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恩怨成语,以及放下恩怨的成语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一、形容“恩怨”的成语有哪些
1、[释义]雪:洗刷掉。报冤仇,除仇恨。
2、[出处]《淮南子·氾论训》:“(文)种辅翼越王勾践。而为之报怨雪耻。”
3、[释义]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负义。
4、[出处]明·吴承恩《 *** 记》第三十回:“我若一口说出,他就把公主杀了,此却不是恩将仇报?”
5、[释义]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6、[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回:“某素知云长傲上而不忍下,欺强而不凌弱;恩怨分明,信义素著。”
7、[释义]背:背叛。指背弃恩德,忘却道义。
8、[出处]《汉书·张敞传》:“背恩忘义,伤化薄俗。”《晋书·刘聪传》:“沈等皆刀锯之余,背恩忘义之类。”
9、[释义]报:报答;本:根源;反:回到;始:开始。指受恩思报,不忘所自。
10、[出处]《礼记·效特牲》:“唯社丘乘粢盛,所以报本反始也。”
二、形容恩怨的成语
1、再造之恩再造:再生。象救了自己 *** 命那样大的恩德。
2、再生父母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3、知遇之恩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恩情。
4、睚眦必报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
5、以德报德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6、以怨报德怨:仇恨;德:恩惠。用怨恨来回报别人的恩惠。
7、冤家路窄仇敌相逢在窄路上。指仇人或不愿意见面的人偏偏相遇。
8、以德报怨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9、言归于好言:虚词;归于:回到;好:和好。指彼此重新和好。
10、以直报怨以公道对待有怨恨的人。
11、饮水思源喝水时想起水的来源。比喻不忘本。
12、小恩小惠恩、惠:给人的好处。为了笼络人而给人的一点好处。
13、卸磨杀驴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14、血海深仇血海:形容 *** 流血很多。形容仇恨极大、极深。多指人被杀而引起的仇恨。
15、衔环结草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16、忘恩负义恩:恩惠;负:违背;义:情谊,恩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17、兔死狗烹烹:烧煮。兔子死了, *** 就被人烹食。比喻给 *** 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18、吞炭漆身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后,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智伯。豫让为报知遇之恩,矢志复仇。于是漆身为厉,吞炭为哑,改变声音形貌,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事见《战国策·赵策一》、《史记·刺客列传》。后以为忍辱含垢,矢志复仇的典实。
19、丝恩发怨丝、发:形容细小。形容极细小的恩怨。
20、漆身吞炭漆身:身上涂漆为癞;吞炭:喉咙吞炭使哑。指故意变形改音,使人不能认出自己。
21、起死人,肉白骨把死人救活,使白骨再长出肉来。比喻给人极大的恩德。
22、鸟尽弓藏鸟没有了,弓也就藏起来不用了。比喻事情成功之后,把曾经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23、结草衔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24、狡兔死,良狗烹烹:烧煮。兔子死了, *** 就被人烹食。比喻给 *** 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25、黄雀衔环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
26、感恩戴德戴:尊奉,推崇。感激别人的恩惠和好处。
27、感恩图报感激别人的恩情而想办法回报。
28、公报私仇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
29、感激涕零涕:眼泪;零:落。因感激而流泪。形容极度感激。
30、辜恩背义辜:辜负;背:违反,违背。辜负别人的恩德,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情。
31、国仇家恨国家被侵略之仇,家园被 *** 之恨。
32、过河拆桥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33、官报私仇官:公事。借助公事以泄私愤。
34、恩断义绝恩:恩惠,恩情;义:情义,情份。恩爱和情义完全断绝,形容感情破裂
35、恩将仇报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负义。
36、恩同再造再造:再生。使人再生的恩惠。比喻恩情极大,象救了自己的 *** 命一样。
37、恩怨分明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38、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39、得饶人处且饶人指做事不要做绝,须留有余地。
40、得鱼忘筌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41、大恩大德恩:恩惠;德:恩德,好处。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
