头铺作与补间铺作外观相同等。正殿庭采用廊庑围绕的组合方式是宋金时期常用的封闭式祠庙形制少见的遗例。大成殿、寝殿、奎文阉、杏坛、大成门等建筑采用木石混合结构,也是比较少见的形式。斗栱布置和细部做法灵活,根据需要,每间平身科多少不一,疏密不一,栱长不一,甚至为了弥补视觉上的空缺感,将厢栱、万栱、瓜栱加长,使同一建筑物相邻两间斗栱的栱长不一,同一柱头科两边栱长悬殊,这是孔庙建筑的独特做法。孔庙保存汉代以来历代碑刻1044块,有封建皇帝追谥、加封、祭祀孔子和修建孔庙的记录,也有帝王将相、文人学士谒庙的诗文题记,文字有汉文、蒙文、八思巴文、满文,书体有真草隶篆,是研究封建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的珍贵史料。碑刻中有汉碑和汉 *** 字二十余块,是中国保存汉代碑刻最多的地方。乙瑛碑、礼器碑、孔器碑、史晨碑是汉隶的 *** 作,张猛龙碑、贾使君碑是魏体的楷模。此外还有孙师范、米芾、 *** 怀英、赵孟、张起岩、李东阳、董其昌、翁方钢等人的法书,元好问、郭子敬等人的题名,孔继涑五百八十四石的大型书法丛帖玉虹楼法帖等。孔庙碑刻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宝库。孔庙著名的石刻艺术品有汉画像石、明清雕镌石柱和明刻圣迹图等。汉画像石有90余块,题材丰富广泛,既有人们社会生活的记录,也有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的反映。雕刻技法多样,有线刻、有浮雕,线刻有减地,有剔地,有素地,有线地;浮雕有深有浅,有光面,有糙面。风格或严谨精细,或豪放粗犷,线条流畅,造型优美。明清雕镑石柱共七十四根,其中减地平镌五十六根,高浮雕十八根。减地平镌图案多为小幅云龙、凤凰牡丹,清雍正七年刻,崇圣祠刻牡丹、石榴、荷花等花卉,构图优美,是明弘治十七年的遗物。石雕的精品是浮雕龙柱;大成殴前檐十柱,每柱高达六米,最为高大,崇圣祠二柱龙姿矫健,云形活泼,水平更高。另外圣时门、大成门、大成殿的浅浮雕云龙石陛也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圣迹因为明万历二十年(15 *** 年)据孔庙宋金木刻增补而成,由曲阜儒 *** 员毛凤翼汇校、扬州杨芝作画、苏州石工章草上石,共一百二十幅,形象地反映了孔子一生的行迹,是我国较早的大型连环画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两千多年来,曲阜孔庙旋毁旋修,从未废弃,在国家的保护下,由孔于的一座私人住宅发展成为规模形制与帝王宫殿相埒的庞大建筑群,延时之久,记载之丰,可以说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孤例。【孔林】孔林的总体布局虽然不是一时形成的,但布局很成功。林门以长达1266米的神道与北城门相连,神道平直如矢,两侧桧柏夹侍,庄严肃穆。进入大林门,高大的围墙将大林门与二林门之间围成一个封闭的纵深空间,挺拔的桧柏,夹峙的红墙间辟出一条狭长的甫道,将人的视线引向高耸的二门城楼。过二林门,古木森森—,芳草如茵,流水潺潺,竟是一片天然野趣,使人精神为之一爽。折而向西,过洙水桥;沿轴线前行,登墓门,穿甬道,过享殿,入墓园,一代伟人长眠在抔土之中。使人倍感亲切,低回徘徊,不忍离去。孔林面积200万平方米,林内墓 *** 累累,碑碣如林,石仪成群,古木参天。有孔子以来历代子孙墓葬十余万座,除汉碑移入孔庙外,地面上还有宋、金、元、明、清、 *** 等时代墓碑和谒陵题记刻石等4000余块,保存着宋、明、清各代石人、石马、石羊、石狮、望柱、供桌和神道坊等石仪近千件。为表彰儒家思想、满足祭祀需要,还建有门、坊、享殿、碑亭等六十余座明清建筑。孔林埋葬孔子长孙已至第七十六代,旁系子孙已至七 *** ,从周至今,全无间断。延续时间之久,墓葬数量之多,保存之完好,做为一个家族墓地,在世界上是没有先例的,它是儒家思想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里所居 *** 地位的产物。孔林丰富的地上文物,对于研究我国墓葬 *** 的沿革,对于研究我国古代-、经济、文化、风俗、书法、艺术等都具有很高的价值。【孔府】孔府是孔子嫡孙的官署,孔子嫡孙一向以“礼门义路家规矩”相标榜,格守诗礼传家的祖训;建筑也受到儒家礼仪的制约,留下儒家宗法 *** 与伦理观念的烙印。