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足迹的成语 怎么形容走过的足迹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9

其实形容足迹的成语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怎么形容走过的足迹,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形容足迹的成语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形容“足迹”的成语有哪些
  2. 形容旅行四字成语
  3. 形容足迹的词语
  4. 和足迹有关的成语
  5. 形容足迹的成语,和足迹有关的四字词语

一、形容“足迹”的成语有哪些

1.东郭之迹[ dōng guō zhī jì ]

谓鞋破底穿,足迹印地。形容穷困潦倒。

2.高躅大年[ gāo zhú dà nián ]

躅:足迹,引申为行为,品行。品德高尚而年纪高迈。

3.浮踪浪迹[ fú zōng làng jì ]

浮:飘浮;浪:流浪。飘浮不定的踪影,到处流浪的足迹。比喻四处飘泊,不 *** 的人或生活。

4.足不出户[ zú bù chū hù ]

浪迹天下[ làng jì tiān xià ]

浪迹:到处流浪。到处流浪,足迹遍天下。

二、形容旅行四字成语

在写文章时,适当运用成语可以让文章增色不少。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形容旅行的四字成语相关内容,欢迎来参考!

1、不远千里:不以千里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2、不远 *** :不以 *** 为远。形容不怕路途遥远。

3、跋山涉川:形容远道奔波之苦。参见“跋山涉水”。

4、百舍重趼:百里一舍,足底老皮上又生出硬皮。形容长途奔走,十分辛劳。亦作“百舍重茧”。

5、安步当车: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6、鞍马劳顿:骑马赶路过久,劳累疲困。形容旅途劳累。

8、登山涉水: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9、草行露宿:走在野草里,睡在露天下。形容走远路的人艰苦和匆忙的情形。

10、长途跋涉: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11、跋山涉水:跋:踏;山:山岭;涉:趟水;水: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路途奔波之苦

12、倍道兼行:道:行程,路程;兼:加倍,加速。指加倍速度行进

14、走南闯北: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15、足不逾户:见“足不出户”。

16、衔尾相随:衔:马嚼子;尾:马尾巴。马嚼子接着马尾巴。形容一个紧跟着一个,成单行前进。

17、晓行夜宿:晓行:天明上路;夜宿:傍晚歇宿。形容旅途奔波劳苦。

18、星行夜归:天没亮就出去,天黑了才回来。

19、万水千山: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20、梯山航海:登山航海。比喻长途跋涉,经历险远的旅程。

1、山长水远: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2、日行千里:一天能走一千里。形容速度惊人。

3、日炙风吹:太阳烤,烈风吹。形容长途跋涉之苦。亦作“日炙风筛”。

4、千里迢迢:迢迢:遥远。形容路途遥远。

5、千山万水: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6、轻车简从:行装简单,跟随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

7、萍踪浪迹:象浮萍、波浪一般的无定。比喻到处漂泊,没有固定的住所。

8、飘洋过海:渡过海洋。多指去异国他乡或远处。

9、浪迹天涯:到处流浪,走遍天下

10、来踪去迹:指人的来去行踪。

11、浪迹萍踪:形容踪迹漂泊不定,就象流水和浮萍一样。

12、浪迹天下:浪迹:到处流浪。到处流浪,足迹遍天下。

13、兼程并进:兼:一倍;并:加倍。在一定的'时间内比平常多走一倍的路

14、旧地重游:再度来到曾经居住过或游览过的地方。

15、翻山越岭:翻越不少山头。形容走山路的艰苦。

16、风尘仆仆:风尘:指行旅,含有辛苦之意;仆仆:行路劳累的样子。形容旅途奔波,忙碌劳累。

17、登山临水: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

18、东西南北:指四方、到处、各地、普天下或方向;亦指到处飘泊,行踪不定。

19、断梗飘蓬:梗:植物的枝茎;蓬:蓬蒿,遇风常吹折离根,飞转不已。如同折断的枝茎,飘飞的蓬蒿一般。形容人东奔西走,生活不固定。

20、登山陟岭:陟:蹈、踏。即翻山越岭。形容旅途艰辛劳累。

1、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2、醉玉颓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 *** ,岩岩若孤松之 *** ;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3、众喣飘山: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4、执法如山:执行法律象山一样不可动摇。

5、枕山栖谷:比喻过隐居生活。

6、中流砥柱:就象屹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比喻坚强 *** 的人能在动荡艰难的环境中起支柱作用。

7、鱼烂河决: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论》附录汉班固曰:“河决不可复壅,鱼烂不可复全。”

8、醉山颓倒: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行。’山公曰:‘嵇叔夜之为 *** ,岩岩若孤松之 *** ;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山颓倒”形容醉态。

