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的烟火之乡,蒲城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

大家好,今天小编来为大家解答以下的问题,关于蒲城的烟火之乡,蒲城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1. 蒲城县县情简介
  2. 蒲城有什么历史
  3. 蒲城县的变化有什么写篇 ***

一、蒲城县县情简介

蒲城县位于中国的北部,地理特征多样,北部是丘陵,中部是高塬,南部则是平川。拥有168万亩耕地,与大荔、澄城、韩城市、富平、西安、白水、铜川和渭南等地相邻,距离司马迁祠126公里,西安110公里,黄帝陵100公里,华山120公里。人口总数为78万(2011年),人口密度约为453人每平方公里。

气候方面,蒲城属于暖温带季风型 *** *** 气候,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3.2度,无霜期大约180到220天,年降雨量为550毫米。教育方面,这里有强大的科技力量,拥有两所中专学校、6所高中和众多中小学,在校 *** 超过15.7万人,38个医疗卫生单位,技术人员总数为1336人,是全国初级卫生保健示范县之一。

工业上,蒲城以煤炭、建材、纺织、机电、化工和农产品加工为主,其中水泥、煤炭、塑料制品、变压器等产品颇有名气。特色产品如牛肉、果脯、金丝蜜枣、保健品等出口值逐年增长。烟火艺术闻名遐迩,被誉为中华一绝,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

农业方面,蒲城土地肥沃,农业发展良好,尤其以棉花、油料、烟草、水果、梨、牛、羊、鸡等为商品基地,是优质小麦基地县。苹果和酥梨种植面积广泛,品质出众,享有国际声誉。此外,绿色食品基地如苹果和酥梨种植区已达到10万亩,秦川牛更是享有国际声誉。

值得一提的是,蒲城还拥有国家授时中心,即现今的国家授时中心临潼部,成立于1967年,坐落在蒲城西北的金帜山上。该中心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之一个授时中心,曾被 *** *** 批准代号为'326',蒲城短波授时台在1970年开始试播,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如今,临潼总部与蒲城授时部通过微波保持时间同步,持续为国家提供精确的时间基准。

蒲城县位于陕西省关中平原东北部,属渭南市管辖,历史悠久,风景优美。东临大荔县、澄城县;西接富平县;北依白水县、铜川市;南靠临渭区。东西长52.8千米,南北宽47千米。下辖17镇,359个行政村,总人口75万人,县城人口42万(2004年)。蒲城是中国著名的酥梨之乡和焰火之乡,关于焰火有“南有浏阳、北有蒲城”之说。蒲城还是著名爱国将领杨虎城及清朝道光皇帝的老师宰相王鼎的家乡,故有“将相故里”的美誉。蒲城县地处关中、历史悠久,周边有唐桥陵(唐睿宗墓)、唐泰陵(唐玄宗墓)等帝王陵墓。

二、蒲城有什么历史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 [编辑本段]地理概况蒲城县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东北部。

东临大荔县、澄城县;西接富平县;北依白水县、铜川市。

东西长52.8千米,南北宽47千米。

总面积1654平方千米/1584平方千米。

总人口75万人,县城人口42万(2004年)。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蒲城县辖14个镇、10个乡:城关镇、罕井镇、孙镇、兴镇、 *** 睦镇、高阳镇、永丰镇、荆姚镇、苏坊镇、龙阳镇、东陈镇、坡头镇、洛滨镇、陈庄镇、翔村乡、三合乡、贾曲乡、东阳乡、原任乡、龙池乡、椿林乡、平路庙乡、上王乡、大孔乡。

[编辑本段]县情简介蒲城县北部丘陵,中部高塬,南部平川,耕地168万亩,东临大荔、澄城;距韩城市司马迁祠126公里;西接富平,距古都西安市110公里;北依白水、铜川,距中华人文如祖轩辕黄帝陵100公里,南接渭南,距闻名中外的西岳华山120公里。

辖区14镇10乡,373个行政村,全县76万人,人口密度431人/平方公里。

地属暖温带季风型 *** *** 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3.2度,无霜期180—220天,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

科技力量雄厚,高中级技术人员1870名,辖区两所中等专业学校,6所高中,772所中小学校,在校 *** 15.7万人。

38个医疗卫生单位,卫生单位技术人员1336人。

是全国初级卫生保健示范县之一。

蒲城地方工业以煤炭、建材、纺织、机电、化工以及农付产品加工为主,主要有水泥、煤炭、塑料、变压器、奶粉、脱脂 *** 棉等。

牛肉、果脯、金丝蜜枣、保健品、氧化锌、三氧化钼、钼铁、红丹粉等产品出口供货值逐年大幅度上升。

传统的烟火艺术名扬中外,为中华一绝,被列入国家“星火”计划。

“棉、油、烟、果、梨、牛、羊、鸡”十大商品基地初具规模,为国家优质小麦基地县,以苹果、酥梨为主的果品面积已达47.8万亩,总产量在5亿公斤以上。

苹果、酥梨以其品味纯正、肉质细嫩、香甜可口而享誉海内外。

已建成苹果、酥梨绿色食品基地10万亩,“秦川牛”驰名中外。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周封贾国,秦置重泉县。