孔府沿用中国传统的前堂后寝 *** ,前堂部分有官衙、东学、西学,供处理公务、会客之用,是对外活动的场所,后寝部分有内宅、花厅、一贯堂、是家族生活的场所。建筑功能分区明确、排列井然有序。建筑群设计遵循礼教与宗法原则,把一系列使用功能不同的建筑物有主次、有次序地进行排列。建筑群中贯轴线,左右对称,成三路布局。中路为孔氏宗子衍圣公所后,东路一贯堂为次子所居,居中为尊。体现了宗子的尊贵地位和宗子与非宗子等级与地位的差别。中路官衙、内宅界限分明,体现了男女授受不亲,内处有别。轴线上。正房与厢房,中门与边门,体现了主人与下人的尊卑差别。建筑物的名字也打着儒家思想的印记,“一贯堂”、“忠恕堂”、“安怀堂”等既赞扬孔子的忠怨思想和使人安乐的-理想,又显示孔子嫡孙努力仿效的决心,“东学”、“西学”,既赞扬孔子创学设教的功绩,又表明孔子嫡孙继承诗礼传家、好学重教传统的态度。孔府建筑原有170多座,560余间,现存152座,480间,其中大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内宅门、前上房、迎恩门、家庙等是明代建筑,其他均为清。代建筑。古建筑面积现存12740平方米。孔府保存许多珍贵的文物,历代封建皇帝为显示对孔子的尊崇和对孔子嫡孙的优渥,不断给以赏赐。帝后墨宝,御制诗文、儒家典籍、礼器乐器、文房四宝,无所不赐,而孔子嫡孙也留意搜集历代法物,不断充实文物库藏。现在孔府仍保持着清末、 *** 初年的陈设。◆规整的建筑,艺术的宝库现存孔庙占地327.5亩,建筑物466间,前后有九进院落,纵向轴线贯穿整座建筑,左右对称,布局严谨,气势宏伟。前三进院落布置导向 *** 建筑物,如门或牌坊。第四进院有一座三重檐的高阁奎文阁,其中藏有历代皇帝赏赐的图书。第七进院落中有“杏坛”,据说是孔子生前讲学处。孔庙的主殿大成殿高31. *** 米,宽54米,进深34米。廊下有28根龙古柱,没根石柱都用整块石材雕成。前廊下的十根石柱用深浮雕的手法雕成双龙对舞,衬以云朵,山石、涛波,造型优美生动,是罕见的艺术瑰宝。孔庙中还存有大量的碑刻及画像砖,是研究中国古代书法和文化艺术的宝贵资料。◆孔府是衙宅合一,园宅结合的范例孔庙的东侧是孔府,是孔子嫡长孙世袭的府第。始建于宋代,经历代不断扩建,形成现在的规模。占地200余亩,有房舍480余间。官衙和住宅建在一起,是一座典型的封建贵族庄园,衙署大堂用于接受皇帝颁发的圣旨,或处理家族内事务。孔府后院有一座花园,幽雅清新,布局别具匠心,可称园林佳作,也是园宅结合的范例。孔府藏有大量的历史档案、传世文物,历代服饰和用具等,都及其珍贵。◆孔林是延续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家族墓地孔林又称至圣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占地3000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们的家族墓地。孔林内柏桧夹道,进入孔林要经过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孔子墓前。孔子的坟墓封土高6米,墓东是孔子之子孔鲤和他的孙子孔伋的坟墓。在孔林中,有的墓前还存有石雕的华表、石人、石兽。这些都是依照墓中人当时被封爵位的品级设置的,整个孔林延用 *** 0年,内有坟 *** 十余万座。其延续时间之久,模葬之多,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

三、东至为什么叫尧舜之乡

东至县,隶属于安徽省池州市,位于安徽省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境内有尧渡之河、舜耕之山,相传为舜耕之地,自古就有舜耕之乡的美誉。考古学家在县郊的华龙洞遗址发现了中国第五处重要的包含有头骨化石的猿人化石地点,头骨化石被命名“东至人”,佐证了此地有古人类活动。

关于考古发现 尧舜之乡,尧舜禹故乡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舜禹 考古 故乡 发现 舜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