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海菜腔歌曲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海菜腔最火的三首歌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抖音上很火的彝族歌曲
妈 *** 歌谣——莫西子诗(可以说是最感动的一首了)
彝语嘻哈整体感觉像是用韩语在唱民谣嘻哈,其实我一直都很期待少数民族语言嘻哈。
执玛——执玛音乐团(虾米)【真的有点韩团的感觉】
酒徒——奥杰阿格(请忽略歌名)
五十万——奥杰阿格(真的好听)
南归——山鹰组合(原版带我到山顶)
如果我有一双美丽的翅膀———太阳部落
hey Jude(彝语)——阿鲁阿卓、山风组合(风格真的不一样呀)
婚的叹调——阿库阿达阿别阿布(虾米)
Hua Yao Yi系列 1、12、13——La *** ent Jeanneau施坦丁(是虾米上的一个花腰彝族系列原声收集)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曲比阿乌
敬酒歌——阿鲁阿卓(管你喜欢不喜欢都要喝,阿鲁阿卓唱功真的了得)
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 *** 放羊调
马铃儿响来玉鸟唱——杜丽华、胡松华
幸福的歌儿献给你——曲比阿乌、彝人制造
二、彝族海菜腔历史渊源
1、彝族海菜腔,起源于石屏县异龙湖畔,源自原生态民歌。湖中生长着的海菜,渔民在打鱼或采摘时边划船边歌唱,逐渐形成了优美动听的海菜腔。然而,汪致敏先生在《红河民间音乐舞蹈研究》中提到,海菜腔名称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白章富先生认为海菜腔得名源于石屏甜石榴的名声,而许象坤先生则认为名称源于《石屏县志》中的一首七绝诗句。许先生进一步分析,认为海菜腔名称可能源自彝族语言中“黑吉”一词,即“海上对歌”的意思。这种说法指出,海菜腔可能起源于渔民在异龙湖上对歌的传统。
2、另一种说法认为,海菜腔发源于异龙湖畔的一场战争后。战争结束后,人们在五转商店(罗色庙的小岛上)庆祝胜利,唱歌跳舞,将彝族话中的白话方言排列成有规律的唱词,逐渐在湖畔彝族村子中流传起来。后来,人们将这些规律整理形成海菜腔,其名称源于湖中打鱼、扯海菜时的歌唱,歌声悠长,富有韵味。
3、无论哪种说法,都离不 *** 定的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习俗与心态的契合。海菜腔不仅反映了异龙湖畔彝族人民的历史生活,也是当地人民思想情感与理想追求的体现。彝族形成海菜腔的过程,也与“吃火草烟”活动紧密相关。这种活动是彝族青年独特的恋爱方式,男女青年在篝火旁唱歌跳舞,以歌曲表达情感,增进了解。
4、海菜腔的演唱源于心 *** 与真情,反映了彝族人的歌唱风格。在劳动、山野湖滨,歌手们即兴演唱,抒 *** 感,歌声悠扬,能够触动人心。彝族人认为,能歌善舞者更具美感,因此,口齿伶俐、对答如流、四弦演奏技艺娴熟者备受青睐,被称为“曲子师傅”、“四弦老板”。
5、海菜腔以其动听的旋律、朗朗上口的歌词和即兴发挥深受彝族人民喜爱,是彝族人民培育出的民族艺术之花。在石屏古城,彝家男女自幼耳濡目染,万事万物皆能化为诗句,歌声是心声的自我流露,是民族历史、时代生活和民族风情的一面镜子。
6、海菜腔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地方特色和民族文化的融合。从明代至 *** ,海菜腔的歌唱与流传记录了其悠久的历史。完整的海菜腔曲调通常包括拘腔、空腔、正七腔及白话腔等部分,结构复杂,是一种大型声乐套曲,由多乐段组合而成。 *** *** 曲目如《哥唱小曲妹来学》、《石屏橄榄菜》等,是彝族文化的瑰宝。
7、石屏彝族海菜腔,又称“石屏腔”、“曲子”,俗称“倒搬桨”,以异龙湖中一种称为“海菜”的草本水生植物而得名,流行于异龙湖畔、陶村鸭子坝、牛街、龙朋六街等地尼苏颇(三道红)聚居地区。同时,也为汉族所喜爱,流传于建水、开远、通海、个旧等地。《海菜腔》是彝族劳动群众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创作的;由青年男女在山野、田间、湖上谈情说爱唱出的山歌发展衍变而来的。
三、彝族海菜腔的艺术特色
1、海菜腔的演唱形式独具一格,被誉为民族中的“美声”唱法。它属于一种对唱形式的民歌,有领唱、有帮腔、有问有答。音域宽广,昂扬激越,优美动听、旋律起伏连贯,婉转悠扬,犹如异龙湖水,清澈明亮,声浪如波彝家男女自幼听大人唱曲,耳闻目睹,心领神会,万事万物经口即成诗句,是憎是爱,出声直露情怀。无论湖中、山林、田地间,随时皆可唱曲对歌,男女歌声互答,其情融融乐乐,非见高下,不肯停声。
2、海菜腔原为民歌小调,现已发展成数十种曲子。海菜腔的演唱形式独具一格,在演唱开始,男女双方要款一段枸腔白话,这是双方在相互推让过程中充分表现自己知识才能和艺术水平的一个机会,是恋爱过程中相互了解这样一个不可缺少的过程。它的演唱基本形式是多以一人唱众人合为主,也有男女对唱。海菜腔正曲是七言绝句,演唱的内容一般起到表达思想、心愿的作用。
