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学人的成语?猴子模仿人的成语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7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猴子学人的成语的问题,以及和猴子模仿人的成语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关于带猴字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2. 关于“猴子”的成语有哪些(20个)
  3. 猴有哪些成语

一、关于带猴字的成语大全及解释

1、成语解释: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躁。

2、成语解释: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无可指望的未来岁月。也作驴年马月、牛年马月。

3、成语解释:腮:面颊。像猴子似的尖嘴巴、瘦面颊。形容人长相丑陋。

4、成语解释: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猕猴装扮 *** 样。比喻徒有仪表或地位而无真本领;也可形容坏人装扮成好人。

5、成语解释:杀鸡给猴子看。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它人。

6、成语解释: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7、成语解释:杀掉鸡来吓唬猴子。比喻惩罚一个;警戒其余。

8、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shān shng w lǎo hǔ,hu zǐ chēng d wng

9、成语解释: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10、成语解释: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11、成语解释:乘轩之鹤,戴帽之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

12、成语解释: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13、成语解释: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14、成语解释:百六:古代认为4617岁为1元,初入元106岁;阳九:106岁中有灾岁9。指灾难年份或厄运

15、成语解释:形容做事死板,不知变通。

16、成语解释:宋时官铸铜钱,每板六十四文,不得增减。比喻刻板不知变通。板:即版,铸钱的模子。

17、成语解释:指极端秘密,不能让第三者知道。

18、过五关,斩六将 gu wǔ guān,zhǎn li jing

19、过五关斩六将 gu wǔ guān zhǎn li jing

20、成语解释:比喻克服重重困难。这是《三国演义》中描写关羽的故事

21、成语解释:呼、喝:叫喊;幺:一; *** 的六面分别标有一至六的点数。原指赌徒高喊 *** 点数的嘈杂喧哗声。现也形容盛气凌人地大声叱斥。

22、成语解释:比喻人的本事非凡,神通广大

23、成语解释:六畜:牛、马、羊、豕、鸡、犬。所有牲畜都不得安宁。

24、成语解释:六出:雪的结晶一般为六角形。指雪花

25、成语解释: *** 语,六尘:指色、声、香、味、触、法。指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

26、成语解释:六出:雪花六角,因别称六出。大雪纷纷。

27、成语解释:六朝:南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金粉:旧时妇女妆饰用的铅粉,常用以形容繁华绮丽。亦形容六朝的靡丽繁华景象。

28、成语解释:原指陈平所出的六条妙计。后泛指出奇制胜的谋略。

29、成语解释:六畜:牛、马、羊、猪、鸡、狗。指各种牲畜、家禽繁衍兴旺

30、成语解释:六朝:建都于建康(南京)的三国吴、东晋、宋、齐、梁、陈六个朝代;脂粉:胭脂。形容繁华绮丽。形容六朝时金陵靡丽繁华景象

31、成语解释:托:委托。指受嘱托抚育遗孤

32、成语解释: *** 语,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 *** 道、饿 *** 道和地狱道。指众生轮回的六大去处,即在这六道中轮回生死

猴子学人的成语?猴子模仿人的成语-第1张图片-

33、成语解释:原意是三个人知道就不能保守秘密。后也比喻轻信传闻的话没有益处。

34、成语解释: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

35、成语解释:六根:佛家语,指眼、耳、鼻、舌、身、意。佛家以达到远离烦恼的境界为六根清静。比喻已没有任何欲念。

36、成语解释: *** :天地及东南西北。指天下。

37、成语解释: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

38、成语解释:指捕风捉影,疑虑重重,自相惊扰。参见杯弓蛇影、三人成虎。

39、成语解释:暴虎:空手 *** ;冯河:徒步过河。徒手和虎搏斗;蹚水过大河。比喻勇猛果

40、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 r hǔ xu,yān d hǔ zǐ

41、成语解释: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42、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b r hǔ xu,b d hǔ zǐ

43、成语解释:不进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担风险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44、成语解释: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45、成语解释:往虎口送食。比喻置身险地。

46、成语解释:喻待机行事,一举两得。

47、成语解释:豺、虎:两种凶残的野兽。比喻坏人像凶残的野兽般横行不法。

48、成语解释:比喻除去一害又来一害。

49、成语解释: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50、成语解释:龙、虎:比喻不平常的人物。隐藏着的龙;睡卧着的虎。比喻潜藏着未被发现

