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打一成语,独生子打一字

牵着乌龟去散步 成语 4

大家好,今天来为大家分享独生打一成语的一些知识点,和独生子打一字的问题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么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话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决您的问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独生子女光荣榜打一成语
  2. 独生子打一字
  3. 求一个成语

一、独生子女光荣榜打一成语

独生子女光荣榜打一成语是独占鳌头。

1、成语独占鳌头意味着一个人或一件事物在某个领域中独自占据着最重要的地位或更高的荣誉。它源于古代寓言故事中的鳌鱼,鳌鱼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奇生物,拥有巨大的身躯和强大的力量。成语独占鳌头中的鳌头 *** 最重要的位置或更高的地位。

2、意味着超越其他人、独一无二的存在。它描述了在某一个领域或某种竞争中,某个人或某个事物脱颖而出,成为最为出色和卓越的 *** 。这个成语常用来表示某人在某个领域中的成就卓著,或某事物在某个方面独一无二的地位。

1、父母资源集中: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只有一个子女,父母的精力、时间和经济资源可以更集中地用于照顾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这意味着孩子可以得到更多的关注、教育和培养,有更多机会接触多样的学习和活动。

2、独特的教育机会:父母可以更充分地投入到独生子女的教育中,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机会。独生子女有更多的可能 *** 接受更好的学校教育、专业培训和私人辅导,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

3、自我发展空间:独生子女可以享受更多的自我发展空间,没有兄弟姐妹之间的争斗和竞争。他们可以有更多时间和机会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追求个人的梦想和目标,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和特长。

4、社交能力培养:尽管没有兄弟姐妹一起成长,独生子女在其他亲戚、学校、社区和社交圈中仍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人群。这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人际关系,为他们未来的人际交往打下基础。

5、经济状况提升:由于家庭资源集中在一个子女身上,独生子女家庭在经济状况上往往更有优势。父母可以更容易地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和生活品质,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机会。

二、独生子打一字

1、问题一:二口子一个独生女打一字'婵============================

2、问题二:一道一道又一道,短上长下中间小,父母有个独生子,一家几口它 *** (打一字叁,就是叁

3、问题三:求猜字谜的谜语大全及 *** 猜一字 *** 巡逻 *** (打一成语)――谜底:知法犯法

4、最长的寿命打一成语――谜底:万寿无疆

5、丝绸之路打一成语――谜底:锦绣前程

6、泥娃娃流眼泪(打一四字成语)――谜底:假仁假义

7、露天商场(打一成语)――谜底:日中为市

8、全天候(打一成语)――谜底:指日可待

9、一群 *** 唠嗑(打一成语)――谜底:无稽之谈

10、明月升空海水退(打一字)――谜底:晦

11、穿着衣服的人(打一字)――谜底:褚

12、点点积累求广知(打一字)――谜底:痴

13、知道就说(打一字)――谜底:智(说=曰)

14、两口子一个独生子(打一字)――谜底:呵

15、日文(打一字)――谜底:(mín)

16、持久烈日当空烧(新西兰乳品公司)――谜底:恒天然,(燃)通假

17、世上本没有路(打一交通用语)――谜底:人行道

18、一句出口来,当面细分析(打 *** 家)――谜底: ***

19、孩提的肚兜(打一常用语)――谜底:少来这一套

20、有一半,有一半,又有一半(打一称谓)――谜底:朋友

21、人生何处不相逢(会议形式)――谜底:碰头会

22、午睡(打一魏晋南北朝人名)――谜底:马休

23、 *** 白头人退休(打一字)――谜底:杵

24、有帽子不要围巾(打一字)――谜底:冒

25、一人和木头,四人头上走(打一字)――谜底:

26、在草丛中办事(打一字)――谜底:苏

27、竹林下的毛虫(打一字)――谜底:笔

28、节前主动献爱心(打一字)――谜底:莹

29、包沙包熟包甜(打一字)――谜底:瓠

30、虫有两个口(打一字)――谜底:蛔

31、辞职之后下海去(打一字)――谜底:洱

32、同音不同字(打一字)――谜底:相

33、说话过火,愈演愈烈(打一字)――谜底:谈(火上加火,可引申为“愈演愈烈”)

