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什么甚解,不甚了解是成语吗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6

这篇文章给大家聊聊关于成语什么甚解,以及不甚了解是成语吗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哦。

本文目录

  1. 甚字的四字成语
  2. 不求甚解什么意思不求甚解怎么读
  3. 带“甚解”两字的四字成语是什么
  4. 词语 什么甚解
  5. 形容读书不求甚解的成语

一、甚字的四字成语

1.带有甚的四字词语

带有甚的四字词语:甚嚣尘上、

jí xiáng zhǐ zhǐ吉祥止止《庄子·人间世》:“瞻彼。. 815

bù xiáng zhī zhào不祥之兆。. 456

hé qì zhì xiáng和气致祥《汉书·刘向传》:“和气。. 1170

lóng fèng chéng xiáng龙凤呈祥《孔丛子·记问》:“天子。. 1452

jí xiáng rú yì吉祥如意元·无名氏《赚蒯通》:“。. 734

lín zhǐ chéng xiáng麟趾呈祥《诗经·周南·关雎序》:。. 711

wēi fēng xiáng lín威风祥麟《宋史·符瑞志中》:“元。. 982

xiáng lín wēi fèng祥麟威凤《宋史·符瑞志中》:“元。. 1616

zuò shàn jiàng xiáng作善降祥

*** 粉饰:涂饰表面。把 *** 混乱的状况掩饰成太平的景象。

花花太岁太岁:原指传说中的神名,借指作威作福的土豪和官宦。指穿着华丽,不务正业,只专心于吃喝玩乐的官宦和土豪。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欺人太甚欺负人太过分了,令人不能容忍。

太仓稊米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比喻非常渺小。

太仓一粟太仓:古代设在京城中的大谷仓。大粮仓里的一粒谷子。比喻极大的数量中一个非常小的数目。

太阿倒持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太公:指周初的吕尚,即姜子牙。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太丘道广太丘:东汉陈寔,曾为太丘长,世称陈太丘。指交游甚广。

太上忘情太上:指圣人。圣人不为情感所动。

太岁头上动土比喻触犯***有力的人。

*** 处处平安无事。指大治之世。

安如太山形容极其平安稳固。泰,也写作“太”。同“安如泰山”。

倒持太阿太阿:宝剑名。倒拿着剑,把剑柄给别人。比喻把大权交给别人,自己反受其害。

去太去甚适可而止,不可过分。同“去泰去甚”。

太平无事指时世安宁和平,也指生活清静无忧。

时字开头的4字成语:时光荏苒、时来运转、时过境迁、时不我待、时势造英雄、时不我与、时乖命蹇、时运不济、时不再来、时移世易、时乖运蹇、时运不齐、光阴曷丧、时和年丰、时和岁丰、时移势易、时亨运泰、时清海宴、时移俗易、时和岁稔、时运亨通、时移世异、时易世变、时诎举赢、时乖运乖、时不可失、时乖运舛、时绌举赢、时间如箭、时殊风异、时乖运拙、时隐时见、时望所归、时绌举盈、时来运旋、时异事殊、时移势迁、时异势殊、时至运来、时移世变、时无再来、时来运来好像没有你想要的哦,是否是记错了?。

二、不求甚解什么意思不求甚解怎么读

1、不求甚解什么意思?不求甚解怎么读?

2、拼音:bù qiú shèn jiě,简拼:bqsj

3、成语解释: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4、成语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5、成语例句:这人小的时候,诸事颟颟顸顸,不求甚解。

6、注音:ㄅㄨˋㄑㄧㄡˊㄕㄣˋㄐㄧㄝˇ

7、不求甚解的近义词:囫囵吞枣∶把枣整个儿吞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做事不加思考,笼统含混

8、浅尝辄止亦作“浅嚐辄止”。略微尝试即行停止。比喻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辛亥 *** 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设国粹