51、成语解释:鸱:鹞鹰,一种猛禽;吻:嘴唇边。形容人相貌阴险凶恶。

52、初生牛犊不怕虎 chū shēn *** i d b p hǔ

53、成语解释:牛犊:小牛;刚生下来的小牛不怕老虎。比喻年轻人勇敢胆大;无所畏惧;敢

54、作敢为。也作初生牛犊不惧虎、初生牛犊不畏虎。

55、初生之犊不惧虎 chū shēng zhī d b j hǔ

56、成语解释: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57、标签:主谓式成语七字成语虎的成语

58、初生之犊不畏虎 chū shēng zhī d b wi hǔ

59、成语解释: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60、标签:主谓式成语七字成语虎的成语

61、成语解释:《 *** 子》:中黄伯曰:余左执太行之而右搏雕虎。又:莒国有石焦原者

62、,广寻,长五十步,临百仞之溪,莒国莫敢近也。有以勇见莒子者,独却行剂踵焉。后

63、成语解释:设计让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头。比喻用计谋引诱对方离开原来有利的地势。

*** 、标签:四字成语连动式成语虎的成语

65、成语解释:相传晋周处曾射蛟杀虎,为民除害。事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自新》。

66、后以断蛟刺虎谓武艺 *** ,行为侠义。

67、成语解释: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68、成语解释:比喻抨击已失威势的人

69、成语解释:虎变:如虎身花纹的变化。比喻居上位者出处行动变化莫测。

70、成语解释:即使凶恶的老虎也不吃自己生下的小老虎。比喻不伤害亲近者。

71、标签:主谓式成语五字成语虎的成语

72、成语解释: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比喻迅速地猛烈地向前冲去。

73、成语解释: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74、成语解释:像饿急了的老虎捉羊一样。形容动作迅猛。亦作饿虎吞羊、饿虎扑羊

75、成语解释: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76、二虎相斗,必有一伤 r hǔ xiāng du, b yǒu yī shāng

77、成语解释:两只凶恶的老虎争斗起来,其中必有一只 *** 。比喻敌对双方实力都很强,激

78、成语解释:比喻非常危险的处所。

79、风从虎,云从龙 fēng cng hǔ,yn cng lng

80、成语解释: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81、标签:六字成语复句式成语上下句成语

82、成语解释:归:返回。把老虎放回山林。比喻把敌人放走;留下后患。也作纵虎归山

83、成语解释:伏:屈服;降:用用威力使屈服。用威力使猛虎和恶龙屈服。形容力量强大,

84、成语解释:谓放掉老虎,必留后患。

85、标签:四字成语连动式成语虎的成语

86、成语解释: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

87、成语解释:放出老虎来保卫自己。比喻利用坏人而自招灾祸。

88、标签:四字成语连动式成语虎的成语

*** 、成语解释:形容谈吐文雅,器宇轩昂。

90、成语解释:官如虎,吏如狼。形容官吏贪暴。

91、成语解释:指小人在位,接近帝王,贪婪如金之坚,凶恶如虎之猛

*** 、成语解释:谓甘愿冒着生命危险。

93、关门养虎,虎大伤人 guān mn yǎng hǔ,hǔ d shāng rn

94、成语解释: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到头来自己受害。

95、成语解释:饲:喂。割 *** 上的肉喂老虎。比喻既舍弃生命也无法满足对方的贪欲。

96、成语解释:原形容帝王的仪态不同一般。后也形容将军的英武姿态。

97、成语解释:指乘时变化而飞黄腾达。

98、成语解释:老虎凶猛残忍,但并不吃自己的孩子。比喻人皆有爱子之心,都有骨肉之情。

99、成语解释:如虎般宽厚的背;似熊样粗壮的腰。形容人的身体魁梧强壮。

100、成语解释:比喻群雄奋起,互相角逐。

101、成语解释: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也比喻学习的方面多了就不容易精深。

102、成语解释: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103、成语解释:据传周文王嗜昌歜,春秋鲁曾点嗜羊枣。后用以指人所偏好之物。

104、成语解释:羝羊:公羊;触:抵撞;藩:篱笆。公羊的角缠在篱笆上,进退不得。比喻进退两难。

105、成语解释:象饥饿的老虎扑向食物一样。比喻动作猛烈而迅速。

106、成语解释:像饿急了的老虎捉羊一样。形容动作迅猛。亦作饿虎吞羊、饿虎扑羊。

107、成语解释: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108、成语解释:原指鲁国自文公起不亲到祖庙告祭,只杀一只羊应付一下。后比喻照例应付,敷衍了事。

