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白神话故事的成语?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11

老铁们,大家好,相信还有很多朋友对于来白神话故事的成语和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有哪些的相关问题不太懂,没关系,今天就由我来为大家分享分享来白神话故事的成语以及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有哪些的问题,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关于神话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2. 出自神话故事的四字成语
  3. 来自神话传说的有成语
  4. 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

一、关于神话故事的成语有哪些

1、关于神话故事的成语: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牛郎织女、 *** 过海。

2、【解释】:夸父:古传说中的人名。夸父拚命追赶太阳。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3、【出自】:战国列子《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4、夸父自不量力,打算要追赶太阳。他追到太阳降落的隅谷的时候,感到口渴要喝水,于是他就赶往黄河、渭水喝水,黄河、渭水的水不够,他又准备到北方的大湖喝水,还没有赶到大湖,他就因为口渴死去了。

5、【语法】:主谓式;作定语;形容自不量力

6、【解释】: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7、【出自】:战国作者不详《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8、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在东海游泳,被淹没无法回归(回家),于是化为精卫,时不时衔西山的木、石,来堵塞东海。

9、【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10、【近义词】矢志不移、移山倒海、愚公移山、坚韧不拔

11、【解释】:神话故事,伏羲的 *** 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12、【出自】: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13、【示例】:传说雨花石是女娲补天留下的石头。

14、【语法】:主谓式;作主语、定语;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

15、【解释】: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

16、【出自】:两汉:佚名《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7、那遥远而亮洁的牵牛星,那皎洁而遥远的织女星。织女正摆动柔长洁白的双手,织布机札札不停地响个不停。因为相思而整天也织不出什么花样,她哭泣的泪水零落如雨。只隔了道清清浅浅的银河,他俩相界离也没有多远。相隔在清清浅浅的银河两边,含情脉脉相视无言地痴痴凝望。

18、【语法】:联合式;作主语、分句、宾语;含贬义

19、【解释】:相传 *** 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 *** 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20、【出自】:明·无名氏《 *** 过海》第二折:“则俺这 *** 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21、【示例】:说得好,咱们就 *** 过海吧!老舍《茶馆》之一幕

22、【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形容各人使出自己的本事

23、【近义词】各显其能、大显神通、各显神通、 *** 过海

二、出自神话故事的四字成语

古代神话传说: *** 氏开辟天地,开始有人类历史。后常比喻空前的,自古以来没有过的。

神话故事,伏羲的 *** 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炼:用加热的 *** 使物质纯净或坚韧。古神话,相传天缺西北,女娲炼五色石补之。比喻施展才能和手段,弥补国家以及 *** 上的失误。

这是指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和羲和给太阳洗澡两个神话故事。后用来比喻人有战胜自然的能力。也形容伟大的功业。

夸父:古传说中的人名。夸父拚命追赶太阳。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古代神话。

古代神话传说天本有十个同时出现的太阳。

嫦娥:月宫仙子;奔:投向。嫦娥投向月亮。

嫦娥:神话中月宫里的仙女,相传她是后羿的妻子,因偷吃不死之 *** 而上了月宫.。比喻风姿绰约的 *** 。

从牵牛星与织女星演化而来的神话故事里的主人公,每年七月七日在鹊桥相会。现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

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牛郎、织女。

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瑕疵。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精卫:古代神话中的鸟名。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三、来自神话传说的有成语

1、女娲补天、 *** 过海、叶公好龙、夸父逐日、愚公移山

2、白话释义:神话故事,伏羲的 *** 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3、出处:《淮南子·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4、白话释义:比喻各自有一套办法,或各自施展本领,互相竞赛。

5、出处:·《 *** 过海》第二折:“则俺这 *** 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6、白话释义:比喻说是爱好某事物,其实并不真爱好。

7、出处:·《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8、白话释义:古代神话。《山海经·海外北经》记载,有个叫夸父的人,为了 *** 太阳,一路追赶它,直至口渴而死。临死时扔出他的手杖,化为一片树林,名曰邓林。逐:追赶。

9、出处:《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10、翻译:夸父不自量力,为了 *** 太阳,一路追赶它,追到隅谷的时候,很渴,喝水不够喝,要向北去喝湖里的谁,还没走到,就渴死了。

11、白话释义: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12、出处:《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13、 *** 辟地,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 *** 过海各显神通,天女散花,百鸟朝凤,愚公移山,叶公好龙,龙腾虎跃,龙马精神,龙飞凤舞,龙肝凤髓,

