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铁们,大家好,今天由我来为大家分享拈成语,以及拈花一笑的成语的相关问题知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收藏下本站,您的支持是我们更大的动力,谢谢大家了哈,下面我们开始吧!
本文目录
一、惹草拈花的意思
1、成语解释:惹、拈:指 *** 、 *** ;花、草:比喻女子。旧时指男子在外面 *** 、 *** 女人;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
2、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我从来斩钉截铁常居一,不是恁惹草拈花没掂三。”
3、成语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指男女间的 *** 引诱
4、成语正音:拈,不能读作“zhān”。
5、近义词:沾花惹草 偷鸡摸狗
6、成语例句:这个人水 *** 杨花,经常在外面惹草拈花。
二、什么拈来成语四个字
1、信手拈来,汉语成语。拼音:xìn shǒu niān lái释义: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随手拿来。
2、近义词:探囊取物、易如反掌、轻车熟路、垂手可得、七步之才。
3、反义词:高不可攀、踏破铁鞋、来之不易、心有余而力不足。
4、成语用法:连动式,作谓语精催桨再、定语、状语,用于写作等。
5、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及其透彻,则七纵八横,信手拈来,头头是道矣。
6、宋代陆游《秋风亭拜寇莱公遗像》巴东诗句澶州策,信手拈来尽可惊。
7、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颈雅朽仔卷二十四.待士鄙吝:阿翁作画如说法,信手拈来种种佳。
8、元代无名氏《度柳翠》之一折:惹一番信手拈来斧痕。
9、清代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亦偶有用着成语之处,点出旧事之时,妙在信手拈来,无心巧合,端屑狱竟似古人寻我,并非我觅古人。
10、清纸鸦遥平步青《霞外攟屑·斠书·古书拾遗》盖古人行文,驱遣古籍,信手拈来。
11、随手拈来和信手拈来的区别,随手拈来意思是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 *** 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信手拈来多指写文章时能 *** 纯熟地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
12、近义词探囊取物,拼音:tàn náng qǔ wù,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宋·欧阳修等《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探囊取物的原义是伸手进入囊袋中拿取物品;比喻办成事情轻而易举;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定语;含褒义。
三、带有拈字的成语
1、包含有“拈”字的全部成语及解释:
2、手到拈来——比喻事情很容易办到。
3、惹草拈花——惹:招引, *** 。比喻男女 *** 。多指 *** 妇女。
4、拈轻怕重——指接受任务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
5、拈花微笑——原为佛家语,比喻彻悟禅理。后比喻彼此心意一致。
6、拈花惹草——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 *** 引诱。
7、拈酸泼醋——产生嫉妒情绪。多指在男女关系上。同“拈酸吃醋”。
8、拈酸吃醋——产生嫉妒情绪。多指在男女关系上。
9、拈轻掇重——轻的重的都要拿。指要干的活很多。
10、拈斤播两——犹言斤斤计较。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11、拈华摘艳——指雕琢 *** 词艳句。同“拈花摘艳”。
12、拈花摘艳——指雕琢 *** 词艳句。亦作“拈华摘艳”。
13、拈花一笑——比喻心心相印、会心。
14、拈毫弄管——拿笔。借指写作或绘画。
15、拈断髭须——髭:嘴上边的胡子。频频搓转胡子,以致搓断了几根。形容写诗时反复推敲的情态。
16、信手拈来——信手:随手;拈:用手指捏取东西。随手拿来。多指写文章时能 *** 纯熟的选用词语或应用典故,用不着怎么思考。
四、拈_的成语拈_的成语是什么
拈_的成语有:拈题分韵,拈华摘艳,手到拈来。
拈_的成语有:拈花微笑,拈题分韵,拈华摘艳。2:拼音是、niānduō。3:注音是、ㄋ一ㄢㄉㄨㄛ。4:结构是、拈(左右结构)_(左右结构)。
拈_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1.亦作"拈_"。2.提;提及。3.摆弄。
拈花惹草随手拈来拈花摘草拈轻怕重拈酸泼醋拈华摘艳手到拈来拈花微笑信手拈来拈毫弄管
五、拈的成语有哪些
接下来,对其中几个成语进行详细解释:
1.拈花一笑: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故事或传说,意味着看到某种美好的事物,尤其是花朵时,产生的一种愉悦的微笑。它也常常用来形容看到美景或美好事物时心中涌现的愉悦之情。
2.拈轻怕重: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在面对任务或工作时,倾向于选择轻松的工作而避免繁重的工作。它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困难或挑战时的一种心态和行为倾向。
3.拈酸捣醋: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的嫉妒心理或挑拨离间的行为。它来源于古代人们对生活中某些不愉快的体验的描述,现在则用来形容那些喜欢搬弄是非、挑拨离间的人。
4.拈毫撮微:这个成语中的“拈毫”指的是使用毛笔,“撮微”则意味着捕捉微小的细节。整个成语用来形容对细微事物的细致观察和精确描绘,常用来称赞某人观察细致入微或描写精确。
六、信什么拈什么的成语
信口拈来是一个成语,用来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时,能够不假思索、轻松自如地引用或创造出恰当的字词、成语或句子。这个成语中的“信口”指的是随口、任意地说,“拈”是取的意思,合起来就是随便地、毫不费力地取出某种东西,常常用来形容某人学识渊博,思维活跃,文采斐然。它表达的是一种轻松随意的表达状态,并非毫无根据的胡言乱语,而是在长期的积累和训练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能力。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那些能够在说话时自然而然地引用典籍或熟语的人。另外,“信手拈来”有时也与“信口拈来”相通,都是表达自然而然毫不费力地做某事之意。总体来说,该成语常用来赞扬一个人在谈话或写作上的卓越表现。
1.在一次文学沙龙中,某位作家在讨论环节信口拈来,随口引用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来支持自己的观点,赢得了大家的赞赏。
2.某位演讲者在台上演讲时,面对观众提出的问题,能够信口拈来,引经据典地回答,展现出了深厚的学识。
信口拈来这一成语启示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积累中,广泛涉猎各个领域的知识,能够丰富自己的内涵。此外,多阅读、多写作、多交流,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使我们能够在需要时轻松自如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这一成语也提醒我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应该遵循事实和逻辑,不能随意编造或歪曲事实。只有具备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广泛的阅读积累,才能真正做到信口拈来而不失准确 *** 。
七、拈什么什么的成语
1、拈弓搭箭:拈:用手指夹住。一手握弓,一手将箭放在弦上,准备发射。
2、拈花一笑:比喻心心相印、会心。
3、拈花惹草:拈:捏;惹:招惹;草、花:比喻好。比喻到处留情。
4、拈花微笑:原为佛家语,比喻彻悟禅理。后比喻彼此心意一致。
5、拈断髭须:髭:嘴上边的胡子。频频搓转胡子,以致搓断了几根。形容写诗时反复推敲的情态。
6、拈毫弄管:拿笔,借指写作或绘画。
7、拈斤播两:犹言斤斤计较,指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8、拈轻掇重:轻的重的都要拿,指要干的活很多。
9、拈酸吃醋:产生嫉妒情绪,多指在男女关系上。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