109、挂羊头,卖狗肉 gu yng tu,mi gǒu ru

110、成语解释:比喻以好的名义做招牌,实际上兜售低劣的货色。

111、挂羊头卖狗肉 gu yng tu mi gǒu ru

112、成语解释:比喻以好的名义做幌子,实际上名不副实或做坏事

113、成语解释:老虎冲进羊群中。比喻以强凌弱,为所欲为。同虎入羊群。

114、成语解释:老虎进入羊群。形容强者在肆意欺凌弱者。

115、成语解释:羚羊夜宿,挂角于树,脚不着地,以避祸患。旧时多比喻诗的意境超脱。

二、关于“猴子”的成语有哪些(20个)

关于“猴子”的成语有哪些?(20个)

1、宰鸡教猴

释义: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章:“吴七总想抓个奸细来‘宰鸡教猴’一下,吴坚和家剑 *** 对;怕闹得内部更混乱,又怕有后患。”

释义: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出处:宋·黄庭坚《 *** 》词:“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著无由得近伊。”

释义: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未来的岁月。

读音:[ xuān hè guàn hóu ]

释义:乘轩之鹤,戴帽之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

出处:明·刘基《驿传杭台讯息石末公有诗见寄次韵奉和并寓悲感》之一:“池鱼幕燕依栖浅,轩鹤冠猴宠渥新。”

释义: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读音: [ hóu tóu hóu nǎo ]

释义: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躁。

读音:[ shān shàng wú lǎo hǔ,hóu zǐ chēng dà wáng ]

释义: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出处:〖出处〗《晚清文学丛钞·冷眼观》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着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释义:传说猴子怕见血,驯猴的人便杀鸡放血来恐吓猴子。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出处:清·李宝嘉《 *** 现形记》第53回:“俗话说得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释义: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同“杀鸡骇猴”。

读音: [ shā jī jǐng hóu ]

释义: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读音:[ nòng guǐ diào hóu ]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6回:“心里再要买一个,又怕那牙子家出来的,不干不净,也不知道毛病儿,买了来三日两日,又弄 *** 掉猴的。”

释义: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同“沐猴而冠”。

读音:[ mí hóu qí tǔ niú ]

出处:《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引《世语》:“君,名公之子,少有文采,故守吏职;猕猴骑土牛,又何迟也。”

释义: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读音:[ jiān zuǐ hóu sāi ]

释义:腮:面颊。尖嘴巴,瘦面颊。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

释义: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躁。

释义:形容不守规矩、不受管束的人

释义: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就是爱出风头,卖弄自己,生怕别人不了解自己的特长,殊不知这样很不好,就像猴子搏矢,容易把自己给卖弄没了。

释义: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读音: [ xuān hè guàn hóu ]

释义:乘轩之鹤,戴帽之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

出处:明·刘基《驿传杭台讯息石末公有诗见寄次韵奉和并寓悲感》之一:“池鱼幕燕依栖浅,轩鹤冠猴宠渥新。”

释义: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释义:乘轩之鹤,戴帽之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

出处:明·刘基《驿传杭台讯息石末公有诗见寄次韵奉和并寓悲感》之一:“池鱼幕燕依栖浅,轩鹤冠猴宠渥新。”

释义:腮:面颊。尖嘴巴,瘦面颊。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撒抛尿自己照照!”

释义: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释义: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章:“吴七总想抓个奸细来‘宰鸡教猴’一下,吴坚和家剑 *** 对;怕闹得内部更混乱,又怕有后患。”

沐猴而冠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

杀鸡儆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杀鸡吓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猿猴取月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猴年马月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未来的岁月。

猴头猴脑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躁。

沐猴衣冠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同“沐猴而冠”。

杀鸡骇猴传说猴子怕见血,驯猴的人便杀鸡放血来恐吓猴子。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杀鸡哧猴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同“杀鸡骇猴”。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土龙沐猴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轩鹤冠猴乘轩之鹤,戴帽之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

宰鸡教猴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解释】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

【出处】《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例句】既戒以修德之事,而又言为德而人法之,犹~之必然也。◎宋·朱熹《诗集传》卷十八