北魏太和十一年(公元487年)析置南白水县。

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3年)置蒲城县,以地处蒲池,故名。

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置奉先县。

宋开皇四年(公元917年)复名蒲城县至今,1949年3月解放。

蒲城境内文物荟萃,城外桥、景、光、惠、泰五座唐代帝王陵依山为墓,彼此烘托,尤以桥陵石刻最为精美,气势雄伟,为唐十八陵之冠,一九八八年被 *** 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内南寺唐塔,北寺宋塔,遥相呼应,明清考院、六龙壁、勿幕图书馆、杨虎城将军纪念馆、王鼎纪念馆、将相故里牌坊保护完好。

县博物馆内,历史文物琳琅满目,《大唐故金仙长公主志石之铭》、《云麾将军李思训碑》、《大唐代国长公主碑》、《高力士碑》、《义门王氏先茔碑》、《苏孝慈墓志》、《蒲城王氏祠堂碑》等闻名遐迩,一九八八年被 *** 批准为对外 *** 县。

蒲城历史上文化昌盛,人才辈出。

*** 怀英、王鼎、井勿幕、李仪祉、杨虎城等先贤志士均出生于此。

能源矿产储量大,易开采,品味高。

蒲城县处于 *** 能源基地规划办公室的山西能源基地范围。

煤储量丰富,发展能源电力工业条件优越。

石灰石、大理石、铝土矿、粘土矿、白云岩、硫铁矿、芒硝等矿产资源也极为丰富,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煤炭:煤田占有面积52.9平方公里,已探明储量1037亿吨。

煤质属中灰至高灰、高硫、低磷的集煤及瘦煤。

水文地质结构简单,可选 *** 中等,易于开采。

石灰石:主要分布在县城以北的诸山中,总储量为450亿吨,其中水泥石灰岩主要分布在岳王山、尧山和孙镇中尧地区。

硫铁矿和芒硝:该县化工资源丰富发展化学工业具有一定的优势、硫铁矿分布在蔡邓三眼桥地区,总储量约113-150万吨,芒硝产于该县南部泊滩地区,总面积170平方公里。

大理石和白云岩矿:储量分别为300、500万吨,500-1000万吨逐级开发。

陶瓷粘土:主要分布在蔡邓三眼桥地区,地质储量2 *** .5万吨,发展陶资工业具有一定基础。

蒲城县地貌单元界限分明,地域差异明显,宜农、宜林、农副土特产品十分丰富。

蒲城的烟火之乡,蒲城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第1张图片-

在“八五”期间已建立了小麦、棉花、玉米、油菜、苹果、酥梨、牛、羊、鸡等十大农 *** 商品基地。

素有“陕西粮仓”之称,苹果、酥梨、金丝蜜枣等农特产品享誉海内外,远销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农业综合开发的潜力很大。

三、蒲城县的变化有什么写篇 ***

[摘要]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蒲城的行政区划调整目标发生变化?它将为渭南市整体发展格局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陕西人口之一大县蒲城县正成为陕西时下关注的焦点,起因是7月20日,蒲城县 *** 网站上一条“我县召开撤县设区工作协调推进会”的新闻,表明蒲城停止推进坚持5年的撤县设市之路,正式推进撤县设区工作。

从谋划“设市”到“设区”,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蒲城的行政区划调整目标发生变化?它将为渭南市整体发展格局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近几年,蒲城的目标一直是成为一座县级市。2021年蒲城县 *** 工作报告还明确提出:“实现撤县设市目标,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蒲城“十四五”规划中也将撤县设市作为预期目标:“到2025年,综合实力迈进全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十强县’,撤县设市申报成功”。

近期,蒲城县这一坚持发生了改变。

7月20日,蒲城县“撤县设区工作协调推进会”召开,宣布正式推进“撤县设区”工作。

会议提出“全力以赴、凝聚合力,加快推进撤县设区各项工作步伐”,并要求将逐项任务落实到人。《撤销蒲城县设立蒲城区实施方案》也随之宣布。

蒲城县隶属于渭南市,地处陕西省中部东侧、渭南市中部,是我国的授时地,即北京时间的诞生地。蒲城也是陕西产粮之一大县,县域经济发展状况良好,在陕西省位居第12,在渭南市仅次于临渭区和韩城市,长期居全市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陕西县域排名在蒲城之前的11个县市中,已有神木、韩城、兴平、彬州4个县级市,排名蒲城后一位的旬阳,也于今年2月成功撤县设市。

