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渔米之乡简介(钦州农产品)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3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解答钦州渔米之乡简介这个问题的一些问题点,包括钦州农产品也一样很多人还不知道,因此呢,今天就来为大家分析分析,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解决了您的问题,还望您关注下本站哦,谢谢~

本文目录

  1. 我想问一下广西钦州市10大著名景点有哪些
  2. 广西防城港市简介
  3. 钦南区简介及详细资料

一、我想问一下广西钦州市10大著名景点有哪些

钦州旅游攻略之一广西钦州三娘湾

三娘湾 *** :广西钦州市三娘湾旅游风景区

交通概况:钦州客运站有班车直达三娘湾景区,7:00~19:00每小时一班,车票8元;景区返回市区的班车最晚到18:00。还可以到亚泰制业公司内(大花园附近)停车场乘旅游专线车直达三娘湾(非空调车),7:00~19:00每小时一班,车票6元。自驾车的游客可沿钦——犀高速公路南行40分钟即到。

景点简介:三娘湾的美不仅仅在于她动人的传说,而且在于她超凡脱俗的气质。黄金的沙滩柔软而亲切,婆娑的树林清丽恬静,清澈的柔波坚韧而执著,千姿百态的礁石巍然屹立,古朴的渔村温馨而恬谈,灵动的海豚亲切的呼唤,还有那悠闲从容的渔民……这一切让人坚信,这是世间不可多得的温馨,象童话般纯净,仿佛是天神低母拣尽人间的自然、坦荡、温馨的情愫铺就而成,钟灵毓秀,风物绝顶。静静的躺在三娘湾温馨的怀抱里,做作、压力、 *** 、束缚都荡然无存,唯有自然坦荡的心境。这是生命和爱情韵语的摇篮,是洗涤心灵纯洁的港湾。三娘湾景区自开业来,它的吉朴与纯美以及中华白海豚骄人的魅力已吸引国内外无数的游客。经过休渔期的精心策划,景区决定开拓一条全新的海上之旅行程,让游客当一天渔民享一天乐,登上观光旅游渔船,出海观景、钓鱼、品海鲜、沐海风、觅海豚,尽享蓝天碧水、人欢鱼跃的情趣。

景点类型:乡野探险戏水摄影避暑

公交:从钦州到大寺镇,然后在从大寺镇转车到八寨沟。.从钦州汽车北站搭车约需要1小时车程。然后从大寺到八寨沟需要大约1个小时车程。

自驾:八寨沟在钦州大寺镇至上思县四级公路往贵台乡方向的路边上。从高速路口下经大寺往贵台乡走约二十余公里,路边有明显指示牌。距离南北高速公路二十余里,距离钦州至上思县二级公路仅是三公里多。

寨沟旅游区位于钦州西北五十多公里的十万大山腹地的贵台镇洞利村境内,是钦州大寺江的源头河之一!属十万大山支脉大龙岭分水岭水系地处十万山北麓,北面与邕宁接壤,西北面与上思、防城毗邻。景区东北至西南对角走向,东西跨地9公里,南北跨地11公里,,总面积3262.22公顷,交通方便,旅游资源丰富。八寨沟在钦州大寺镇至上思县四级公路往贵台乡方向的路边上。从高速路口下经大寺往贵台乡走约二十余公里,路边有明显指示牌。距离南北高速公路二十余里,距离钦州至上思县二级公路仅是三公里多。进入景区道路,均是混凝土和柏油路路面,无高坡要道。

八寨沟旅游区气候属 *** 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为21.3—22.4℃,更低温的月份在18—19℃之间,更高温月份在26.1—26.5℃之间;年平均雨量1203.6—2820mm,年均相对湿度82%,年平均日照时数1783小时。

八寨沟是一块躲在深闺待人识的 *** 地,是一个幽谷探险、放飞夏日心情的清凉世界。

区内山峦重叠,云遮雾障, *** 茫茫,是广西东南部森林植被保护和恢复得较好的地带。八寨沟内,树木葱笼,小溪潺潺,景色秀丽而宁静落差大小不同的瀑布随着山涧的延伸随时可见,流底深潭令人生畏。可容纳百人避风雨的仙人石屋、古老传奇的贼王寨,云绕山转营盘景观、仙女戏水潭、牛郎织女桥(古石桥),还有九曲十八弯的人造月亮湖和松虬藤缠、兽走鸟鸣、遮天盖地的原始森林等等,天然各色,大自然造化形成了八寨沟美山美水的独特旅游景观和稀有的砂页岩山涧地貌。