城狐社鼠狐死首丘狐假虎威狐凭鼠伏

狐虎之威狐疑不决集腋成裘社鼠城狐

兔死狐悲首丘之情一狐之腋一丘之貉

豺狐之心狐媚猿攀狐潜鼠伏简落狐狸

猴年马月沐猴而冠尖嘴猴腮猴头猴脑

【猴年马月】猴、马:十二生肖之一。泛指未来的岁月。

【猴头猴脑】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躁。

【猴子搏矢】形容喜欢卖弄小聪明的人容易上当。

【猴子救月】形容没事找事,结果自己反而受到伤害。

【棘刺母猴】棘:多刺的植物。在棘刺尖端雕刻的猕猴。形容欺骗的勾当或艰难的事业。

【尖嘴猴腮】腮:面颊。尖嘴巴,瘦面颊。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

【沐猴而冠】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木猴而冠】猴子穿衣戴帽装扮 *** 样。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

【沐猴冠冕】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猕猴骑土牛】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沐猴衣冠】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同“沐猴而冠”。

【杀鸡哧猴】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同“杀鸡骇猴”。

【杀鸡骇猴】传说猴子怕见血,驯猴的人便杀鸡放血来恐吓猴子。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

【杀鸡儆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杀鸡吓猴】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俗语。比喻没有出色的人才,差一些的就充当主要角色。

【土龙沐猴】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五马六猴】形容不守规矩、不受管束的人。

【轩鹤冠猴】乘轩之鹤,戴帽之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

【衣冠沐猴】冠:戴帽子;沐猴:猕猴。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猿猴取月】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宰鸡教猴】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解释: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躁。

解释:教猴子爬树。比喻指使坏人干坏事。

解释: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解释:形容心思不定,好像猴子跳、马奔跑一样控制不住。

水中捞月 [ shuǐ zhōng lāo yuè ]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只能白费力气。

宋·黄庭坚《 *** 》词:“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著无由得近伊。”

尖嘴猴腮猕猴骑土牛沐猴而冠弄 *** 掉猴杀鸡儆猴杀鸡吓猴猿猴取月猴头猴脑沐猴衣冠杀鸡骇猴杀鸡哧猴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轩鹤冠猴乘轩之鹤,戴帽之猴。宰鸡教猴猴年马月土龙沐猴

杯弓蛇影将映在酒杯里的弓影误认为蛇。比喻因疑...《晋书·乐广传》记载有人作客饮酒,见酒杯里有条蛇,喝后吓得病... 1997

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唐·李白《草书歌行》:“时时只见龙蛇走,左盘右蹙旭惊电。” 3680

拨草寻蛇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714

春蚓秋蛇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晋书·王羲之传》:“行之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 784

打草惊蛇原比喻惩甲菟乙。后多比喻做法不谨慎,...明·郎瑛《七修类稿》卷二十四:“打草惊蛇,乃南唐王鲁为当涂令... 1002

打蛇打七寸比喻说话做事必须抓住主要环节。 2007

斗折蛇行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唐·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漂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 911

飞鸟惊蛇像飞鸟入林,受惊的蛇窜入草丛一样。形...《法书苑》:“唐时一僧释亚楼善草书,曾自题一联:‘飞鸟入林,... 670

封豕长蛇封:大;封豕:大猪;长蛇:大蛇。贪婪...《左传·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 748

佛口蛇心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诸佛出世,打劫 *** ,祖师西来... 1137

蝮蛇螫手,壮士解腕手腕被腹蛇咬伤,便立即截断,以免毒液...《三国志·魏书·陈泰传》:“古人有言,蝮蛇螯手,壮士解其腕。... 1233

*** 蛇尾头大如虎,尾细如蛇。比喻开始时声势很...元·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 2068

画蛇添足画蛇时给蛇添上脚。比喻做了多余的事,...《战国策·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而外学其文,虽有贤师... 1156

惊蛇入草形容草书写得矫健而活泼。《宣和书谱·草书七》:“若飞鸟出林,惊蛇入草。” 525

灵蛇之珠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淮南子·说览冥训》:“譬如惰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 1097

龙蛇飞动仿佛龙飞腾,蛇游动。形容书法气势奔放...宋·苏轼《西江月·平山堂》词:“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 718

龙蛇混杂比喻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敦煌变文集·伍子胥变文》:“皁帛难分,龙蛇混杂。”宋·释道... 1113