而蒲城县的区划调整却并未如愿。

从公开资料看,从2015年蒲城首次提出“撤县设市”目标后,“撤县设市”均被写入蒲城县历年的官方文件当中。2016年蒲城县 *** 工作报告就提出“打造渭北区域副中心城市,实现撤县设市目标”。

按蒲城县“十三五”规划,当时的设想是“推动蒲城、大荔、澄城撤县设市,打造区域副中心城市”,而大荔和澄城也在积极推动,三县步调一致,而渭南也将此写入“十三五”规划中。

五年过去,三市的目标依然未改,但今年2月18日,一封蒲城县民政局回复网友关于“撤县设市”情况的回复显示,其“撤县设市”工作并非一帆风顺,“截至2016年年底关于蒲城县撤县设市的18项资料已全部上报省厅。

但因经济指标和人口指标未能达到撤县设市标准要求,省厅未将蒲城县撤县设市资料上报至 *** 。”该回复同时表示,“根据2018年、2019年数据显示,我县经济指标和人口指标距离标准仍有较大差距”。

蒲城县常住人口虽然位居渭南全市第二,但蒲城近几年的常住人口有着很大的流失压力。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蒲城全县常住人口为66.26万人。

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74.30万人相比,十年共减少8万多人,下降10.82%。这个结果相对于渭南全市人口比重有所提升,但渭南在过去十年是西北地区人口流失最多的城市。

经济方面,2020年,蒲城县GDP刚突破200亿,虽在陕西县域经济中尚可,但体量还是偏小,尤其是工业并不算太强。

这样一个小县城要升格为县级市确实有现实的困难,从“县”到“市”,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背后的差距却不小。

陕西目前有兴平、彬州、韩城、华阴等7个县级市,其华丽转身背后都经历了较为艰难的 *** 作。蒲城没能实现“撤县设市”,很大程度上或因县域工业经济比较薄弱,无法支撑起一个县级市的发展规划。

相比“撤县设市”来说,“设区”相对更容易实现,而行政区划调整目标的转向,凤翔已为先例,经历从“撤县设市”到“撤县设区”的转变。从现实情况来看,“撤县设区”其实也是蒲城当下更好的选择。

其实,蒲城当时实行“撤县设市”并非“一厢情愿”。

2018年初发布的《关中平原城市 *** 展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培育发展中小城市,“推动彬县、蒲城、三原、华亭、秦安、甘谷等具备条件的县有序设市,增加城市数量”。

虽然蒲城在人口、经济方面对比“撤县设市标准”不足,但放在渭南,蒲城还是有继续坚持下去的理由。

毕竟蒲城是渭南面积第二大县,东邻澄城县和大荔县,南依临渭区,西接富平县,有一定的区位优势,文化积淀深厚。

在其三产结构中,农业占比在20%左右,在一产“二产化”过程中,构建起现代农业园区带动果畜设施的支柱产业,培育形成金银花、奶山羊、食用菌等特色产业,“蒲城酥梨”“蒲城西甜瓜”品牌知名度大幅提升,农业综合实力稳定在陕西前三,被评为陕西省“现代农业强县”。

相比农业,工业发展数据也不弱,“十三五”期间蒲城县较“十二五”时期增长69%,形成了能源化工、新材料、生物科技、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等五大产业体系。而且蒲城文旅产业发展良好,蒲城近年经济发展稳步上涨。

但目前蒲城的问题是,虽然在县域工业赛道上发展迅猛,但产业结构还有待优化;产业 *** 度不高,缺乏大项目带动且转型压力大。

当下,我国经济发展正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传统产业竞争力下降,因此,蒲城资源型产业占主导地位的劣势将进一步被放大,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任务十分艰巨。同时,矿产开发、能源化工等资源型产业发展将受到严峻挑战。

所以蒲城一直希望踩准城市化进程节点,将自身放在一个更加有利的背景或“风口”中。渭南副中心、渭北中心城市就是其目标。

在《关中平原城市 *** 展规划》中,渭南 *** 是建设成为重要节点城市和区域 *** 通枢纽。

这些年,渭南不断融入西安发展,西渭融合不断升温。2018年,渭南将富阎产业合作园区富平板块整体交给西安管理。

去年,西安和渭南签署《西渭融合重点项目合作框架协议》,合力推进“轨道交通、富阎产业合作园、公路规划建设、铁路专用线及物流基地、城市供水、航空产业发展”等8个重点项目建设;今年6月初,西渭东区揭牌让“西渭一体化”成为热议。