9、烟霞痼疾:烟霞:指山水;痼疾:久治不愈的病,比喻积久成习,不易改变的嗜好、习惯。指爱好山水成癖。

10、阳煦山立:象太阳那样暖和,象山岳那样屹立。比喻人 *** 格温和,品行端正。

11、坐食山空:同“坐吃山空”。

12、纵虎归山:把老虎放回山去。比喻把坏人放回老巢,留下祸根。

13、坐吃山崩:只坐着吃,山也要空。指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

14、醉翁之意不在酒:原是作者自说在亭子里真意不在喝酒,而在于欣赏山里的风景。后用来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15、乐山乐水: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16、仙山琼阁:仙山:指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琼阁:精美的楼阁。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现在也比喻虚无缥缈的美妙幻境。

17、移山填海:移动山岳,填平大海。指仙术法力高超。现多比喻人类 *** 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气魄。

18、铸山煮海:开采山中铜矿以铸造钱币,烧煮海水而获得食盐。比喻善于开发自然资源。

19、众喣漂山:喣:吹气。许多人吹气,能使山漂走。比喻说坏话的人多了,能使人受到很大的损害。也比喻人多力量大。

20、拄笏看山:拄:支撑;笏:古代大臣上朝时拿着的手版。旧时比喻在官有高致。

21、心弛神往:弛:心神向往。心神奔向所向往的事物。形容一心向往。

22、移山竭海:移动山岳,使大海干竭。比喻力量巨大。

23、胸有邱壑:①指见多识广,心中记得许多山水胜状。②指胸怀远大,颇有见地。

24、渔海樵山:入海打鱼,上山砍柴。借指隐居生活。

25、重于泰山:比泰山还要重。形容意义重大。

26、鱼游濠上:《庄子·秋水》:“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儵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

27、有眼不识泰山:泰山:山名,在今山东。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眼前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28、野蔌山肴:肴:熟的鱼肉;簌:野菜。指山中的野味和野菜。

29、众喣山动: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30、西山日薄:薄:逼近。太阳快要落山。比喻事物接近衰亡或人近老年。亦作“日薄西山”、“西山日迫”。

31、渊停山立: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

32、移山造海:移动山岳,造出大海。比喻人类 *** 自然的伟大力量和气魄。

33、一丘一壑:丘:土山;壑:山沟。原指隐者所居之地。后多用以指寄情山水。

34、坐吃山空:只坐着吃,山也要空。指光是消费而不从事生产,即使有堆积如山的财富,也要耗尽。

35、逾山越海:越过山海。谓长途跋涉。

36、愚公移山: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37、玉洁松贞:象玉一样洁净,如松一般坚贞。形容品德高尚。

38、移山回海:移动山岳,旋转大海。比喻竭尽全力,克服巨大困难。

39、义海恩山:情深似海,恩重如山。喻恩情道义深厚。

40、栈山航海:指跋山涉水,逾越险阻。

三、形容足迹的词语

1、形容足迹的词语有:比肩迭迹、比肩接迹、处静息迹、东郭之迹、浮踪浪迹、浪迹天涯、骈肩累足、飘萍浪迹

2、【释义】: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3、【出处】:唐·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荣古虐今者,比肩迭迹。”

4、【例子】:广场上人山人海、~,真是热闹非凡。

5、【释义】: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6、【出处】:明·瞿佑《剪灯新话·修文舍人传》:“贤者槁项黄馘而死于下,不贤者比肩接迹而显于世。”

7、【释义】:息:停止;迹:足迹。静处不动就不会留下痕迹。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8、【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渔父》:“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9、【释义】:指鞋破底漏,足迹印地。形容非常穷困、窘迫。

10、【出处】:《史记·滑稽列传》:“东郭先生久待诏公车,贫困饥寒,衣敝,履不完。行雪中,履有上无下,足尽践地,道中人笑之。”

11、【例子】:萧功曹颖士、赵员外骅,开元中 *** 兴敬里肄业,共有一靴。久而见~。赵曰:“可谓疲于道路矣。”★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一》

12、【释义】:浮:飘浮;浪:流浪。飘浮不定的踪影,到处流浪的足迹。比喻四处飘泊,不 *** 的人或生活。

13、【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园》第三折:“似恁般妄作胡为,敢欺侮咱浮踪浪迹。”

14、【释义】:浪迹:到处漫游,行踪不定。到处流浪,走遍天下。

15、【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5回:“我辈浪迹天涯,无家寥落,偶得一解人,每为此事心酸肠断。”