*** 牛头的 *** ,蛇身的神。原形容虚幻怪诞。...唐·李贺《李贺集序》:“鲸吸鳌掷, *** ,不足为其虚荒诞幻... 1568

强龙不压地头蛇比喻有能耐的 *** 难对付盘踞当地的恶势... 1185

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贪心不足,就象蛇想吞食大象一样...《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 2258

三蛇七鼠比喻为害的东西多。清·翟灏《通俗编·禽鱼》:“一亩之地,三蛇七鼠。” 970

蛇化为龙,不变其文比喻无论形式上怎样变化,实质还是一样...《史记·外戚世家》:“蛇化为龙,不变其文;家化为国,不变其姓... 731

蛇口蜂针比喻恶毒的言词和手段。 695

蛇蝎为心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 661

蛇欲吞象蛇想吞下大象。比喻贪欲极大。《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战国楚·屈... 616

贪蛇忘尾比喻只图眼前利益而不考虑后果。宋·文莹《玉壶清话》:“贪蛇前行,必忘其尾。” 526

为虺弗摧,为蛇若何虺:小蛇;弗:不;摧:消灭。小蛇不打...《国语·吴语》:“夫越王好信以爱民,四方归之;年谷时熟,日长... 675

握蛇骑虎比喻处境极险恶。《魏书·彭城王传》:“彦和手握蛇骑虎,不觉艰难。” 632

虚与委蛇虚:假;委蛇:随便应顺。指对人虚情假...《庄子·应帝王》:“乡吾示之以未始出吾宗,吾与之虚而委蛇。” 1527

养虺成蛇比喻纵容敌人,听任其强大起来。《国语·吴语》:“为虺弗摧,为蛇将若何?”

一龙一蛇比喻人的处藏或出或处,或显或隐,随着...《管子·枢言》:“一龙一蛇,一日五化之谓周。”《后汉书·冯衍... 1413

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 930

一蛇两头比喻阴险凶恶的人。唐·韩愈《永贞行》诗:“一蛇两头见未曾,怪鸟鸣唤令人憎。” 507

一字长蛇阵排列成一长条的阵势。形容排列成一长条... 817

杯蛇 *** 车指因疑虑、惊惧导致幻觉中产生的怪物。...《 *** 传》第九五回:“况我兵惊恐,凡杯蛇 *** 车,风兵草甲,无往... 104

杯蛇幻影比喻疑神疑 *** ,自相惊扰。同“杯弓蛇影...《花月痕》第五回:“杯蛇幻影, *** 蜮含沙。萦愁绪以回肠,蔓牵瓜... 87

杯影蛇弓比喻因疑神疑 *** 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清·魏秀仁《花月痕》第四十五回:“杯影蛇弓魔人幻,帷灯匣剑 *** ... 126

杯中蛇影比喻因疑神疑 *** 而引起恐惧。同“杯弓蛇...明·程登吉《幼学琼林·鸟兽》:“杯中蛇影,自起猜疑;塞翁失马... 166

笔底龙蛇犹言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生动而有气势。明·兰陵笑笑生《 *** 词话》第三十一回:“闻公博学广记,笔底... 84

壁间蛇影犹“杯弓蛇影”。形容疑神疑 *** ,徒自惊...据汉应劭《风俗通·怪神》所记:杜宣饮酒,见杯中似有蛇,酒后胸... 73

草蛇灰线比喻事物留下隐约可寻的线索和迹象。《花月痕》第五 *** 评:“写秋痕,采秋,则更用暗中之明,明中之... 544

长虺成蛇虺:小蛇,毒蛇。指养奸遗患。比喻纵容...《洛阳伽蓝记·建中寺》:“养虎自齧,长虺成蛇。” 106

长蛇封豕长蛇和大猪。比喻贪暴者。宋·李纲《召赴文字型档祗候引对札子》:“长蛇封豕,蓄锐深谋,待... 82

春蛇秋蚓比喻字写得不好,弯弯曲曲,象蚯蚓和蛇...明·宋濂《<史书会要>序》:“近世以来,徇末而忘本,濡毫行墨,... 91

打草蛇惊打草惊了草里的蛇。原比喻惩罚了甲而使...《景德传灯录·省念禅师》:“问:‘四众围观,师说何法?’师曰... ***

毒蛇猛兽泛指对人类生命有威胁的动物。比喻贪暴... *** 《民权主义》之一讲:“在人同兽争的时代,因为不知道何时... 119

封豨修蛇比喻贪暴者、侵略者。同“封豕长蛇”。《淮南子·修务训》:“吴为封豨修蛇,蚕食上国。” 91

佛心蛇口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心肠却极狠毒。无 86

弓影杯蛇见“弓影浮杯”。犹言杯弓蛇影。形容疑...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一灯如豆,罗帐低垂,弓影杯... 101