34、综合管理(打二字常用语)――谜底: ***

35、石灰倒在泥巴上(打一文人)――谜底:李白(泥白)

36、总是放弃(打一作家名)――谜底:老舍

37、只哼哼曲调,不唱歌词,为什么?(打一女明星)――谜底:吴佩慈(无配词)

38、玉环飞燕皆尘土(打一电视剧名)――谜底:《绝代双骄》

39、问题四:我是独生子,上无兄长,下无什么?怎么说好听,押韵。弟妹

40、问题五:谜底是“了”字的字谜 30分负离子(打一字)-----了

41、问题六:一道一道又一道,短上长下中间小,父母有个独生子,一家几口它 *** (猜一字) *** 是3

42、问题七:独生子是指唯一的男孩还是唯一的孩子?这个不一定的,官方用语,独生子就表示唯一的孩子,就像他们不 *** 都是男的,但也有很多通俗用语表达唯一的儿子是独生子,女儿是独生女。望楼主采纳。

43、问题八:猜谜语大全及 *** 1谁是万兽之王?●动物园园长

44、 2什么样的人死后还会出现?● *** 中的人

45、 5大象的左耳朵像什么?●右耳朵

46、 7什么东西有五个头,但人不觉得它怪呢?●手,脚

47、 8家人问医生病人的情况,医生只举起5个手指,家人就哭了,是什么原因呢?●三长两短

48、 9把一只鸡和一只鹅同时放在冰山上,为什么鸡死了鹅没死?●鹅是企鹅

49、 10什么英文字母让人们喜欢听而且听的人最多?●CD

50、 11人的长寿秘诀是什么?●保持呼吸,不要断气

51、 12什么东西愈生气,它便愈大?●脾气

52、 13一年四季都盛开的花是什么花?●塑料花

53、 14嫦娥为什么喜欢住在月球上?●嫦蛾爱吃兔肉

54、 15什么地方的路最窄?●冤家路窄

55、 17什么时候有人敲门,你绝不会说请进?●在厕所里

56、 18世界上最小的岛是什么?●马路上的安全岛

57、 19当地球 *** 时,什么地方最安全?●地狱

58、 20一群惧内的大丈夫们正 *** 在一起商量怎样重振男子汉的雄风,突然听说他们的 *** 来了,大家四处逃窜,惟独一人没有跑,为什么?●吓晕死过去了

59、 21太平洋的中间是什么?●是平字

60、 22什么字全 *** 用?●***数字

61、 23一个小孩和一个大人在漆黑的夜晚走路,小孩是大人的儿子,大人却不是小孩的 *** ,请问为什么?●因为他们是 *** 关系

62、 24两对父子去买帽子,为什么只买了三顶?●爷爷、爸爸和儿子

63、 25铁 *** 鸡蛋为什么锤不破?●锤当然不会破了

*** 、 26一个人被老虎穷追不舍,突然前面有一条大河,他不会游泳,但他却过去了,为什么?●昏过去了 27世界拳击冠军却很容易被什么击倒?●瞌睡

65、 28有一位女士 *** 数次打一四字成语?●前公(功)尽气(弃)

66、 29口吃的人做什么事最亏?●打长途 ***

67、 30当 *** 一只脚迈上新 *** 后,紧接着做什么?●迈上另一只脚

68、 31Kiss是动词,形容词还是名词?●连词

69、 32换心手术失败,医生问快要断气的病人有什么 *** 要交代,你猜他会说什么?●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70、 33男人在一起喝酒,为什么非划拳不可?●敬酒不吃吃罚酒

