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文化的成语,没文化的幽默句子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14

其实没文化的成语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是又很多的朋友都不太了解没文化的幽默句子,因此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没文化的成语的一些知识,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问题的分析吧!

本文目录

  1. 形容没有文化的的成语
  2. 形容没文化的成语
  3. 描写没文化的成语
  4. 形容没文化的成语有哪些
  5. 表示没文化的成语
  6. 表示文化不高的成语

一、形容没有文化的的成语

1、横僿不文僿,粗鄙。粗鄙没有文化。

2、出处:康有为《大同书》辛部第十三章:“当太平之世,地地相等,无有都会、乡邑之殊……无据乱世,学校全聚京都,而乡邑则皆横僿不文之俗。”

3、未识一丁丁:“个”的讹字。不认识一个字,指没有文化的人。亦作“目不识丁”、“不识一丁”。

4、胸无点墨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

5、出处: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某家本殷实,父母以独子故,甚爱之,读书十年,胸无点墨。”

6、不学无术:学:学识,学问。术:技术,智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没文化的成语,没文化的幽默句子-第1张图片-

7、孤陋寡闻:陋:本指简陋,这里指简单的知识。;寡:少。闻:知识,见识。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8、浅见寡识:浅见:肤浅的见解;寡识:见识很少。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二、形容没文化的成语

1、胸无点墨: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

2、目不识丁: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3、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4、不识之无: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5、才疏学浅:才学不高,学识不深;

6、愚昧无知:形容又愚笨又没有知识.;

7、愚不可及:愚蠢得别人比不上.形容极其愚笨.;

8、傻头傻脑:形容思想糊涂,愚笨痴呆;

9、孤陋寡闻: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10、浅见寡识: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三、描写没文化的成语

1、胸无点墨】——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文化水平低。

2、【孤陋寡闻】——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3、【才疏学浅】——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4、【口耳之学】——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5、【一得之见】——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6、【末学肤受】——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7、【不学无术】——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8、【不辨菽麦】——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9、【不学无术】——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10、【目不识丁】——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11、【粗通文墨】——粗:略微;通:通晓。文墨:指写文章。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

12、【绣花枕头】——比喻徒有外表而无学识才能的人。

13、【 *** 之辈】——笨拙、没有能力或容易犯错误的人。

14、【蒙昧无知】——蒙昧:知识未开。没有知识,不明事理。指糊涂不懂事理。

15、【不辨菽麦】——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16、【不通文墨】——通:精通;文墨:指写文章、著述等。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

17、【五谷不分】——五谷:通常指稻、黍、稷、麦、菽。指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18、【浑浑噩噩】——浑浑:深厚的样子;噩噩:严肃的样子。原意是浑厚而严正。现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19、【不识之无】——连“之”字、“无”字都不认识。形容人不识字,文化水平很低。

20、【碌碌 *** 】——碌碌:平庸、 *** 的。平平庸庸,没有能力。

21、【末学肤受】——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22、【吴下阿蒙】——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23、【管窥筐举】——比喻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24、【赐墙及肩】——比喻才学浅陋。

四、形容没文化的成语有哪些

1.【胸无点墨】[ xiōng wú diǎn mò ]

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文化水平低。

2.【孤陋寡闻】[ gū lòu guǎ wén ]

陋:浅陋;寡:少。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3.【才疏学浅】[ cái shū xué qiǎn ]

疏:浅薄。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4.【口耳之学】[ kǒuěr zhī xué ]

指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5.【一得之见】[ yī dé zhī jiàn ]

见:见解。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6.【末学肤受】[ mò xué fū shòu ]

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7.【不学无术】[ bù xué wú shù ]

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8.【不辨菽麦】[ bù biàn shū mài ]

菽:豆子。分不清哪是豆子,哪是麦子。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9.【不学无术】[ bù xué wú shù ]

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10.【目不识丁】[ mù bù shí dīng ]

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11.【粗通文墨】[ cū tōng wén mò ]

粗:略微;通:通晓。文墨:指写文章。稍微懂得一些写作方面的学问。

五、表示没文化的成语

1、目不识丁、不学无术、一无所长、胸无点墨、一丁不识

2、一、目不识丁 [ mù bù shí dīng ]

3、【解释】:连最普通的“丁”字也不认识。形容一个字也不认得。

4、【出自】:后晋刘昫《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5、【译文】:现在天下无事,你们拉得两石力弓,不如去认识一个丁字。

6、二、不学无术 [ bù xué wú shù ]

7、【解释】:学:学问;术:技能。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8、【出自】:东汉班固《汉书·霍光传赞》:“然光不学亡术,暗于大理。”

9、【译文】:然而,霍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

10、三、一无所长 [ yī wú suǒ cháng ]

11、【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回:“那日记当中,提到他那位叶妹夫,便说他年轻而纨裤习气太重,除应酬外,乃一无所长,又 *** 根未定,喜怒无常云云。”

12、四、胸无点墨 [ xiōng wú diǎn mò ]

13、【解释】:肚子里没有一点墨水。指人没有文化。

14、【出自】:清·淮阴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上:“某家本殷实,父母以独子故,甚爱之,读书十年,胸无点墨。”

15、【译文】:我家原来富裕,父母认为自己儿子的缘故,很喜欢他,读十年书,胸无点墨。

16、五、一丁不识 [ yī dīng bù shí ]

17、【解释】: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18、【出自】:后晋刘昫《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19、【译文】:现在天下无事,你们拉得两石力弓,不如去认识一个丁字。

六、表示文化不高的成语

1.胸无点墨:指人文化水平低,没有学问。

2.知书识礼:表示有文化,懂礼仪,有教养。

3.学富五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5.才华横溢: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6.孤陋寡闻:形容学识浅陋,见闻不广。

7.才疏学浅: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8.口耳之学:只知道耳朵进口里出的一些皮毛之见,而没有真正的学识。

9.一得之见:谦虚的说法,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见解。

10.末学肤受:指学问没有从根本上下功夫,只学到一点皮毛。

11.不学无术:原指没有学问因而没有办法。现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12.不辨菽麦:形容愚笨无知,后形容缺乏实际生产知识。

13.不通文墨:指人文化水平不高或识字不多。

14.五谷不分:形容不参加劳动,不能辨别五谷。形容脱离生产劳动,缺乏生产知识。

15.浑浑噩噩:形容糊里糊涂,愚昧无知。

16.不识一丁: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

17.浅见寡识: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18.不懂装懂:自己不懂却装作很精通的样子。

19.好为人师:喜欢做别人的老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20.夜郎自大:比喻骄傲无知的肤浅自负或自大行为。

21.一窍不通:没有一窍是贯通的。比喻一点儿也不懂。

22.目不识字:指一个字也不认得。

23.目不识书:指不认识字,形容文化水平很低。

以上成语均可以用来形容文化水平不高的人,以及他们在说话或做事中不经意暴露出的缺乏文化、见识短浅或素质低下的情况。

关于没文化的成语,没文化的幽默句子的介绍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文化 成语 句子 幽默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