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南菌菇之乡,常见菌菇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陇南菌菇之乡这个问题,常见菌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山水陇南
  2. 甘肃陇南特产是什么
  3. 有没有人知道陇南的过去

一、山水陇南

这首赞颂陇南的诗歌,语句流畅,大气磅礴,读著作者的诗句,不知不觉就走进了陇南这片神奇的土地,一睹陇南的雄姿,看山川大地,美如画卷,古老的历史与现代文明打造了陇南独有的文化。陇南,虽没有大漠的浩瀚,听不到边塞的诗篇,但这里羌笛杨柳,春风之一时间便绽满了枝头。陇南既有北国的雄伟,又有江南的妩媚,男人胸怀开阔,女人柔情似水,这里的一切都充满了灵气。山山相连,保留着人文始祖秦人故园,还有留传至今,脍炙人口的三国演义,陇南文化,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驻足流连忘返,诗圣杜甫留下了同谷七歌凤凰台诗,飞龙山青泥河是诗人踩下的足迹。陇南的水,滋润了羌民氏人,茶古马道,三百八十座铁索桥,连接了陇南的村村寨寨,丝绸之路把南西北相连,阡陌相通,广迎四方财源。峡谷里生长着油桐和棕榈,夏天没有炎热的温度,冬日没有酷寒,一年四季绿油油,山美水美,稻花飘香,陇南就是一块宝地。水利发电站星罗棋布,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乡俗民风质朴,有说不完的故事,一篇优美的诗歌,令读者大开眼界,如临其境。佳作力荐,感谢赐稿。

二、甘肃陇南特产是什么

武都花椒,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武都区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是中国花椒更佳适生区之一,花椒种植面积达到百万亩。武都栽植花椒历史悠久,适生范围广,2012年03月27日,原国家质检 *** 批准对“武都花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哈达铺当归,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哈达铺当归根系肉质呈圆锥状,归形端正美观,归头粗大,归身长而肥壮,侧根少而均匀;鲜归切面米白色,干归导管组织排列成菊花状,呈淡 *** ,髓心小,油滴明显,皮层薄,质地细密紧实,口嚼无渣,气味浓郁深厚。

陇南菌菇之乡,常见菌菇-第1张图片-

2011年09月13日,中华人民 *** 国 *** 批准对“哈达铺当归”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红川酒,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红川镇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红川酒历史悠久,早在唐乾元年间就已出现。明清时期,横川酒的酿造规模空前盛大,烧酒作坊多达三、四十家。2013年09月26日,原国家质检 *** 批准对“红川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成县核桃,甘肃省陇南市成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县核桃大而皮薄,核桃仁浅黄或琥珀色,肥厚饱满,无异味无生涩,香甜可口,含油率一般在63—69%之间。经检测,成县核桃富含氨基酸,同时,铅、汞、镉、多菌灵等检验指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属于无公害产品。

2014年10月11日,原国家质检 *** 批准对“成县核桃”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武都油橄榄,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1975年,地处秦岭与岷山之间的陇南市武都区开始引种油橄榄,当时引进30多个油橄榄品种,分别在白龙江、白水江、西汉水流域沿岸海拔700至1300米范围内进行试验栽培。

2005年12月09日,原国家质检 *** 批准对“武都油橄榄”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三、有没有人知道陇南的过去

陇南市位于甘肃省东南边陲,是甘肃唯一的长江流域地区,也是甘肃唯一的四大地理区域的南方地区。东连陕西,南接四川,北靠天水,西连甘南,为甘肃南下东出之要冲。总面积2.79万平方公里。全市辖一区八县,分别为武都区、成县、徽县、两当县、宕昌、文县、康县、西和县、礼县,有242个乡镇、3422个行政村,居住着汉、回、藏、满、壮等23个民族,总人口279.8万,其中农业人口241.47万。

01、武都万象洞,国家AAAA级景点。地质公园。

02、文县天池,国家级森林公园,影视拍摄区。

03、宕昌官鹅沟,国家级森林公园。

04、康县阳坝,国家级森林公园。天然阳坝。

05、武都裕河原生态风光,金丝猴保护区,动植物乐园,民俗风情。

07、西和大香山:千手观音妙善的优美传说,礼县道教协会。白雀寺。

08、西和仇池山:伏羲洞,人祖爷伏羲诞生之地。朝圣伏羲庙。

09、礼县祁山 *** 堂:纪念诸葛亮六出祁山的经典景观。

10、礼县大堡山:秦始皇先祖的珍贵墓地,中国风水学观摩的极佳地段。

11、武都角弓朝阳洞:唐朝以来开凿的佛、道、儒三教综合洞窟,白龙江边的百佛洞。

12、武都石门九天 *** 庙:黄帝战蚩尤,王母派遣九天玄女松天书兵法的传说。

13、武都 *** 景点:两水龙华寺、城郊普化寺、城关莲花山寺院、东江清凉寺、三河广严院、龙凤山寺、龙凤佛堂寺、琵琶寺、汉王寺、城郊邬金寺、甘泉铁佛寺等

14、两当张果老登真洞:传说张果老修道成仙的地方。

15、成县鸡山:森林公园。山顶有观音大士、 *** 、 *** 三菩萨庙。

16、成县西峡颂:俗称《黄龙碑》,是汉代《石门颂》、《甫阁颂》、《西峡颂》三大颂碑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座摩崖刻石。