42、 *** 父母重:重新。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43、报本反始报:报答;本:根源;反:回到;始:开始。指受恩思报,不忘所自。
44、 *** 雪恨雪:洗刷掉。报冤仇,除仇恨。
45、背恩忘义背:背叛。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
46、不念旧恶念:记在心上。不计较过去的怨仇。
47、背义忘恩指背弃道义,忘却恩德。同“背恩忘义”。
三、带恩怨字的四字成语
1.关于恩怨的成语
恩将仇报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负义。
恩将仇报拿仇恨回报所受的恩惠。指忘恩负义。
恩同再造再造:再生。使人再生的恩惠。比喻恩情极大,象救了自己的 *** 命一样。
恩怨分明恩:恩惠;怨:仇恨。对于恩惠和仇恨的界限分得十分清楚,毫不含糊。
恩重如山恩情深厚,像山一样深重。
得饶人处且饶人指做事不要做绝,须留有余地。
得鱼忘筌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大恩大德恩:恩惠;德:恩德,好处。巨大的恩德,形容恩泽深厚。
*** 父母重:重新。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报本反始报:报答;本:根源;反:回到;始:开始。指受恩思报,不忘所自。
*** 雪恨雪:洗刷掉。报冤仇,除仇恨。
背恩忘义背:背叛。辜负别人对自己的恩义。
不念旧恶念:记在心上。不计较过去的怨仇。
背义忘恩指背弃道义,忘却恩德。同“背恩忘义”。
再造之恩再造:再生。象救了自己 *** 命那样大的恩德。
再生父母指对自己有重大恩情的人,多指救命的恩人。
知遇之恩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恩情。
睚眦必报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借指极小的仇恨。象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要报复。比喻心胸极狭窄。
以德报德德:恩惠。用恩惠报答恩惠。
以怨报德怨:仇恨;德:恩惠。用怨恨来回报别人的恩惠。
冤家路窄仇敌相逢在窄路上。指仇人或不愿意见面的人偏偏相遇。
以德报怨德:恩惠。怨:仇恨。不记别人的仇,反而给他好处。
言归于好言:虚词;归于:回到;好:和好。指彼此重新和好。
以直报怨以公道对待有怨恨的人。
饮水思源喝水时想起水的来源。比喻不忘本。
小恩小惠恩、惠:给人的好处。为了笼络人而给人的一点好处。
卸磨杀驴磨完东西后,把拉磨的驴卸下来杀掉。比喻把曾经为自己出过力的人一脚踢开。
血海深仇血海:形容 *** 流血很多。形容仇恨极大、极深。多指人被杀而引起的仇恨。
衔环结草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忘恩负义恩:恩惠;负:违背;义:情谊,恩谊。忘记别人对自己的好处,反而做出对不起别人的事。
【解释1】完全为人民利益着想,毫无私心。
【解释2】: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出自】:汉·马融的《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英文】: selfless;unselfish;perfectly impartial;no personal [selfish] consideration。
【示例】:要把你的志向拿定,而且要抱着一个光明磊落、~的心怀。
【语法】:联合式;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歌颂人的品德。
[释义]拿恩惠报答仇恨。形容对人宽容;不仅不记仇;反而给以好处。
[语出]《论语·宪问》:“或曰:‘以德报怨如何?’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正音]怨;不能读作“yuān”。
[近义]以直抱怨以理相待以德报德
[反义]忘恩负义无情无义翻脸无情
[用法]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例句] *** 二十五年(1936年)西安事变时期;中国***~;协同张学良、杨虎城两将军;释放 *** ;希望他悔过自新;共同 *** 。
[英译] repay inj *** y with kindness
魏国边境靠近楚国的地方有一个小县,一个叫宋就的大夫被派往这个小县去做县令。
两国交界的地方住着两国的村民,村民们都喜欢种瓜。这一年春天,两国的边民又都种下了瓜种。
不巧这年春天,天气比较干旱,由于缺水,瓜苗长得很慢。魏国的一些村民担心这样旱下去会影响收成,就组织一些人,每天晚上到地里挑水浇瓜。
连续浇了几天,魏国村民的瓜地里,瓜苗长势明显好起来,比楚国村民种的瓜苗要高不少。
楚国的村民一看到魏国村民种的瓜长得又快又好,非常嫉妒,有些人晚间便偷偷潜到魏国村民的瓜地里去踩瓜秧。
宋县令忙请村民们消消气,让他们都坐下,然后对他们说:
“我看,你们更好不要去踩他们的瓜地。”
村民们气愤已极,哪里听得进去,纷纷嚷道:
“难道我们怕他们不成,为什么让他们如此欺负我们?”
“如果你们一定要去报复,最多解解心头之恨,可是,以后呢?他们也不会善罢甘休,如此下去,双方互相 *** ,谁都不会得到的一个瓜的收获。”
“你们每天晚上去帮他们浇地,结果怎样,你们自己就会看到。”
村民们只好按宋县令的意思去做,楚国的村民发现魏国村民不但不记恨,反倒天天帮他们浇瓜,惭愧得无地自容。
这件事后来被楚国边境的县令知道了,便将此事上报楚王。楚王原本对魏国虎视眈眈,听了此事,深受触动,甚觉不安,于是,主动与魏国和好,并送去很多礼物,对魏国有如此好的官员和 *** 表示赞赏。
魏王见宋就为两国的友好往来立了功,也下令重重地赏赐宋就和他的百姓。
OK,关于恩怨成语和放下恩怨的成语的内容到此结束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