交通概况:到钦州客运站乘车到灵山县,车票22元,车程1小时;再搭三轮车到六峰山,3元。

景点简介:六峰山包括以石六锦屏六峰山为主体的六峰公园、花石山、凤凰山、翠壁峰、环秀桥和江滨公园的大型景区,总面积54万平方米,1998年10月,被列入广西滨海旅游区。六峰山在灵山县城西侧。海拔约180米,有龙头峰、凤尾峰、龟背峰、芙蓉峰、冲霄峰、鹤立峰六峰。有诗曰;一山国如 *** ,跗萼环诸峰。峰峰削青黛,簇簇金芙蓉。山中有明正德间(15061521)建的北帝庙,清代建的六峰宝山牌坊。黄华石室,传为明成化间(1465一1487)本县佛子乡狂木村黄华在此发奋读书10年,终而有成,丁未年中榜,惜未廷试而卒,向为热心功名、好学之辈所凭吊。六峰有摩崖碑刻30余方。北帝庙《西灵名山记》碑,清乾隆间(17361795)廉州知府康基因书,字体刚劲,是灵山境内现存书法名碑。

更多关于广西钦州市10大著名景点有哪些,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二、广西防城港市简介

防城港市,位于广西南部,广东西部。南临北部湾,东接钦州市,北界南宁市,西邻崇左市,西南与 *** 接壤。现时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管辖的一个地级市,地处十万大山区与桂南丘陵区之间,防城江横贯境内,北仑河流经中越边界。

防城港市地处低纬度,属 *** *** 带季风气候区,受海洋和十万大山山脉的影响,市境内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宜人。

1957年划防城县西部分设十万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并于1958年5月1日更名为东兴各族自治县,隶属广东省;1959年防城县撤销并入东兴各族自治县;1965年东兴各族自治县改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管辖;1978年12月25日东兴各族自治县更名为防城各族自治县;1993年5月23日撤销防城各族自治县,设立地级防城港市。

防城港市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达57.8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33.3%。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茶族皇后的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树种金花茶在境内有大面积分布。

三、钦南区简介及详细资料

​历史沿革

钦南区历史悠久,可追溯到 *** 。先秦时期,属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归属秦设象郡所辖。汉朝至晋朝时期,钦州属交州合浦郡,南朝末元嘉设末寿郡,这是钦州的最早建制。梁代设安州。隋开皇 *** (公元598年)易名钦州,取"钦顺之义"。

钦南区历史悠久,可追溯到 *** 。先秦时期,属百越之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归属秦设象郡所辖。汉朝至晋朝时期,钦州属交州合浦郡,南朝末元嘉设末寿郡,这是钦州的最早建制。梁代设安州。隋开皇 *** (公元598年)易名钦州,取"钦顺之义"。

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改宁越郡为钦州总管府,元改为钦州路,明初改为钦州府, *** 年间改为钦县,属广东省钦廉专署所辖。

中华人民 *** 国成立后,广东省设钦廉行政专员公署,1951年改隶广西省,1955年复隶广东省,曾一度合并到湛江专区。1965年7月再隶广西壮族自治区,改为钦州地区行政专员公署,下辖上思、防城、钦州、灵山、浦北、合浦、北海七个县市。1983年10月划出北海市。1985年,防城港从防城县分出,成立自治区辖防城港管理区。1987年7月划出合浦县归北海市管辖。1994年6月28日,经 *** 批准,撤销钦州地区,设立地级钦州市。

1994年6月28日由钦州市析出成立钦南区。1997年1月,钦州港经济开发区成立并从钦南区析出。2001年,丽光华侨农场划入钦南区。2003年9月撤销钦 *** 理区,并归钦南区。

钦南区辖4个街道、12个镇,共有22个居委会、142个村委会,1976个村民小组。

沙坡、永福、新兴、城中南4个社区。

东南、五里桥、小江、山塘4个社区。

东风、江滨、中山、三宣堂、文昌、新隆6个社区。

城西、北营、白水塘、高岭4个社区。

高岭社区;大石古、下南山、大岭、沙寮、油路、桥坪、海棠、沙埠、田寮、分界、坭桥、望埠、平银、油埠、明天 *** 新村15个村委会。

傍钦、高沙、西围、新平、诗家、白鸡、板坪、横山、长坡、团和、新营、新南12个村委会。

黄屋屯镇社区委会;一屯西、一屯安、一屯胜、一屯利、加其、一屯北、大冲、一屯光、一屯南、金竹、圩埠、田寮、塘营、一屯显、西显、料连16个村委会。

尖山镇村委会;西沟、黄波豕、谷仓、九鸦、黎头咀、排榜6个村委会。

沙坡、葵子、大番坡、青龙、板桥、大窝口、六村、深坪、茅坡、辣椒槌、亚路江、水井坑12个村委会。

(钦南区行政区划及人口参考来源)