71、 35什么时候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发誓的时候

72、 36有个刚生下的婴儿,有两个小孩和他是同年同月同日生的,而且是同一对父母生的,但他们不是双胞胎,这可能吗?●可能,他们是三胞胎

73、 37早晨醒来,每个人都要做的之一件事是什么?●睁开眼睛

74、 38市里新开张了一家医院,设备先进,服务周到。但令人奇怪的是:这儿竟一位病人都不收,这是为啥?●这是兽医院

75、 39冬天里,不通过加热,如何才能把冰立刻变成水?●把冰的两点去掉

76、 40一只饿猫从一只胖老鼠身旁走过,为什么那只饥饿的老猫竟无动于衷继续走它的路,连看都没看这只老鼠?●瞎猫遇到死耗子

77、 41为什么孔雀向东南飞而不向西北飞?●因为西北有高墙

78、 42一位卡车司机和一个骑摩托车的人相撞,卡车司机受重伤,摩托车 *** 却没事,为什么?●卡车司机当时没开车

79、 43小明的妈妈有三个儿子,大独生子叫大明,二儿子叫二明,三儿子叫什么?●当然叫小明

独生打一成语,独生子打一字-第1张图片-

80、 44有一个年轻人,他要过一条河去办事;但是,这条河没有船也没有桥。于是他便在上午游泳过河,只一个小时的时间他便游到了对岸,当天下午,河水的宽度以及流速都没有变,更重要的是他的游泳速度也没有变,可是他竟用了两个半小时才游到河对岸,你说为什么?●两个半小时加起来就是一个小时

81、 45大海上有一艘很大的舰艇,它本来的定员是60人,结果,在上到第59人的时候,它居......>>

82、问题九:猜一猜:他是独生子,没有兄弟姐妹,也没有儿女,但这个人的爸爸是我爸爸的儿子,你猜这个人是谁?你可能是他叔叔,他是你侄子

83、明月升空海水退(打一字)――谜底:晦

84、穿着衣服的人(打一字)――谜底:褚

85、点点积累求广知(打一字)――谜底:痴

86、知道就说(打一字)――谜底:智(说=曰)

87、两口子一个独生子(打一字)――谜底:呵

88、日文(打一字)――谜底:(mín)

*** 、视而不见怎放心(打一字)――谜底:祚

90、鱼仔草下游,小刀随鱼走(打一字)――谜底:蓟

91、红中藏在衣服里(打一字)――谜底:衷

*** 、一个女人腰间别着一把弓(打一字)――谜底:姨

93、拔草洒下汗点点(打一字)――谜底:萍

94、木上长 *** (打一字)――谜底:术

95、患有疾病的女子(打一字)――谜底:嫉

96、牛角尖上耍大刀打一字――谜底:解

97、头发是湿的(打一字)――谜底:泼

98、消灭森林火灾(打一字)――谜底:宋

99、自古相思总成欢(打一字)――谜底:喜

100、没有太阳的早晨(打一字)――谜底:辰

101、水多一点(打一字)――谜底:(bīng)

102、旭日 *** 映窗前(打一字)――谜底:究

103、高字底无口,丁往底下走(打一字)――谜底:亭

104、一只狗站在四口井中间(打一字)――谜底:器

105、入天门而夺天工(打一字)――谜底:闪

106、波光水映山侧影(打一字)――谜底:玻

107、工厂里有块没有头的玉佩(打一字)――谜底:压。

108、生产须要配合(打一字)――谜底:颜

三、求一个成语

晋代文学家左思,小时候是个非常顽皮、不爱读书的孩子。 *** 经常为这事发脾气,可是小左思仍然淘气得很,不肯好好学习。

有一天,左思的 *** 与朋友们聊天,朋友们羡慕他有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左思的 *** 叹口气说:“快别提他了,小儿左思的学习,还不如我小时候,看来没有多大的出息了。”说着,脸上流露出失望的神色。这一切都被小左思看到听到了,他非常难过,觉得自己不好好念书确实很没出息。于是,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刻苦学习。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左思渐渐长大了,由于他坚持不懈地发奋读书,终于成为一位学识渊博的人,文章也写得非常好。他用一年的时间写成了《齐都赋》,显示出他在文学方面的才华,为他成为杰出的文学家奠定了基础。这以后他又计划以三国时魏、蜀、吴首都的风土、人情、物产为内容,撰写《三都赋》。为了在内容、结构、语言诸方面都达到一定水平,他潜心研究,精心撰写,废寝忘食,用了整整十年,文学巨著《三都赋》终于写成了。