骇龙走蛇龙蛇被掠走。形容声势浩大。无 76

画蛇著足比喻做了多余的事,非但无益,反而不合...唐·韩愈《感春》诗之四:“画蛇著足无处用,两鬓雪白趋埃尘。” 96

行行蛇蚓形容字型如蛇蚓盘绕,难以辨认。《晋书·王羲之传》:“行行若萦春蚓,字字如绾秋蛇。”宋·利登... ***

鲸吞蛇噬像鲸鱼和蛇一样吞食。比喻侵吞兼并。无 ***

龙屈蛇伸比喻君子受屈而小人得志。无 71

龙蛇飞舞形容书法笔势遒劲生动。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八回:“闺臣听了,把神凝了一凝,只... 110

龙头蛇尾比喻开头盛大,结尾衰减。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30卷:“如在欧公文集序,先说得许多天来... 115

蛇食鲸吞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无 248

蛇头鼠眼形容人的面相丑恶,心术不正。亦作“蛇...无 105

蛇蝎心肠蝎:一种蜘蛛类的毒虫。形容心肠狠毒。元·无名氏《抱妆盒》第二折:“便是蛇蝎心肠,不似恁般毒害。”

蛇心佛口佛的嘴巴,蛇的心肠。比喻话虽说得好听...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二十:“诸佛出世,打劫 *** ,祖师西来... 86

蛇影杯弓把酒杯中的弓影当成了蛇。比喻因疑神疑...汉·应劭《风俗通义·世间多有见怪》:“时北壁上有悬赤弩照于杯... 151

岁在龙蛇岁,岁星;龙,指辰;蛇,指巳。后指命...《后汉书·郑玄传》:“五年春,梦孔子告之曰:‘起,起,今年岁... 105

为蛇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战国策·齐策二》:“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舍人相谓曰:‘... 74

为蛇添足比喻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无 83

膝语蛇行跪着说话,伏地而行。极言其畏服。明·袁巨集道《徐文长传》:“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事... 101

一著被蛇咬,三年怕井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问:‘狗子还有佛 *** ...

三、猴有哪些成语

1、成语就是,说出来大家都知道,可以引经据典,有明确出处和典故传说,并且使用程度相当高的用语。今天我为大家分享的是关于猴有哪些成语,欢迎阅读。

2、【成语意思】:指某些事情的前景尚未可知,也指事情未来的结果无法预料。泛指未来的岁月。含有贬义。

3、【英文翻译】:One of these years

4、【成语意思】:像猴子那样好动,形容行动浮躁。

5、【英文翻译】:silly;silly-faced

6、【出处】: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21回:“看他虽是人形,却似猴头猴脑,身上着件单衫。”

7、【成语意思】: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同“沐猴而冠”。

8、典故传说译文:过了几天,项羽率兵西进,屠戮咸阳城,杀了秦降王子婴,烧了秦朝的宫室,大火三个月都不熄灭;劫掠了秦朝的财宝、妇女,往东走了。有人劝项王说:“关中这块地方,有山河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成就霸业。”但项王看到秦朝宫室都被火烧得残破不堪,又思念家乡想回去,就说:“富贵不回故乡,就象穿了锦绣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别人谁知道呢?”那个劝项王的人说:“人说楚国人象是猕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这样。”项王听见这话,把那个人扔进锅里煮死了。

9、【成语意思】:形容喜欢卖弄小聪明的人容易上当。作宾语、定语;指好表现的人没好下场。

10、【英文翻译】:Monkey cardiac vector

11、【典故传说】:王射之,敏给搏捷矢。王命相者趋射,狙执死。

12、故事:王乘船到长江沿岸的一座猴山游玩,很多猴子见人来了就害怕地逃跑,惟独一只猴子从容不迫地跳来跳去,在吴王面前表现它的灵巧,吴王拿起 *** 射它,它灵巧接住了箭。吴王命令助手们齐射,那只想表现的猴子最终给射杀了。