到2006年底,钦南区总人口56万人,汉族和壮族是钦南区的世居民族。

钦南区有彝族、白族、傣族、壮族、苗族、 *** 、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纳西族、瑶族、藏族、景颇族、 *** 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锡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诺族、德昂族、水族、满族、独龙族等民族分布。

钦南区位于北部湾(广西)经济区的中心位置,广西南部沿海。是一个集临海工业园区、滨海文化旅游胜地、广西沿海交通枢纽、大西南接海点等众多功能与优势于一身的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更具竞争力的城市中心区。

钦南区是钦州市的主城区,它位于广西南部沿海、北部湾的顶端是中国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广西与东协联系的"桥头堡"和北部湾(广西)经济区水陆交通枢纽。钦南区交通便捷,地域优势明显,使钦南区成为大力发展工业经济、城市经济、海洋经济、物流经济和旅游经济之地。

钦南区地处 *** 带,受海洋 *** 季风气候调节,气候温和,四季如春,钦南区气候属南 *** 带气候,具有 *** 带向热带过渡 *** 质的海洋季风特点,年日照时数为1800小时左右,年平均气温21℃-23℃,年平均降雨量在1600毫米左右。

钦南区有8个镇地处沿海,海岸线长达520.8公里。

钦南区三面环陆,南濒海洋,地势北高南低,属丘陵地貌类型,丘陵交错在山地平原台地之间,境内有全市更大的冲积平原--钦江三角洲。钦南区属滨海丘陵地带,地形低矮,起伏较缓。

钦南区内河流皆为中小河流,流量丰富,主要河流有钦江、茅岭江、大风江、丹竹江、白鹤江、关塘河等,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流量随雨季变化而变化。

主要矿产资源有煤、锰、钛、石英砂、花岗岩、陶土等30多种,其中优质陶土储量达30多亿吨。

钦南区钦州湾沿海海域辽阔,海洋生物丰富,盛产名贵的经济鱼类600多种,贝类500多种,甲壳类30多种,藻类10多种;有"海洋生态调节器"之称的红树林面积达3 *** 4公顷。

2009年钦南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亿元,同比增长15.5%,其中之一产业增加值30.1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1.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8.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18.2%、21.3%。

2011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9.3亿元,增长6%,其中之一产业增加值41.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41.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67亿元,分别增长5.5%、13.4%和2.3%。

2011年实现财政收入3.4亿元,增长10.8%,其中税收收入2.8亿元,占财政收入的82.9%,税收比重比上年提升了7.5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支出11.2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 *** .5%,增长41.7%。

2013年钦南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69.4亿元,同比增长14%,总量和增速排名之一;财政收入 5.4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税收收入4.3亿元,占财政收入的80%,税收比重排名之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7.1亿元,同比增长41.3%,总量和增幅排名之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 .4亿元,同比增长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3亿元,同比增长15%,增速排名之一;外贸进出口总额3.1亿美元,同比增长49%,增速排名之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4444元,同比增长9.9%,总量和增速排名之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8544元,同比增长12.6%,增速排名之一。

钦南区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更佳化产业布局,大力发展农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有力地增加了农民收入。2008年1-5月份,该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10526万元,同期增长2.65%;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65元,同比增长15%。

2011年钦南区粮食总产量16.3万吨, *** 完成全年粮食种植任务。

2012年钦南区特色农业提升工程"有效推进,糖料蔗种植面积26.8万亩,2013年榨季进厂原料蔗90万吨,比上个榨季增加10万吨;全区无公害蔬菜基地达到10.6万亩。

2012年全区龟鳖养殖规模达1255吨,年产值15亿元,创造利润近7亿元;大蚝养殖15万亩,产量19.6万吨;无公害对虾养殖5.9万亩,产量3.5万吨;海鸭蛋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林业经济发展加快,全年完成造林面积5.8万亩,占年度任务的116%;全区木材加工企业110家,年产值达到2.1亿元。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72.8亿元,增长5.7%。

钦南区已成为北部湾(广西)临海工业配套产业加工基地,已经形成了以制糖、制革、制 *** 、制陶、食品加工、修造船、林浆纸为主的门类比较齐全的临港工业休系,产业格局已逐渐形成多元化,黎合江、大田、西郊等工业集中区已初具规模。