3、彝族《海菜腔》,歌词是汉语,曲调保持彝族音乐风格、节奏细致多变,旋律悠长。乐器伴奏以四弦为主,有时也用树叶吹响伴合,但普遍不用器乐伴奏,张口即来,字正腔圆,大概是于劳动和行走中练出的缘故。《海菜腔》以对唱为主,对歌中夹对白话,出品成章,滔滔不绝,妙趣横生,别开生面。
4、《海菜腔》的唱词,从内容上分,有试曲、勾曲、抽曲、热曲、扫曲、离曲、挂曲、怨曲、闲曲、怪曲等,都是附合情绪的即兴创作,反映出男女青年在爱情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海菜腔是彝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演唱形式,已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李怀秀、李怀福姐弟二人用歌声让世人认识了彝族文化,无愧于“云南歌王”之称。
5、2006年8月9日晚,当李怀秀、李怀福从颁奖者手中接过第12届 *** 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原生态唱法一等奖的奖杯时,这对来自云南石屏的彝家姐弟的心,就像他们参赛歌曲《吉祥鸟儿飞起来》中的吉祥鸟儿一样飞升云端。
6、“海菜腔”起源于云南省石屏县的彝族生活区,在那里,农民经常在田间地头唱起这种绵柔悠长的民间歌曲,这无疑为从小就在此地生活的李怀秀、李怀福姐弟俩提供了一个得天独厚的音乐成长环境。
7、姐姐李怀秀12岁起便跟当地的民间艺人学习“海菜腔”。进入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后,李怀秀先后师从后宝云、施万恒、阿家文等著名的民间歌手,不仅使演唱技艺日臻完善,还掌握了山 *** 腔、四腔、五山腔的唱法。除此之外,李怀秀还学习了石屏彝族民间烟盒舞,花腰彝支系的数十套歌舞,以及哈尼族、纳西族、佤族、怒族、藏族等民族的部分歌舞。凭借优秀的唱跳技能,李怀秀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的演出活动及赛事活动并获得10多个奖项。
8、弟弟李怀福在家排行老四,他从小就勤奋好学,喜欢唱歌跳舞及民族乐器,2000年他也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姐姐所在的“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李怀福在馆里不仅学习了烟盒舞与以“海菜腔”为首的 *** 四大腔,还跟李文艺老师学习了红河歌舞。在老师和姐姐的帮助下李怀福的唱跳技能也越来越好。几年之中,他曾多次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交流学习并与他们同台演出。
9、2004年1月,李怀秀曾和她的老师施万恒一起,在 *** 举办的西部民歌大赛中获得原生对唱组金奖;同年8月,李怀秀和李怀福一起参加了在山西省 *** 县举办的第二届中国西北民歌擂台赛,一举摘得“中 *** 歌王”桂冠。接下来就是一次次地参加全国的大型文艺演出……从2004年起,全国的观众就开始认识了这对来自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的姐弟,开始认识了“海菜腔”。
10、而人们真正开始注意到“海菜腔”这种原生态民族唱法却是在2004年第11届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上。当时李怀秀和李怀福姐弟俩曾以一曲原汁原味、地道纯正的《海菜腔》 *** 了评委和观众,也引发了中国音乐界的一场争论。一石激起千层浪,这首来自哀牢山原生态的民族歌曲除了它本身的艺术魅力外,还首次把民间艺术的表演和表现形式推向了风口浪尖,在用歌声打动了观众的同时,打破了音乐界传统的评判标准,引起专家评委的争论。
11、由于他们的演唱打破了音乐界传统的评价标准,没能进入决赛。这在当时引起了全国声乐界的一场大讨论,为民族音乐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作用,也正因如此,2006年的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特别设立了原生态唱法组。
12、姐弟俩获得了第12届青歌赛原生态唱法的金奖,不仅让观众记住了这对彝族姐弟,更记住了“海菜腔”。有的观众说,我们就像他们身边的树木花草,听他们在大山上 *** 地歌唱,那歌声天然而清澈, *** 而开朗。有的观众说,他们的歌声穿越了历史的时空,让我们领略了一种有些陌生的民族风情,让都市里的人感受到一股久违的清新之风。
文章到此结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海菜腔歌曲和海菜腔最火的三首歌的问题解决了您的问题,那么我们由衷的感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