13、【成语意思】:形容没事找事,结果自己反而受到伤害。指自作聪明

14、【英文翻译】:Monkey to s *** e a month

15、【出处】:《法苑珠林·愚赣篇·杂痴部》:“连猕猴重,树弱枝折,一切猕猴堕井水中。”

16、故事:古时伽 *** 国有座波罗奈城,在人迹稀少的树林中生活着500只猕猴。一次猕猴在一棵尼俱律树下,见月影在井里的水面摇晃。他们担心世界夜晚会失去光明,就一只一只倒挂连接在树枝上去井中救月。由于太重,树枝折断,群猴全部落水

17、【成语意思】:比喻职位提升很慢。

18、【出处】:《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引《世语》:“君,名公之子,少有文采,故守吏职;猕猴骑土牛,又何迟也。”

19、【成语意思】: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或是讥嘲为人愚鲁无知空有表面。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原为韩生讥讽项羽。

20、【英文翻译】:A worthless person in imposing attire

21、近义:衣冠 *** 、道貌岸然、沐猴衣冠

22、典故传说:项羽据关中后,韩生献计于羽曰:“关中地势险要,有山河为屏障,土地肥沃,可建都立霸业。”羽见宫悉已烧残,又心欲东归,曰:“富贵不归故乡,如穿锦绣之衣于夜间步行,有谁知之!”生窃曰:“人云楚人为猕猴戴帽,果然如此。”项羽闻知,便将之烹死。项羽 *** 格,沽名钓誉,残忍野蛮,贪婪,目光短浅,由此也可以看出项羽失败的原因。

23、【成语意思】: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24、【成语意思】:比喻愚昧无知。也比喻白费力气。

25、出处:宋·黄庭坚《 *** 》词:“镜里拈花,水中捉月,觑着无由得近伊。”

26、故事:传说古代波罗奈城有五百猕猴,有一天五百猕猴 *** 林中,见树下井中有月亮的倒影,猕猴王就对所有的猕猴说:“今天月亮掉到井里,我们大家得想办法捞出来挂到天上去。”于是这些猴子就在树一只接一只地往井中延伸,结果树枝断,全部落井。

27、【成语意思】:腮:面颊。尖嘴巴,瘦面颊。形容人相貌丑陋粗俗。通常用作贬义词。

28、【英文翻译】:One's mouth sticks out and one has a chin like an ape's.

29、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回:“象你这尖嘴猴腮,也该 *** 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鹅肉吃。”

30、【成语意思】:在棘刺尖端雕刻的猕猴。形容欺骗的勾当或艰难的事业。

31、出处: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右上》:“宋人有请为燕王以棘刺之端为母猴者,必三月斋然后能观之。”

32、故事:燕王到处张贴榜文,征求身怀绝技的能工巧匠。有个卫国人来应征,自称能在荆棘的尖刺上雕刻出活灵活现的猴子。燕王听说他有这样超群的技艺,高兴极了,立刻给他极其丰厚的待遇,供养在身边。过了几天,燕王想看看这位巧匠雕刻的艺术珍品。那个卫国人说:“国君要是想看的话,必须依我两个条件:一,半年之内不入后宫与后妃欢聚;二,不喝酒,不吃肉。然后选一个雨睛日出的天气,在半明半暗的光线中,才能看到我在棘刺尖儿上雕刻的猴子。”燕王一听这些条件,没法照办,只能继续用锦衣玉食把这个卫国人供养在内宫,却始终没有机会欣赏到他刻制的珍品。宫内有个铁匠听到了这件事,不禁暗暗发笑。他就对燕王说:“我是专门打制 *** 的。谁都知道,再小的刻制品也要用刻刀才能雕削出来,所以,雕刻的东西一定要比刻刀的刀刃大。如果棘刺的尖儿细到容不下最小的刀刃,那就没法在上面雕刻。请国王检查一下那位工匠的刻刀,就可以知道他说的话是真是假了。”大王一听,如梦方醒,立即把那个卫国人找来, *** :“你在棘刺尖儿上雕刻猴子,用的是什么工具?”卫国人回答:“刻刀。”燕王说:“请把你的刻刀拿给我看看。”卫国人一听就慌了神,借口说到住处去取刻刀,溜出宫门逃跑了。

33、【成语意思】:指搞 *** 花样,耍猴把戏。形容调皮捣蛋,不听话,不驯顺。

34、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买了来家,三日两日,又弄 *** 掉猴的。”