2008年国家批准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给钦南区带来了勃勃生机和活力。2008年之一季度,该区4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9731万元,同期增长23.5%;

2012年钦南区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达到103.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81亿元,增长41.2%。

2012年黎合江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五通",建成投产项目30个。广西明利化工产值突破10亿元,成为该区首个超10亿元企业。8家规模以下企业发展成为规模以上企业,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2家,同比增加7家,亿元企业总数达到22家。

2008年1-6月,该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4.04%,增幅同比提高8.38个百分点。2008年6月份,该区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51亿元,同比增长27.36%。

2012年钦南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79.4亿元,增长1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82.5亿元,增长17.6%。

2013年钦南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3亿元,同比增长15%,外贸进出口总额3.1亿美元,同比增长49%。

2012年钦南区城乡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完成那丽、黄屋屯、康熙岭等镇的总体规划,以及30个村庄规划的编制。

2012年钦南区投入镇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3900多万元,硬化城镇街道3230米,铺设下水道4975米,硬化村道99.1公里,名镇名村建设步伐加快,投入资金1068万元,完成兴犀大道改造、镇区街道铺设等项目建设。

2012年,钦南区投入各类民生保障资金11.5亿元,比上年增加4.2亿元。全年完成交通投资1亿元,建成村级水泥路94条,共237公里,全区147个行政村已有145个通水泥路,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

全年完成水利投资1.4亿元,除险加固小(二)型水库25座,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项目33个,解决了2万人饮水问题。

保障 *** 安居工程建设深入实施,累计竣工保障 *** 住房230套,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如期完成。社会就业渠道不断拓宽,新增城镇就业5146人,帮助1150名失业人员再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以内。

2011年,钦南区科技进步成果显著,专利申报和授权取得突破,全年申报专利116项,获得专利授权86项。顺利通过全国县(市、区)科技进步考核,被列为"2011-201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区)"。

2011年,钦南区教育事业优先发展,13个校安工程项目全部竣工,累计完成投资2140万元。

2012年钦南区教育投入逐步加大,校舍安全和镇村幼稚园项目建设加快,"两基"成果得到巩固发展,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位于全市前列。

钦州渔米之乡简介(钦州农产品)-第1张图片-

钦南区形成了以钦州城区为中心,以海港、高等级公路、铁路、现代化电讯设施为骨架的海陆立体交通通信网路。

钦南区内拥有南宁-钦州、钦州-防城、钦州-北海、黎塘-钦州、钦州-钦州港等五大铁路干线和桂海高速、钦防高速、钦陆一级、南北二级、钦港一级、沿海一级、钦犀二级等七条高等级公路,以及沙井港、龙门港、康熙港等一批海港码头。

钦南区风景秀丽,拥有三娘湾、刘冯故居两个国家4 *** 旅游风景区,另有平山岛、龙门群岛、麻蓝仙岛等。

坐落在钦州城的南面,四面环水,与市区一水相隔土地平坦,林丰草茂,临海的一面又突兀一座山峰,风光旖旎,景色秀丽。康熙岭标准海堤,全长三十多公里,号称广西之一堤,俗称"海上长城"。

龙门群岛位于美丽茅尾海南端,距离钦州市区约25公里。主要景点有仙岛公园、七十二泾、茅尾海、龙门岛、亚公山、青菜头、绿岛、五马归槽等景点。是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 *** 生态旅游胜地。

三娘湾旅游区位于钦州市犀牛脚镇东南面,距钦州市区40公里,南临北部湾,背倚乌雷山。三娘湾自然风光优美、渔家风俗浓郁独特,海滩、海岛、海珍、海豚、海上森林、海洋文化等海洋旅游资源在这里富集,还有海上国宝(中华白海豚)。

该景区是国家4 *** 景区,先后获得"广西首届十佳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等。拥有"中华白海豚之乡"美称,是著名 *** 《海霞》的外景拍摄地和 *** MTV《湾湾歌》和电视剧《海藤花》的拍摄基地。

冯宫保第又名冯子材故居,为晚清抗法名将冯子材退居时住所。座落于钦州城钦南区北白水塘村,建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占地面积 *** 350平方米。居所坐南向北,砖木结构,包括三个小山丘,周围有墙坦。屋分三进,每进三栋,每栋三式,构成富有古风特色的"三排九"的建筑模式。建筑注重牢固实用,没有豪华的装饰,但质高艺精。还有宗庙、塔、宇、马厩、鱼塘、水井、花园、果园等附属建筑。院内东头立有碑林,字迹精湛清秀,笔势劲遒,自成一景。