16、【例子】:梁实秋《忆冰心》:“不是~的海员生涯,而是在海滨沙滩上拾贝壳。”

17、【释义】:骈:两物并列;累:重迭;足:足迹。肩并肩,脚印合脚印。形容人多拥挤。

18、【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

19、【释义】:飘:飘浮;浪:流浪。飘浮不定的踪影,到处流浪的足迹。形容踪迹漂泊不定,就象流水和浮萍一样。

20、【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小生飘 *** 迹,幸蒙令尊一见如故,解衣推食,恩已过甚。”

四、和足迹有关的成语

1、踪:脚印。来时去时都看不见踪影。形容出没极为迅速或隐秘。

2、出处:明·吴承恩《 *** 记》第八十一回:“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

3、觅:找;踪:迹,脚印,指行踪。到处寻找别人的行踪。

4、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断 *** 雪夜》之一折:“却待要拄眼睁睛,觅迹寻踪,莫非他锦阵花营,不曾厮共,险教咱风月无功。”

5、看不见一个人的脚印。形容空旷寂静。亦作“渺无人踪”。

6、出处:沙汀《淘金记》十三:“从大道上望去,却就像一座渺无人迹的黄土荒山。”

7、骈:两物并列;累:重迭;迹:脚印。肩并肩,脚印合脚印。形容人多拥挤。

8、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

9、骈:两物并列;累:重迭;足:足迹。肩并肩,脚印合脚印。形容人多拥挤。

10、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夹道之人,相与骈肩累迹,瞻望咨嗟。”

11、息:止息;迹:行迹,脚印;处:处所。要想不见行迹,只有自己静止不动。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五、形容足迹的成语,和足迹有关的四字词语

1、【比肩叠迹】:肩膀相靠,足迹相叠。形容人多。

2、【飘萍浪迹】:飘:飘浮;浪:流浪。飘浮不定的踪影,到处流浪的足迹。形容踪迹漂泊不定,就象流水和浮萍一样。

3、【善行无辙迹】:善于行走的人,不留下足迹或车辙。形容具有高尚行为的人,不愿意人们对他有所觉察。

4、【东郭之迹】:指鞋破底漏,足迹印地。形容非常穷困、窘迫。

5、【踵武前贤】: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6、【浪迹天涯】:浪迹:到处流浪。到处流浪,足迹遍天下。

7、【继踵接武】:踵:脚后跟;武:足迹。脚后跟接脚后跟,足迹挨足迹。形容人数众多而拥挤不堪或接连不断。

8、【浮踪浪迹】:浮:飘浮;浪:流浪。飘浮不定的踪影,到处流浪的足迹。比喻四处飘泊,不 *** 的人或生活。

9、【绳厥祖武】:绳:继续;武:足迹。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比喻继承祖业。

10、【高躅大年】:躅:足迹,引申为行为,品行。品德高尚而年纪高迈。

形容足迹的成语 怎么形容走过的足迹-第1张图片-

11、【骈肩累足】:骈:两物并列;累:重迭;足:足迹。肩并肩,脚印合脚印。形容人多拥挤。

12、【浪迹天下】:浪迹:到处流浪。到处流浪,足迹遍天下。

13、【比肩接迹】:肩膀相靠,足迹相接。形容人多或接连不断。

14、【绳其祖武】:绳:继续;武:足迹。踏着祖先的足迹继续前进。比喻继承祖业。

15、【处静息迹】:息:停止;迹:足迹。静处不动就不会留下痕迹。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16、【比肩迭迹】:肩膀相靠,足迹相迭。形容人多。

17、【形容足迹的成语】:浪迹天涯【拼音】: làng jì tiān yá

18、【解释】:浪迹:到处流浪。到处流浪,足迹遍天下。

19、【出处】:宋·李楙《野客丛书·李白事说者不一》:“为同列者所谤,诏令归山,遂浪迹天下。”

20、【形容足迹的成语】:高躅大年【拼音】: gāo zhú dà nián

21、【解释】:躅:足迹,引申为行为,品行。品德高尚而年纪高迈。

22、【出处】:陶菊隐《北洋军阀 *** 时期史话》第17章:“虽高躅大年,不复劳以朝请,而国有大故,当就咨询。”

23、【形容足迹的成语】:处静息迹【拼音】: chǔ jìng xī jì

24、【解释】:息:停止;迹:足迹。静处不动就不会留下痕迹。引申为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25、【出处】:战国·宋·庄周《庄子·渔父》:“不知处阴以休影,处静以息迹,愚亦甚矣。”

OK,关于形容足迹的成语和怎么形容走过的足迹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足迹 形容 成语 走过 怎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