9、食古不化指学了古代的知识,不善于理解和应用,跟吃了东西不能消化一样定欲为古人而食古不化,画虎不成,刻舟求剑

10、不求甚解的反义词:穷原竟委深入探求事物的始末别人亦只能略举大凡,不能穷原竟委。《负曝闲谈》

11、咬文嚼字指过分地斟酌字句。用于讽刺那些专门死抠字眼而不去领会精神实质的人。也讽刺那些讲话时爱卖弄自己学识的

12、成语语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指人学习不深入

13、成语故事:东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因不满当时吏治的 *** 就辞官归隐山林,过着自食其力的隐居生活,他热衷于读书,写了一篇《五柳先生传》,其中这样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14、英语翻译: *** ke no effort to understand the real meaning

15、俄语翻译:неуглублятьсявсутьдéла

16、日语翻译:彻底的(てっていてき)に理解(りかい)しようとしない

17、其他翻译:sich nicht um letzte klarheit bemühen ne pas chercherà aller au fond des choses,approfondir la chose

18、读音注意:解,不能读作“xiè”。

19、写法注意:甚,不能写作“深”。

三、带“甚解”两字的四字成语是什么

释义: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1、读书如果草草而过,不求甚解,那到用时,也不过是纸上谈兵。

2、我对地球为什么总是要绕着太阳转不求甚解,结果妈妈上网查了才告诉我是怎么回事。

3、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求甚解并不是好的学习态度。

4、你老是这么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这可不行。

四、词语 什么甚解

1、甚:很;解:了解;理解。原指读书时不求深入;只求了解一个大概。现多指学习、办事等不认真;不求深入了解。

2、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指人学习不深入

4、“甚”不当“甚至”讲。“解”不是“解释”的意思。

五、形容读书不求甚解的成语

1、词语: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浅尝辄止、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2、一、囫囵吞枣 [ hú lún tūn zǎo ]

3、释义:把枣子整个吞下去。比喻读书等不经消化理解,笼统接受。

4、出处:元・白珽《湛渊静语》:“客有曰:“梨益齿而损脾,枣益脾而损齿。一呆 *** 思久之,曰:“我食梨则嚼而不咽,不能伤我之脾;我食枣则吞而不嚼,不能伤我之齿。”狎者曰:“你真是囫囵吞却个枣也。”

5、译文:客人说:“虽然梨子有益于牙齿,但吃多了却会伤脾;大枣是有益于脾,可是吃多了就会损坏牙齿。”一个愚钝的 *** 想了很久才说:“那我吃梨的时候光嚼不咽下去,这样就伤不到我的脾了;吃枣就整个儿吞下去而不嚼,也就伤不了我的牙齿了。”客人说:“唉,真没办法,你整个儿一个囫囵吞枣呀!”

6、成语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形容读书不认真

7、二、不求甚解 [ bù qiú shèn jiě ]

8、释义:意思是说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9、出处:晋·陶潜(陶渊明)《五柳先生传》:“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10、译文: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11、成语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指人学习不深入

12、三、浅尝辄止 [ qiǎn cháng zhé zhǐ ]

成语什么甚解,不甚了解是成语吗-第1张图片-

13、释义: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指对知识、问题等不作深入研究。

14、出处:清·鼓养鸥《黑籍冤魂》:“此物非不可尝;苟文人墨客;浅尝辄止;用以悦 *** 陶情;有何不可?”

15、译文:这个东西并非不可以尝试,如果是文人墨客稍微尝试一下,用来陶冶 *** ,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16、成语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害怕困

17、四、浮光掠影 [ fú guāng lüè yǐng ]

18、释义:水面上的反光,一掠而过的影子。比喻对事物观察不细致,印象不深。

19、出处:唐·褚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20、译文:缕缕阳光轻轻浮在水面,随着时光会慢慢消去,个中的倒影随波逐流,无所适从。

21、成语用法:联合式;作宾语、状语、定语;含贬义

22、五、走马观花 [ zǒu mǎ guān huā ]

23、释义: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也说走马看花。

24、出处: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5、译文: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盈,不知不觉中早已把长安的繁荣花朵看完了。

26、成语用法:作谓语、状语、宾语;含贬义,指走过场。

成语什么甚解和不甚了解是成语 *** 问题分享结束啦,以上的文章解决了您的问题吗?欢迎您下次再来哦!

标签: 成语 了解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