《三都赋》受到谅也评,人们把它和汉代文学杰作《两都赋》相比。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印刷术,喜爱《三都赋》的人只能争相抄阅,因为抄写的人太多,京城洛阳的纸张供不应求,一时间全城纸价大幅度上升。

故事出自《晋书·文苑·左思传》。成语“洛阳纸贵”,称颂杰出的作品风行一进。

从前有个乡下人,丢了一把斧子。他以为是邻居家的儿子偷去了,于是处处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越看越觉得那人像是盗斧的贼。后来,丢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来是前几天他上山砍柴时,一时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见了邻居的儿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贼了。

疑邻盗斧:不注重事实根据,对人、对事胡乱猜疑。

春秋时期,宋国有一个农夫,他总是嫌田里的庄稼长得太慢,今天去瞧瞧,明天去看看,觉得禾苗好像总没有长高。他心想:有什么办法能使它们长得高些快些呢?

有一天,他来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 *** 禾苗,一棵一棵地拔真费了不少的力气,等他拔完了禾苗,已经累得筋疲力尽了,可是他心里却很高兴。回到家里还夸口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好几寸!”他儿子听了,赶忙跑到田里去看,发现田里的禾苗全都已经枯死了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 *** !”

“不可救 *** ”:病重到不能用 *** 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古代南北朝的时候,宋国有位将军姓宗名悫,他从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负。有一天,宗悫的叔父问他有什么志向,宗悫回答道:“愿乘长风,破 *** 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碍,勇往直前,干一番事业。宗悫经过勤学苦练,努力奋斗,终于成为一位能征善战的将军。

后来,人们就用“乘风破浪”来形容不怕困难,奋勇前进的精神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北周和南方的陈国以长江为界。

北周的宰相杨坚,废了周静帝,自己当皇帝,建立了隋朝。

他决心要灭掉陈国,曾说:“我是全国老百姓的父母,难道能因为有一条像衣带那样窄的长江隔着,就看着南方百姓受苦而不拯救他们吗?

后来人们就用“一衣带水”来比喻只隔了一条狭窄水域的,靠得非常近的两地。

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是当时著名的琴师。俞伯牙年轻的时候聪颖好学,曾拜高人为师,琴技达到水平,但他总觉得自己还不能出神入化地表现对各种事物的感受。伯牙的老师知道他的想法后,就带他乘船到东海的蓬莱岛上,让他欣赏大自然的景色,倾听大海的波涛声。伯牙举目眺望,只见波浪汹涌,浪花激溅;海鸟翻飞,鸣声入耳;山林树木,郁郁葱葱,如入仙境一般。一种奇妙的感觉油然而生,耳边仿佛咯起了大自然那和谐动听的音乐。他情不自禁地取琴弹奏,音随意转,把大自然的美妙融进了琴声,伯牙体验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境界。老师告诉他:“你已经学了。”

*** 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他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伯牙闻声走出船来,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他知道此人是知音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伯牙兴奋色了,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这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从此二人成了非常要好的朋友。

故事出自《列子·汤问》。成语“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乐优美。

指改正文章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字的老师。

该语出自宋代陶岳《五代史补》。

唐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中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文学艺术也很发达,其中以诗更具有 *** *** 。当时,不仅诗人多,创作的诗多,而且在艺术上、内容水平上都很高。

在当时众多的诗人中,有一个诗人叫齐已,某年冬天,他在大雪后的原野上,看到傲雪 *** 的梅花,诗兴大发,创作了一首《早梅》诗,咏诵在冬天里早开的梅花。诗中有两句这样写道: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写好后,他觉得非常满意。

有一个叫郑谷的人,看到齐已写的这首诗后,认为这首诗的意味未尽。于是,他经过反复思考推敲,将这两句诗改为: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因为他认为既然数枝梅花都开了,就不能算是早梅了。