同时,西安都市圈正在加紧建设,陕西“十四五”规划提出:“支持渭南全方位深化与西安市融合发展,加强产业配套协作,推动工业倍增,构建现代化产业新体系”。

而西安正在创建先进制造业强市,突破的重要方向就是渭北,这为全面实施“工业倍增”计划的渭南承接西安产业外溢带来历史 *** 机遇。

蒲城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发展机会,其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10强县行列,凭借的就是立足新材料等优势产业。

蒲城也从一开始就将自己 *** 为“渭南副中心、渭北中心城市”,希望建成渭北医疗中心、渭北教育中心、渭北商贸中心、渭北文化中心、渭北旅游中心、渭北养老中心,加快推进融入大西安都市圈的进程。

而目前,从基础条件上来看,蒲城县已融入西安1小时经济圈。

尤其是西安都市圈建设已被国家点名,正式批复只是时间问题。这种情况下,蒲城从战略上转变思路,实行“撤县设区”,在西安都市圈发展背景下,将有利于蒲城主动承接东中部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及西安经济圈产业转移,建立黄河 *** 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

从国家顶层设计来看,“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人口密度、空间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一直是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意在加强中小城市的自身实力,向都市圈靠拢。蒲城“撤县设区”的全新目标,也许并不会像“撤县设市”的路那么难走。

按照蒲城“撤县设区工作协调推进会”的说法,蒲城“撤县设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且已基本具备“撤县设区”条件。

一是能够将蒲城融入渭南市城市空间,拉大渭南主城区框架,形成临渭、华州、蒲城三个核心区域互补发展,有利于蒲城缓解土地供求矛盾,全面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

二是有利于渭南市产业统筹利用、合理规划、加快 *** ,进一步加速新型工业、民用航空、文化旅游等产业快速跨越式发展,促进渭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蒲城高新区园区协同发展,进一步增强蒲城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三是有利于城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整体提升,促进基础教育、市政设施、医疗卫生、公共交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基本公共服务统筹协调发展。

四是有利于争取更多上级优惠政策和项目支持,更好地统筹实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较好地解决洛河流域综合治理、桥山南麓采石区生态恢复及北部采煤沉陷区治理等问题,不断提高主体功能区的环境承载能力。

也就是说,在西安和渭南跨区域融合的趋势下,渭南正积极参与西安都市圈功能布局,蒲城撤县设区能更好地融入渭南,进而更好地融入西安都市圈。另一方面也能更加优化自身经济结构,获得更多的资源。

其实,蒲城将谋划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之一转向市辖区,也有助于渭南承载近年来的城市发展战略。

在渭南构建“3+5+3”现代产业体系中,蒲城及京昆高速沿线发展轴对接富阎合作区,有着极强的优势,而蒲城将成为联结连霍高速发展轴的重要节点。

特别是京昆高速沿线发展轴的食品工业、新材料、精细化工、能源等产业项目将对渭南的工业具有支柱作用,沿线有着建链补链强链的独特优势,或可改变渭南新兴产业规模小、带动弱的局面,并凸显渭南中心城区、富阎产业合作区、韩城市的工业三极支撑。

毕竟渭南市城区地处渭南市域西南一隅,距离西安市不足60公里,而其他县市离渭南城区太远,偏离市域几何中心。这样的行政区划导致渭南对下属辖县辐射及集聚能力不强,使渭南在过去10年成为西北流出人口最多的城市。

但如蒲城“设区”成立,渭南城市发展的空间将发生变化,至少城市发展空间将大幅扩容。尤其是城市骨架向渭北迈进,有助于渭南城区提升辐射带动能力和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临渭、华州与蒲城三个核心区互补发展格局。

使其城市能级得以提升,增强渭南在郑洛渭西合作带中的分量。此外,蒲城在获得更多工业用地和城建用地指标的同时,为渭南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腾挪出更大空间,其产业和资源也能得到更好的整合。

在如今西渭融合的大趋势下,蒲城“撤县设区”最明显的好处是原有的城市基础设施将纳入渭南城市整体规划,可实现从农业主导到工业主导的过渡。

尤其值得探讨的是,当下在大城市人口密度逐步饱和的情况下,其周边县域城市作为二次创业的主阵地,无疑是提升产业经济的一种尝试。

蒲城的烟火之乡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蒲城县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蒲城的烟火之乡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哦。

标签: 蒲城县 蒲城 好玩 地方 什么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