35、【成语意思】:比喻惩罚一人以恐吓或警戒其他人。同“杀鸡骇猴”。

36、【成语意思】:杀鸡骇猴为一成语,本意是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37、〖出处〗清·李宝嘉《 *** 现形记》第五十三回:“俗语说的好,叫做‘杀鸡骇猴’,拿鸡子宰了,那猴儿自然害怕。”

38、〖故事〗从前一个耍猴人买了一只不听话的`猴子,艺人十分生气,就到市场买来一只公鸡,对它不断敲锣打鼓,公鸡吓呆了,艺人乘机拿刀杀了公鸡,坐在一旁的猴子也吓坏了,从此只要艺人说什么或敲锣打鼓,猴子就会毫不含糊地执行艺人的指令

39、【成语意思】:杀鸡儆猴为常用成语,本意是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某个个体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40、【英文翻译】:punish someone as a warning to others

41、由来:绳之以法,犯军令韩信斩殷盖。杀鸡儆猴,振军心 *** 韩复榘。相传猴子是最怕见血的,驯猴的人首先当面把鸡杀给它看,叫它看看血的厉害。才可以逐步进行教化。捉猴子的人就采用这杀鸡战术,不管它怎样顽强抗拒,只要雄鸡一声惨叫,鲜血一冒,猴子一见,便全身软化,任由捉获了。

42、【成语意思】: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43、【英文翻译】:Kill the chicken to frighten the monkey

44、典故传说:有个耍猴戏的,新买了一只受过训练的猴子。这猴子可机灵了,他一听到鼓声就会跳舞,一听到锣声就会翻斤斗,可是就不听新主人的指挥。耍猴戏的使劲打鼓,使劲敲锣,猴子眨眨眼睛,一动也不动,只做没听见。耍猴戏的想了个法子,他抓了一只公鸡来,对着公鸡又打鼓,又敲锣。公鸡怎么会演戏呢,它听到鼓声锣声早吓呆了,蹲在地上动也不敢动。耍猴戏的拿起一把刀,一刀把公鸡宰了。这一下可把猴子吓坏了。耍猴戏的一打鼓,它就连忙跳舞,一敲锣,他就连忙翻斤斗,一点儿也不敢含糊。“杀鸡吓猴”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惩罚一个不相干的人,来威胁另一个人,可以说是“杀鸡吓猴”。

45、【成语意思】:比喻徒有虚名,而无其实。

46、典故传说:【出处】:清·钱谦益《都察院左都御史赠特进光禄大夫柱国太保吏部尚书谥忠文李公神道碑》:“时俗方标榜门户,征逐声利,以为土龙沐猴,非所以自树立,视之蔑如也。”

47、【成语意思】:形容不守规矩、不受管束的人。

48、【成语意思】:乘轩之鹤,戴帽之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

49、出处:明·刘基《驿传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诗见寄次韵奉和并寓悲感》之一:“池鱼幕燕依栖浅,轩鹤冠猴宠渥新。”

50、【成语意思】: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虚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来讽刺投靠恶势力窃据权位的人。

51、【英文翻译】:Clothes bathe monkey

52、典故传说:过了几天,项羽率兵西进,屠戮咸阳城,杀了秦降王子婴,烧了秦朝的宫室,大火三个月都不熄灭;劫掠了秦朝的财宝、妇女,往东走了。有人劝项王说:“关中这块地方,有山河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成就霸业。”但项王看到秦朝宫室都被火烧得残破不堪,又思念家乡想回去,就说:“富贵不回故乡,就象穿了锦绣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别人谁知道呢?”那个劝项王的人说:“人说楚国人象是猕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这样。”项王听见这话,把那个人扔进锅里煮死了。

53、【成语意思】:意思是用杀鸡来警戒猴子。比喻严惩一个以警告其余。

54、【英文翻译】:Slaughtered chickens to teach a monkey

55、出处:出自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三章:“吴七总想抓个奸细来‘宰鸡教猴’一下,吴坚和家剑 *** 对;怕闹得内部更混乱,又怕有后患。”

56、【成语意思】: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57、【英文翻译】:Mountain without tiger Monkey King said

58、拼音:shān shàng wú lǎo hǔ hóu zi chēng dà wáng

59、出处:《晚清文学丛钞·冷眼观》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文章分享结束,猴子学人的成语和猴子模仿人的成语的 *** 你都知道了吗?欢迎再次光临本站哦!

标签: 成语 猴子 学人 模仿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