郑谷的这一改动,虽然只将数字改为一字,只有一字之改,但却使《早梅》更贴切题意了,诗的意境也更完美了。齐已对郑谷的这一改动非常佩服,当时即称郑谷为自己的一字师。

从前有一个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艺非常高超。

秋有两个 *** ,一起跟他学习下棋,其中一个 *** 非常专心集中精力跟老师学习。另一个却不这样,他认为学下棋很容易,用不着认真。老师讲解的时候,他虽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着棋子可心里却想着:“要是现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鸿雁,美餐一顿该多好。”因为他总是胡思乱想心不在焉,老师的讲解一点也没听进去。

结果,虽然两个 *** 同是一个名师传授,但是,一个进步很快,成了棋艺 *** 的名手,另一个却没学到一点本事。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 *** 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 *** 很像书中写的千里 *** 特征,便高兴地把癞 *** 带回家,对 *** 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 *** 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成语释疑: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成语出处: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成语故事:淳于棼是唐朝人。有一次,因为他喝醉酒,忍不住在庭院的槐树下休息起来,没想到他因此就睡着了。在梦里,他看到槐安国的国王派人接他到槐安国去,随后把自己心爱的公主嫁给了他,并且派他担任南柯郡的太守。

在这段时间里,淳于棼把南柯治理得很好,国王也很欣赏他。他五个儿子都有爵位,两个女儿也嫁给王侯,所以,他在槐安国的地位非常高。

后来,檀萝国攻打南柯郡,淳于棼的 *** 输了,接着他的妻子也因重病死了。这一切的不幸,让淳于棼不想在南柯郡继续住下去,就回到京城。可是,在京城里,有人在国王面前说淳于棼的坏话,国王没有查证,就把他的孩子抓起来,还把他送回原来的家乡。一离开槐安国,淳于棼就醒了,才知道原来这是一场梦。

不久,淳于棼发现庭院里的槐树下有一个蚂蚁洞,洞里有泥土推成的宫殿汉城池等等,他才恍然大悟,梦中所见到的槐安国,应该就是这个蚂蚁洞。而槐树的更高的树枝,可能就是他当太守的南柯郡。

淳于棼想起梦里南柯的一切,觉得人世非常无常,所谓的富贵功名实在很容易就消失,于是,他最后就归隐道门了。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完)

采石江边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来来往往一首诗,鲁班门前弄大斧。

这是明朝一个诗人《题李白墓》。李白是举世闻名的唐代大诗人,死后名传千古。多少文人墨客经过李白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诗抒发内心感受。而他们这种行为只能是附庸风雅,“鲁班门前班门弄斧”,太不自量力了。

鲁班是战国时代的鲁国人。他是一个善于 *** 精巧器具的能手,人们叫他“巧人”,民间历来把他奉为木匠的始祖。谁敢在鲁班门前卖弄使用斧子的技术,也就是说,想在大行家面前显示自己的本领,这种太不谦虚的可笑行为,就叫做“鲁班门前弄大斧”,简称“班门弄斧”。这和俗语所说的“关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实,“班门弄斧”这句成语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雏形了。文学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这样一句:“ *** 斧于班郢之门,斯颜耳!”意思是说,在鲁班和郢人(也是一个 *** 斧能手)的门前表现用斧子的本事,脸皮也太厚了。

这句成语有时也用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卖弄自己的小本领。

有一天,乐广请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厅中喝酒。那个朋友在喝酒的时候,突然看见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条小蛇的影子在晃动,他心里很厌恶,可还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回到家中就生起病来。

隔了几天,乐广听到那个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乐广心里想:“酒杯里绝对不会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来,在大厅墙上,挂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过酒杯的地方,乐广就跑到那个朋友那里去,把这事解释给他听。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后来人们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 *** ,自相惊扰。

