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关于俗字开头的成语接龙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俗字开头的四字成语大全的知识,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一、关于桃开头的四字成语
桃树是落叶小乔木,春季开花,花淡红、粉红或白色,桃开头的成语有什么呢?下面请欣赏我给大家带来的桃字开头成语相关内容,欢迎大家学习借鉴。
*** 桃花潭水桃李春风桃羞杏让桃夭李艳桃蹊柳陌桃李精神桃花流水桃腮柳眼桃李争妍桃李成蹊桃李之馈桃腮粉脸桃红柳绿桃来李答桃僵李代桃李之教桃弧棘矢桃李门墙桃花人面桃蹊柳曲桃夭柳媚
桃红柳绿→绿水青山→山穷水尽→尽善尽美→美中不足→足智多谋→谋事在人→人定胜天→天外有天→天伦之乐→乐不可支→支支吾吾→吾膝如铁→铁证如山→山清水秀→秀水明山→山明水秀→秀出班行→行云流水→水落石出→出生入死→死声啕气→气吞山河→河倾月落→落落大方→方枘圆凿→凿壁偷光→光采夺目→目中无人→人定胜天→天外有天→天伦之乐→乐不可支→支支吾吾→吾膝如铁→铁证如山→山穷水尽→尽善尽美→美中不足→足智多谋
1)桃红柳绿: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2)桃蹊柳陌:指春景艳丽的地方。亦作“桃蹊柳曲”。
3)桃蹊柳曲:指春景艳丽的地方。同“桃蹊柳陌”。
4)桃腮粉脸:形容女子粉红色的面颊。
5)桃腮柳眼:形容初开的桃花和新绿的柳叶妩媚多姿。
6)桃羞杏让:桃花和杏花都感到羞愧,只好退让。形容女子比花还要艳丽动人。
7)桃夭李艳:桃李盛开。泛指春日美景。
8)桃夭柳媚:形容女子年青貌美。
9) *** :喻事物的繁荣兴盛。亦形容逃跑。桃,谐音“逃”。有时含诙谐义。
10)桃弧棘矢:桃木做的弓,棘枝做的箭,古人认为可辟邪。
11)桃花流水: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12)桃李春风:比喻 *** 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14)桃花人面:形容女子貌美。亦借指意中人。同“人面桃花”。
15)桃僵李代:原比喻兄弟友爱相助,后转用为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同“李代桃僵”。
17)桃李成蹊:“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省语。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
18)桃李精神:形容妖艳娇媚的神态。
19)桃李门墙:指生徒众多的师门。
20)桃李争妍:桃花李花竞相 *** 。形容 *** 艳丽。
22)桃李之馈:原指互赠礼品,后引申指送礼,贿赂。
1)夭桃秾李:比喻年少美貌。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
2)夭桃穠李:比喻年少美貌。多用为对人婚娶的颂辞。同“夭桃秾李”。
3)凡桃俗李:平凡、普通的桃花和李花。比喻庸俗的人或平常的事物。
4)方桃譬李:形容姿质之美有如桃李一般。
5)僵桃代李:比喻代人受罪责或以此代彼。同“僵李代桃”。
6)浓桃艳李:桃花浓丽,李花鲜艳。比喻人容貌俊美,神采焕发。
7)投桃报李: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8)投桃之报:比喻给对方的报答。
9)李代桃僵: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10)人面桃花:形容男女邂逅钟情,随即分离之后,男子追念旧事的情形。
11)杏脸桃腮: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12)杏腮桃脸:形容女子容貌美丽。同“杏脸桃腮”。
13)艳如桃李:容颜像成熟的桃李那样娇艳。
14)公门桃李: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 *** 。
15)李白桃红:桃花红,李花白。指春天美好宜人的景色。
16)流水桃花: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17)柳绿桃红: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19)门墙桃李:门墙:指师长之门;桃李:比喻后进者或 *** 。称他人的 *** 。
20)世外桃源:原指与现实社会隔绝、生活安乐的理想境界。后也指环境幽静生活安逸的地方。借指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美好世界。
21)僵李代桃:比喻代人受罪责或以此代彼。亦作“僵桃代李”。
22)报李投桃: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23)断袖余桃:指男 *** 之间的 *** 。同“断袖之癖”。
24)将李代桃:比喻代人受罪或彼此顶替。
二、二字开头怎么成语接龙
二八佳人→人定胜天→天外有天→天伦之乐→乐不可支→支支吾吾→吾膝如铁→铁证如山→山穷水尽→尽善尽美→美中不足→足智多谋→谋事在人→人命关天→天壤之别→别有洞天→天翻地覆→覆地翻天→天经地义→义薄云天→天外有天→天伦之乐→乐不可支→支支吾吾→吾膝如铁→铁证如山→山穷水尽→尽善尽美→美中不足→足智多谋→谋事在人→人定胜天→天壤之别→别有洞天→天翻地覆→覆地翻天→天经地义→义海恩山→山清水秀→秀水明山