14、来源于神话的成语: *** 辟地,天女散花,夸父逐日牛郎织女,火眼金睛,精卫填海,水漫金山,叶公好龙,愚公移山,女娲补天,巫山云雨, *** 过海,各显神通等等

来白神话故事的成语?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有哪些-第1张图片-

15、【解释】夸父:古传说中的人名。夸父拚命追赶太阳。比喻人有大回志,也比喻不自答量力。

16、【出处】《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17、【用法】形容人们 *** 自然的决心。也形容不自量力。一般作定语。

18、【正音】逐;不能读作“suì”。

19、【例句】想把大海填平?哼!这无疑是~。

20、【成语故事】这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

21、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拿两条黄蛇,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泽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22、天衣无缝、火眼金睛、 *** 过海、牛郎织女、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叶公好龙、 *** 辟地

23、一、天衣无缝 [ tiān yī wú fèng ]

24、【解释】:神话传说,仙女的衣服没有衣缝。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25、【出自】:前蜀·牛峤《灵怪录·郭翰》:“徐视其衣并无缝,翰问之,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26、【译文】:徐看他的衣服都没有缝,翰问他,对方回答说:“天上的衣服本就不是用针线做的啊。”

27、二、叶公好龙 [ yè gōng hào lóng ]

28、【解释】: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29、【出自】:汉·刘向《新序·杂事》记载: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器物上刻着龙,房屋上也画着龙。真龙知道了,来到叶公家里,把头探进窗子。叶公一见,吓得拔腿就跑。

30、三、夸父逐日 [ kuā fù zhú rì ]

31、【解释】:夸父:古传说中的人名。夸父拚命追赶太阳。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32、【出自】:春秋列子《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33、【译文】:夸父自不量力,要追赶太阳的影子,追逐的隅谷的时候。口渴想喝水,去喝黄河、渭河。河渭不足,将前往北饮大泽。未到,就在路上口渴而死

34、四、 *** 过海 [ bā xiān guò hǎi ]

35、【解释】:相传 *** 过海时不用舟船,各有一套法术。民间因有“ *** 过海,各显神通”的谚语。后以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36、【出自】:明·无名氏《 *** 过海》第二折:“则俺这 *** 过海神通大,方显这众圣归山道法强,端的万古名扬。”

37、【译文】:就我们这儿 *** 过海法力广大,才显这众人归山路法力的强大在哪里,要的就是万古美名传。

38、五、火眼金睛 [ huǒ yǎn jīn jīng ]

39、【解释】:原指《 *** 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 *** 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40、【出自】:明·吴承恩《 *** 记》第四十回:“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

41、夸父逐日 *** 过海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精卫填海

42、叶公好龙井底之蛙天衣无缝涸辙之鱼女娲补天

43、 *** 辟地女娲补天叶公好龙夸父逐日 *** 过海,各显神通嫦娥奔月精卫填海天衣无缝涸辙之鱼

四、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

来自神话故事的成语:夸父追日、 *** 过海、嫦娥奔月、牛郎织女、精卫填海。

夸父逐日(kuā fù zhú rì)是一则汉语成语,最早出自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夸父逐日”的意思是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 过海(bā xiān guò hǎi)是一个神话故事,后演变为成语,故事最早出自《小学绀珠》。该成语的意思是比喻各自拿出本领或办法,互相竞赛。

嫦娥奔月(chángé bēn yuè),汉语成语,意思是嫦娥投向月亮。相传后羿向西王母求得不死之 *** ,其妻嫦娥因逢蒙逼迫不得已吞下仙丹后,乃飞上月亮,常住于广寒宫中。见《淮南子·览冥》。

牛郎织女,汉语成语,拼音是niú láng zhī nǚ,意思是牛郎织女为神话人物,从牵牛星、织女星的星名衍化而来。比喻分居两地的夫妻。也泛指一对恋人。出自《古诗十九首》。

精卫填海(拼音:jīng wèi tián hǎi)是一个汉语成语,最早出自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北山经》。该成语原意是神鸟精卫衔来木石,决心填平大海;旧时比喻仇恨极深,立志报复,后比喻意志坚决,不畏艰难。

关于来白神话故事的成语和来源于神话故事的成语有哪些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神话故事 成语 来源于 哪些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