传说天上管理马匹的神仙叫伯乐。在人间,人们把精于鉴别马匹优劣的 *** 称为伯乐。

之一个被称作伯乐的人本名孙阳,他是春秋时代的人。由于他对 *** 研究非常出色,人们便忘记了他本来的名字,干脆称他为伯乐,一直到现在。

一次,伯乐受楚王的委托,购买能日行千里的骏马。伯乐向楚王说明,千里马少有,找起来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访,请楚王不必着急,他尽力将事情办好。

伯乐跑了好几个国家,仔细寻访盛产名 *** 燕赵一带,辛苦倍至,但还是没发现中意的良马。一天,伯乐从齐国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马拉着盐车,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进。马累得呼呼喘气,每迈一步都十分艰难。伯乐对马向来亲近,不由走到跟前。马见伯乐走近,突然昂起头来瞪大眼睛,大声嘶鸣,好像要对伯乐倾诉什么。伯乐立刻从声音中判断出,这是一匹难得的骏马。

东汉末年,有个名士祢衡,才华出众。当时,太中大夫孔融对他特别赏识,把他推荐给汉献帝。他写道:“帝室皇居,必蓄非常之宝。若衡等辈,不可多得。”

汉献帝不敢作主,把孔融的荐表交给曹 *** 。曹 *** 爱才,就召见祢衡。哪知祢衡蔑视曹 *** ,对他很不礼貌。曹 *** 就派祢衡当鼓吏,在大宴宾客时,命他击鼓助兴。谁知祢衡一边击鼓,一边大骂曹 *** ,使曹 *** 十分难堪。曹 *** 派祢衡去荆州劝降刘表,想借刘表之手杀他。想不到刘表把祢衡当作上宾,每次议事或发布文告,都得由祢衡表态。后来祢衡又对刘表不恭。刘表就派他到部将黄祖那里当 *** 。祢衡恃才傲慢,非常狂妄,后来,终于被黄祖所杀。

成语“不可多得”由此而来,形容非常稀少、非常难得。多用于赞扬有才能的人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诗才,而且善于治理国事。后来,他在周厉王身边辅佐朝政。可是,周厉王飞横跋扈,枉法断事。奸臣则百般诌媚讨好。凡伯直言相劝,列数朝政弊端,奸臣却在周厉王耳边说他的坏话。周厉王对凡伯十分厌烦,从此,奸臣出入宫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愤慨,写了一首诗,后来收入《诗经》。诗中抨击奸臣说:“作恶多端,不可救 *** !”

“不可救 *** ”:病重到不能用 *** 救活。后比喻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汉武帝在位的时候,大将军霍光是朝廷举足轻重的大臣,深得武帝信任。武帝监死前,把幼子刘弗陵(昭帝)托付给霍光辅佐。昭帝去世后,霍光立刘询做皇帝(宣帝)。霍光掌握朝政大权四十多年,为西汉王朝立下了不小的功勋。

刘询继承皇位以后,立许妃做皇后。霍光的妻子霍显是个贪图富贵的女人,她想把自己的小女儿成君嫁给刘询做皇后,就乘许娘娘有病的机会,买通女医 *** 害死了许后。毒计败露,女医下狱。此事霍光事先一点也不知道,等事情出来了,霍显才告诉他。霍光非常惊惧,指责妻子不该办这种事情。他也想去告发,但又不忍心妻子被治罪,前思后想,还是把这件伤天害理的事情隐瞒下来了。霍光死后,有人向宣帝告发此案,宣帝派人去调查处理。霍光的妻子听说了,与家人、亲信商量对策,决定召集族人策划谋反,不想走漏了风声,宣帝派兵将霍家包围,满门抄斩。

东汉史学家班固在《汉书霍光传》中评论霍光的功过,说他“不学无术,暗于大理”,意思是霍光不读书,没学识,因而不明关乎大局的道理。成语“不学无术”,指没有学问,没有本领

南朝谢灵运,是一位写了大量山水诗的文学家。他聪明好学,读过许多书,从小受到祖父谢玄的厚爱。

他出身于东晋大士族,因他袭封康乐公的爵位,世人称他“谢康乐”。他身为公侯,却并无实权,被派往永嘉任太守。谢灵运自叹怀才不遇,常常丢下公务不管,却去游山玩水。后来,他辞官移居会稽,常常与友人酗酒作乐。当地太守派人劝他节制一些,却被他怒斥了一顿。可是,谢灵运写的山水诗,却深受人们的喜爱。他每写出一首新诗,立刻就会被人争相抄录,很快流传开去。

宋文帝接位后,将他召回京城做官,把他的诗作和书法赞为“两宝”。谢灵运更加骄傲了,他说:“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

成语“才高八斗”由此而来,形容人的文才极高。

一只青蛙坐在井里,一只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飞来呀?”