二罪俱罚二童一马二道贩子二三其 *** 二桃三士二竖为虐二话不说二三君子二三其节二分明月二仙传道二八 *** 二帝三王二姓之好二话没说二人同心二竖为灾二惠竞爽二三其意二次三番二缶钟惑二心两意二意三心二三其德二八佳人
1)二八佳人:二八:指十六岁:佳人: *** 。十五六岁的 *** 。
2)二分明月:古人认为天下明月共三分,扬州独占二分。原用于形容扬州繁华昌盛的景象。今用以比喻当地的月色格外明朗。
3)二缶钟惑:二:疑,不明确;缶、钟:指古代量器。弄不清缶与钟的容量。比喻弄不清普通的是非道理。
5)二满三平: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同“三平二满”。
6)二龙戏珠: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7)二惠竞爽:比喻两兄弟都是好样的。
8)二话不说:不说任何别的话。指立即行动。
9)二缶锺惑:指对缶和钟两种盛器的容量大小分不清楚。比喻是非不明。
10)二童一马: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11)二姓之好:指两家因婚姻关系而成为亲戚。
12)二心三意:想这样又想那样。形容意念不专,主意不定。同“三心二意”。
13)二心两意:形容意志不专一、不坚定。
14)二竖为虐:竖:小子;二竖:指病魔;虐:侵害。比喻疾病缠身。
15)二三其意: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16)二三其德:二三:不专一。形容三心二意。
17)百二山河:百二:以二敌百。比喻山河险固之地。
18)不二法门: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更好的或独一无二的 *** 。
19)尺二秀才:旧时用以讥讽写俗字的书生。“尺二”即指当时“尽”字的俗体“尽”字。
20)尺二冤家:指众多的求书画者。尺二,指卷轴高度。
21)寡二少双:寡:少。很少有第二个。形容极其突出。
22)合二为一:指将两者合为一个整体。
26)器二不匮:比喻东西有储备,就不怕短缺。
27)十二金钗:本用以形容 *** 头上金钗之多,后喻指众多的妃嫔或姬妾。
28)十二金牌:金牌:宋代敕书及紧急军命,用金字牌,由内侍省派人速送。比喻紧急的命令。
30)丈二和尚:(歇后语)摸不着头脑。指弄不清是怎么回事。
31)百二关河: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32)百二河山: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33)百二金瓯: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34)百二山川: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35)一干二净:形容十分彻底,一点儿也不剩。
36)三心二意:又想这样又想那样,犹豫不定。常指不安心,不专一。
37)食不二味:吃饭不用两道菜肴。谓饮食节俭。
38)言无二价: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
39)一差二误:指意外的差错和失误。
40)三平二满:比喻生活过得去,很满足。
41)市无二价:买卖没有两种价钱,买卖公道,不欺骗人。形容社会风气好。亦作“市不二价”。
42)事无二成:谓公事和私事不能两全。
43)书通二酉:比喻读书甚多,学识丰富精湛。二酉:指大酉山、小酉山。
44)天无二日:日:太阳,比喻君王。天上没有两个太阳。旧喻 *** 不能同时有两个国君。比喻凡事应统于一,不能两大并存。
45)五零二落:犹言七零八落。形容零散稀疏的样子。特指原来又多又整齐的东西现在零散了。
46)五男二女:有子五人,有女二人。后用以表示子孙繁衍,有福气。宋时常绘印五男二女图于纸笺或礼品上以示祝福。
47)心无二用:指做事要专心,注意力必须集中。
48)言不二价:货物的价钱说一不二。同“言无二价”。
49)别无二致:指区分不出两者的差别。
50)不擒二毛:擒:捉拿,捕获。二毛:指头发斑白,引申为上年纪的人。不捕获年长的人。
看了二字开头成语接龙的 *** 喜欢:
4.海阔天空开头的成语接龙二组
三、关于俗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1.俗不堪耐:sú bù kān nài
【解释】:俗:庸俗;耐:忍受得住。庸俗得使人受内不了。
2.俗语常言: sú yǔ chá容ng yán
【解释】:早已在民间流传,至今人们还经常说的话。
3.俗易风移: sú yì fēng yí
【解释】:易:变换;移:改变。改变旧的风俗习惯。
4.俗谚口碑: sú yàn kǒu bēi
【解释】:俗:通俗。谚:谚语。口碑:指流传的口头俗语。广泛流传的通俗的谚语和俗语。
5.俗不伤雅: sú bù shāng yǎ
【解释】:俗:凡俗;雅:高尚的。虽然凡俗,但不流于鄙陋而有伤高雅。
6.俗耳针砭: súěr zhēn biān
【解释】:俗:庸俗;砭:古代治病用的针砭;针砭:古人砭石为针的治病术。旧时指医治庸俗的听觉而使之高雅。
7.俗手伶工: sú shǒu líng gōng
【解释】:伶:旧时指唱戏的人。指平凡的乐工。
8.俗之所排: sú zhī suǒ pái