17、徽县嘉陵江漂流:陇南唯一开展漂流活动的地方。

18、武都城郊崔家梁关公庙:纪念刘备、关公、张飞的祠堂。

19、武都角弓够林坪大禹庙::纪念大禹治水的唯一祠堂。

陇南人特别是武都人特别重视吃和穿,所以小吃的花样特多,比较有名的小吃:

1、洋芋搅团:用特制的杏树、桦树、梨树、核桃树做的木槽。将煮熟去皮的洋芋砸成泥状,相当于南方的糯米糍粑。必须是甘肃武都特有的高淀粉洋芋。汤汁是武都特制的醋加武都安化辣椒、武都大红袍花椒粉做成。

2、玉米面面鱼:将玉米面在大铁锅中搅成糊状。煮熟。用特制的勺子做出。醋辣汤汁或武都酸菜汤。

3、米皮:武都两水汉王大米,浸泡,打浆。在特制的木板笼床上蒸熟。汤汁与饺团同。可以加蒜泥。

4、面皮:小麦粉洗成面汁。用铁皮蒸盘。

5、酸菜面片:武都酸菜。解热祛暑的效果极佳。手擀面片。

6、豆花子酸菜面:刚刚点出的清香豆花。面条可以多样化。但一般要求是手擀面。荞面。玉米面。小麦面。杂面。

7、荞粉:武都特产山荞。用荞麦贞子洗面汁。煮熟。凝固。汤汁和洋芋饺团同。

8、鸡蛋面茶:武都茶叶炒熟。泡成茶水。加熟面粉。在特制的陶罐中煮熟。加入炒好的土鸡蛋。

9、炕包(子):包子在平底锅中炕熟。

10、荞面叶子:荞面摊成荷叶一样薄饼。加洋芋丝、青椒丝炒吃。

11、地软耳包子:春秋季节的大地上,一种黑紫色的柔软的菌类。加上蘑菇、香菇、木耳做成的一种素食。味道特好。

12、麦仁酒:新麦去皮。煮熟。装缸。加特制酒酢发酵。清香。能上头。解暑,保健,利尿。

13、荞面、苞谷面饺团:糊状,煮熟。置于瓷盆,降温,凝固。切片与酸菜汤一起享用。解暑,易消化,健胃。

14、洋芋丝饼饼:主要由洋芋丝加适量面粉和花椒粉、细盐、老葱丝,在平底锅中煎熟。厚度1—3厘米

15、武都泡菜:特制的罐子。农历六月六的山泉水。青盐。武都花椒。调料粉。洋姜,萝卜、胡萝卜,卷心菜,豇豆等入内。特别酸的有滋味。

16、韭菜扁食:新鲜的韭菜切碎。加香椿丝。包成 *** 一样。黄花菜木耳汤。素食。

17、锅盔:西和、宕昌、武都风格不同

19、肉夹馍:在特制砂锅中煮烂的猪肉,在特制的桦树菜墩上剁细,夹进火烤馍中。早起吃一个足够上半天的能量补充。

20、烤羊肉串:用武都山羊肉烤制。

21、烤鸡肉串:用陇南山区的土鸡肉烤制。

22、烧烤香肠:农家自制的猪 *** 肠,吃时在菜油中炸一下。

23、烧烤嫩玉米:阳历4月就开始了。刚刚摘下来的嫩玉米,或者带着青嫩的叶子。也有煮熟的。

24、武都臭豆腐:豆腐块加酒料,加辣椒、花椒粉腌制。吃时夹进蒸馍中,特香。

25、麻辣洋芋粉:洋芋粉是当地洋芋加工的宽粉,质量一等。加海带丝和绿色蔬菜。汤汁加花椒粉和武都安化辣椒粉。老葱也好。

26、鸡汤刀削面:鸡汤中加入黄花菜、花椒粉、老葱丝、蒜苗,刀削面是正宗山西派式。恰似银鱼翻浪花。

27、橄榄油拌洋芋:煮熟的紫皮洋芋,去皮后,在大碗中剁细,加入少量橄榄油。因为橄榄油是武都特产, *** 贵,在外地这就有些奢侈了。

28、嫩玉米面饼:嫩玉米压成汁,加适量小麦面粉做成。

29、煎饼卷青椒洋芋丝:青椒炒洋芋丝。小麦面煎饼卷起来。

30、面果丸子:小麦面粉加鸡蛋加水搅成糊状。用筷子夹成小团在清油中炸熟。

32、武都酸菜汤:武都酸菜,用野生苦曲菜、木疙瘩菜、芹菜茎叶、野生银钙菜、苦戈菜腌制。发酵好时,菜脆而味酸。中 *** 上全部属于解毒、清热、消暑类型,做汤时用清油炒一下,加老葱丝或野生韭菜花。加洋芋丝。还可以加面粉做成酸菜拌汤。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陇南 常见 菇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