小鸟回答说:“我从远处飞来。我在天空中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 *** 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

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

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相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这个“坐井观天”的成语故事家喻户晓,通常用来比喻某人的见识有限,眼光短浅;但是我认为这则故事在强调现在人们应该开阔思维、眼界放开的同时,却忽视了其他值得关注的因素和信息,当我们再对这则成语故事分析后,会有更深刻和实际的启示。

战国时,晋国的国君晋景公得了一场重病。于是,决定去请秦国名医秦缓。一天夜里,晋景公做了一个梦。他 *** 两个人在说:“秦缓就是再厉害,只要我们分别住在膏的下面和肓的上面,他也会拿我们没辙。”

过了几天,秦缓来到晋国,经过检查之后,秦缓说:“大王已经病入膏肓,无 *** 可救了。”

果然,过了几天,晋景公就去世了。

[开卷有益]神医秦缓医术精确,这与他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是分不开的。

病入膏肓:比喻严重到了不可挽救的地步。

春秋时候,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忘十几年。

经过千幸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群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说:“ *** 待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当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 *** 先退避三舍(一舍等于三十里),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 *** 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 *** 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故事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成语“退避三舍”比喻不与人相争或主动让步。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黄河里有一位河神,人们叫他河伯。何伯站在黄河岸上。望着滚滚的浪涛由西而来,又奔腾跳跃向东流去,兴奋地说;“黄河真大呀,世上没有哪条河能和它相比。我就是更大的水神啊!”

有人告诉他:“你的话不对,在黄河的东面有个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

河伯说:“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过黄河吗?”

那人说:“别说一条黄河,就是几条黄河的水流进北海,也装不满它。”

河伯固执地说:“我没见过北海,我不信。”

那人无可奈何,告诉他:“有机会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话了。”

秋天到了,连日的暴雨使大大小小的河流都注入黄河,黄河的河面更加宽阔了,隔河望去,对岸的牛马都分不清。这一下,河伯更得意了,以为天下最壮观的景色都在自己这里,他在自得之余,想起了有人跟他提起的北海,于是决定去那里看看。

河伯顺流来到黄河的入海口,,突然眼前一亮,海神北海若正笑容满面地欢迎他的到来,河伯放眼望去,只见北海 *** 一片,无边无涯,他呆呆地看了一会儿,深有感触地对北海若说:“俗话说,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为谁都比不上自己,这话说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亲眼见到这浩瀚无边的北海,我还会以为黄河是天下无 *** 呢!那样,岂不被有见识的人永远笑主。”

故事见于《庄子·秋水》。成语“望洋兴叹”,比喻要做某事而力量不够,感到无可奈何。

西汉时候,有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而且是保卫国家的功臣,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给他的赏赐,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赏赐统统分给官兵们;行军打仗时,遇到粮食或水供应不上的情况,他自己也同士兵们一样忍饥挨饿;打起仗来,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家个个奋勇杀敌,不握牺牲。这是一位多么让人崇敬的大将军啊!