【解释】:俗:流俗;排:排斥。世俗之见所排斥的。
俗下文字俗不可医俗不可耐俗谚口碑
俗下文字-->阿世媚俗-->公正不阿-->城北徐公-->价值连城-->漫天开价-->天真烂漫-->踣地呼天-->前仆后踣-->踌躇不前
【解释】俗:通俗。谚:谚语。口碑:指流传的口头俗语。广泛流传的通俗的谚语和俗语。
【解释】指为应付世事而写的平庸的应酬文章。
【出处】唐·韩愈《与冯宿 *** 书》:“时时应事作俗下文字,下笔令人惭。”
【出处】宋·苏轼《于潜僧绿筠轩》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解释】俗:庸俗;耐:忍受得住。庸俗得使人受不了。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沂水秀才》:“一美人置白金一铤,可三四两许,秀才掇内袖中。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俗不可耐。’”
【解释】俗:庸俗;堪:可;耐:忍受。庸俗得使人受不了
【出处】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但这种俗不堪耐的广告对于我也觉得有几份依依欲动的神气了。”
【解释】俗:庸俗;耐:忍受得住。庸俗得使人受不了。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沂水秀才》:“一美人置白金一铤,可三四两许,秀才掇内袖中。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俗不可耐。’”
【事例】壶的磁质是很粗糙的,浮出许多红绿的人物出来,在我看来实在是~。
【解释】:俗:庸俗;耐:忍受得住。庸俗得使人受不了。
俗语常言 [sú yǔ chá来ng yán ]
早已在民间流传,至今人们还经常说的话。
元·高文秀《遇上皇》之一折:“岂不闻俗语常言,酒解愁肠。”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九回:“俗语常言, *** 行地中,如鱼行水中; *** 不见地,亦如鱼不见水。”
俗语常言是汉语词汇,读音是sú yǔ cháng yán,意思是早已在民间流传,至今人们还经常说的话
【败井颓垣】犹言房毁墙坍。形容村舍荒凉。 *** 《题三义塔》诗:“奔霆飞熛歼人子,败井颓垣剩饿鸠。”
【败不旋踵】形容很快就遭到失败。唐卢照邻《三国论》:“然而丧师失律,败不旋踵,奔波谦瓒之间,羁旅袁曹之窢迹促克讵久存勋担魔手,岂拙於用武,将遇非常敌乎?”《北史·杨敷传》:“未议致身,先图问鼎,假称伊霍之事,将肆莽卓之心,人神同疾,败不旋踵。”
【【败材伤锦】《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子产谓子皮曰:]‘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孟子·梁惠王下》:“孟子谓齐宣王曰:‘为巨室,则必使工师求大木。工师得大木,则王喜,以为能胜其任也。匠人斲而小之,则王怒,以为不胜其任矣。’”后以“败材伤锦”喻用非其人,伤害国家。《后汉书·刘玄传》:“今公卿大位莫非戎陈,尚书显官皆出庸伍……臣非有憎疾以求进也,但为陛下惜此举厝。败材伤锦,所宜至虑。”
【败事有余,成事不足】谓非但办不好事情,反而常常把事情搞坏。茅盾《子夜》九:“此等聚众 *** 扰的行径,分明是没有教育的人民一时间的冲动罢了!败事有馀,成事不足!”参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败於垂成】谓临近成功时遭到失败。宋无名氏《释常谈·败于垂成》:“凡事欲成却不成,谓之败於垂成。”参见“功败垂成”。
【败柳残花】比喻风尘女子。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他是个女孩儿家,你索将 *** 儿温存……休猜做败柳残花。”《群音类选·清腔类·李子花》:“可惜了月貌花容,颠倒做败柳残花。”
【败俗伤化】谓败坏社会道德风气。《汉书·叙传下》:“侯服玉食,败俗伤化。”《晋书·羊祜传》:“王夷甫方以盛名处大位,然败俗伤化,必此 *** 。”亦作“败俗伤风”、“败化伤风”。汉王符《潜夫论·实贡》:“诈静以惑众,则败俗伤风。”明孙仁孺《东郭记·钻穴隙》:“笑你个齐人太妄,可正是败化伤风轻薄郎。”《 *** 记》第七一回:“奈何他玷污了皇后,败俗伤风,坏伦乱法,却是该他死罪。”
【败国丧家】使国破家亡。《晋书·列女传·刘聪妻刘氏》:“自古败国丧家,未始不由妇人者也。”陈衍《元诗纪事·黄菜叶谣》:“盖三人皆元戚机臣,其残膏积侈,败国丧家,帝特恶焉。”亦作“败国亡家”。欧阳予倩《忠王李秀成》之一幕:“自古以来,因为奸臣陷害忠良,以致败国亡家,这种例子也不少。”
【败绩失据】谓事业失败而无所凭依。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贤良续刻第三则》:“历数世,未尝有败绩失据之过。”梁启超《敬告国中之说实业者》:“及今几经败绩失据,犹复漠然无所动於中。”
【败鳞残甲】龙身上散落的鳞甲。比喻纷飞的雪花。《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宋朝杂记上》引《西清诗话》载宋张元《咏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
好了,文章到此结束,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