钦州新八景之一的麻篮仙岛,包括钦南区犀水脚镇的麻篮岛和大环的范围。麻篮岛(又名麻篮头)是钦州湾上的一个海岛,发总面积29.5万平方米(含西北一片沙滩1.5万平方米),位于犀牛脚镇的西北面,所在地4.3公里,水从钦州港到该2海里,麻篮岛的外形酷似一个牛轭,呈现长弯形。该岛最宽处400米,最窄处200米,有一个面积8万平方米的小山,海拔21.8米。

钦南区著名的特产有坭兴陶、红边龟、海鸭蛋、瓜皮小吃、辣椒、火龙果等。

坭兴陶是钦南区最有特色、最富魅力的产品数 *** 古陶钦州坭兴陶。

坭兴陶具有1300多年历史的钦州坭兴陶是中国四大名陶之一,二十世纪初期,钦州坭兴陶两次荣获国际金奖。近百年来多次参加国际和国家级展览会评比并获大奖40多项,其中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获万国博览会金牌奖,1930年在比利时获世界陶艺展览会金质奖。

海鸭蛋是钦州沿海滩涂养殖的"钦州麻鸭",麻鸭所产的"海蛋",比普通鸭蛋大,蛋黄颜色橙红,核黄素含量高,尤其是"绿壳蛋"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营养价值很高。

钦南青蟹,学名锯缘青蟹,是钦州市名贵的海产之一。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

钦南区石斑鱼是钦州四大名贵海产之一。它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在国内外市场上久负盛名,

钦南沿海常见的品种有宝石石斑鱼、六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云纹石斑鱼、青石斑鱼、纵带石斑鱼等。

(1818-1903),字南乾,号萃亭。钦州沙尾街人。道光末年,子材曾在博白参加农民军反对清朝 *** ,不久投奔清军,参加 *** 太平军,得到广西提督向荣赏识,从咸丰元年(1851年)起,由把总升千总、游击、参将、副将,咸丰七年(1857)任总兵,十年(1860年)督办镇江军务。

同治四年(1865年)调任广西提督,战转于粤、桂和中越边境。光绪十年(1884)8月26日,清***对法国宣战。法军进入镇南关,冯子材指挥作战,英勇抵抗,杀得法军败溃,取得了镇南关大捷。

光绪二十九年两广总督岑春煊又命子材出办团防,会办广西军务。刚招募成军,子材便卧病军中。在临终前口授《遗折》,念念不忘巩固边防。同年农历七月二十七日,于南宁逝世,终年86岁。

(生卒年不详),钦江县(今久隆镇)人,唐武后永昌元年(6 *** )中进士。廷试原悌名列第九,授任秘书省校书郎,累官至谏议大夫。唐玄宗朝,任用原悌兼修国史,原悌秉笔直书李建成、李元吉被太宗所杀之事,实写国史逆了圣意,辞官回家,死后葬在钦江东岸的大帽山(又称大墓山)。朝廷下诏在上蒙村建立祠堂,又在钦州北郊二里处建有祠庙称谏议庙。

刘永福(1837~1917),名义,字渊亭,钦州人。黑旗军首领、抗法名将。1865年(清同治四年),创立黑旗军。1867年,进入 *** 保胜建立根据地。1873年,法军进攻河内, *** 阮氏王朝向驻扎 *** 高平、谅山的清军和保胜的黑旗军求援。清军不愿介入,而刘永福亲率所部精锐数百人,设伏阵斩法军主帅安邺,取得了与法国侵略者首次交锋的胜利。1882年,法军再次攻占河内,刘永福再次率军开赴抗法前线。5月19日,经过激烈战斗, *** 法军主帅、驻交趾 *** 舰队司令李威利,取得了中外闻名的纸桥大捷。次年,刘永福黑旗军在 *** 怀德和丹凤,大战法军,并取得了胜利。

(1845- *** 4),字丽生。城郊龙船冲(今康熙岭镇傍钦村)人。14岁跟冯子材学武艺,后当冯差役。清同治年间到光绪初年,3次随冯子材出镇南关作战,官至副将,赏戴花翎。光绪九年(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翌年,冯子材复出招兵抗法,委兆金为招兵 *** 。兆金仅15天,便招集士兵1200人编入萃军。中日战争期间,兆金率领威勇前营随统领冯相华抵浙江防卫,接统楚军寅字中营,光绪二十年( *** 4)秋,病殁营次。终年49岁。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钦州 农产品 简介 米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