后来,当李广将军去世的噩耗传到军营时,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连许多与大将军平时并不熟悉的百姓也纷纷悼念他。在人们心目中,李广将军就是他们崇拜的大英雄。

汉朝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称赞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李广将军就是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崇敬。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则成语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比喻为人真诚,严于律已,自然会感动别人,自然会受到人们的敬仰。

春秋时候,秦国有个叫孙阳的人,擅长相马,无论什么样的马,他一眼就能分出优劣。他常常被人请去识马、选马,人们都称他为伯乐(“伯乐”本是天上的星名,据说负责管理天马)。

有一次,孙阳路过一个地方,忽见一匹拖着盐车的老马冲他叫个不停,走近一看,原来是匹千里马,只是年龄稍大了点。老马拉着车艰难地走着,孙阳觉得太委屈了这匹千里马,它本是可以奔跑于疆场,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宝马良驹,现在却默默无闻地拖着盐车,慢慢地消耗着它的锐气和体力,实在可惜!孙阳想到这里,难过得落下泪来。

为了让更多的人学会相马,使千里马不再被埋没,也为了自己一身绝技不至于失传,孙阳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相马经验和知识写成了一本书,配上各种 *** 形态图,书名叫《相马经》。

孙阳有个儿子,看了 *** 写的《相马经》,以为相马很容易,就拿着这本书到处找好马。他按照书上所绘的图形去找,一无所获。又按书中所写的特征去找,最后发现有一只癞 *** 很像书中写的千里 *** 特征,便高兴地把癞 *** 带回家,对 *** 说:“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马,只是蹄子稍差些。” *** 一看,哭笑不得,没想到儿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说:“可惜这马太喜欢跳了,不能用来拉车。”接着感叹道:“所谓按图索骥也。”

故事出自明朝杨慎的《艺林伐山》。成语“按图索骥”,比喻机械地照老办法办事,不知变通;也比喻按照某种线索去寻找事物。

汲黯是西汉武帝时代人,以刚直正义、敢讲真话而受人尊重。他为人和做官都不拘小节,讲求实效。虽然表面上不那么轰轰烈烈,却能把一个郡治理得井井有条,因此,朝廷把他从东海太守调到朝廷当主爵都尉——一种主管地方吏任免的官职。

有一次,汉武帝说要实行儒家的仁义之政,为老百姓办好事了。没等皇帝把话说完,汲黯就说:“陛下内心里那么贪婪多欲,表面上却要装得实行仁政,这是何苦呢?”一句话把皇帝噎了回去。汉武帝登时脸色大变,宣布罢朝,满朝文武都为汲黯捏着一把汗,担心他会因此招来大祸。武帝回到宫里以后,对身边的人说,汲黯这个 *** 未免太粗太直了。

从此以后,汲黯的官职再也没有提升。他当主爵都尉的时候,公孙弘、张汤都还是不起眼的小官,后来,他们一个劲儿住上升,公孙弘当上了丞相,张汤做上了御史大夫,可他汲黯还蹲在原地没动窝。有一天,汲黯对武帝说,陛下使用群臣,跟码劈柴一样,是“后来者居上”啊!汉武帝当然听得出这是发牢 *** 。于是,转脸对臣下们说:“人真是不能不学习啊!你们听汲黯说话,越来越离谱了!”

故事出自《史记·汲郑列传》。成语“后来居上”,往往指后起的可以胜过先前的。和汲黯说这话的原意,大不相同。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具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的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于是就发奋读起书来。他广泛阅读书籍,认真学习历史,从中汲取了丰富的知识,学问大有长进。他曾几次进出京都洛阳,接触过他的人都说,祖逖是个能辅佐帝王治理国家的人才。祖逖24岁的时候,曾有人推荐他去做官司,他没有答应,仍然不懈地努力读书。

后来,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 *** 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他一脚把刘琨踢醒,对他说:“别人都认为半夜听见鸡叫不吉利,我偏不这样想,咱们干脆以后听见鸡叫就起床练剑如何?”刘琨欣然同意。于是他们每天鸡叫后就起床练剑,剑光飞舞,剑声铿锵。春去冬来,寒来暑往,从不间断。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期的刻苦学习和训练,他们终于成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写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带兵打胜仗。祖逖被封为镇西将军,实现了他报效国家的愿望;刘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军事,也充分发挥了他的文才武略。

故事出自《晋书·祖逖传》。成语“闻鸡起舞”,形容发奋有为,也比喻有志之士,及时振作。

关于独生打一成语的内容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一字 独生子 独生 成语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