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中的状元之乡 阆中工资水平?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阆中的状元之乡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阆中的状元之乡的知识,包括阆中工资水平?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科举文化丨阆 *** 过两对兄弟状元
  2. 阆苑仙葩和阆中有关吗
  3. 阆中为什么比南充出名

一、科举文化丨阆 *** 过两对兄弟状元

1、阆中地处四川北部,嘉陵江中游,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此地山川形胜,人文化成,代多闻达,科甲鼎盛,曾出过四位状元,即唐状元尹枢、尹极,宋状元陈尧叟、陈尧咨。历史上四川共有17名状元(其中无争议 13人),而阆中县独有 4名,与同样出过 4名状元的临桂县(今广西桂林) *** 西部各州县之首,被誉为“状元之乡”。

2、状元即进士之一名,唐代称“状头”。阆中平民尹枢高中状头,本身就是传奇。

3、《唐摭言》记录了尹枢“自放状头”的故事。唐德宗贞元七年(791),杜黄裳知贡举,主持礼部省试。唐代无殿试,省试录取就进士及第。当时科举初创不久, *** 尚不健全完善,社会上流行托人推荐的“行卷”之风,考官也以推荐与考察结合 *** 来决定是否录取。杜黄裳志在公选,没有找人对士子进行预先品评决定。第三场考毕后,杜公在“庭参”时对众举子说:当今皇上误用我这个少德薄才之人,命我知贡举,为国家选拔栋梁之才。诸位都是当今的英才俊杰,到底该取定哪些为进士,谁能来帮助我?当时 *** 入策有五百多人,面面相觑,没有人敢站出来发表意见。来自阆中的尹枢却挺身而出:“不才愿意効力”。杜公高兴地请他上来阅卷评定。尹枢从容大方,不卑不亢,提笔每评一卷,念其姓各和评语。自始至终,全场的士子嗟叹不已,众口一词称赞大才公道。评完,他跪下将拟录取的进士名单呈给杜公,只空着之一名。杜公阅后非常高兴,问他谁为状头,何不写上?尹枢说:“状头非老夫不可!”杜公大奇,欣然命他写上自已的名字,众 *** 一致叹服称赞。于是尹枢便成为本科三十名进士之首。尹枢的文章非常好,又表现出卓越的才能,所以公认状头非他莫属。“自放状头”便成为千古佳话。

4、尹枢是历史上唯一经自放而公认确定的状元,也是阆中的首名状元。二十二年后的宪宗元和八年(813),尹枢的弟弟尹极又状元及第,时人誉之为“梧桐双凤”。阆中古城学道街,至今保留有尹氏兄弟的“状元府第”。

5、尹氏兄弟中状元时,均已年逾古稀,没有参加吏部“关试”(又称“选试”、“释褐试”),未任官职。《全唐文》载有尹枢的 *** 《珠还合浦赋》。《全唐诗》卷二七六载有卢纶诗《送尹枢、令狐楚及第后归觐》,记录了皇帝宴请尹枢等新进士的盛况:

6、北宋阆中陈尧叟、陈尧咨也是兄弟状元,加上先中进士后为一代名相的陈尧佐,三兄弟的千秋佳话,在阆中更是家喻户晓。

7、《宋史·陈尧佐传》载,北宋阆州阆中人陈省华,为后蜀阆州新井县令陈翔的曾孙,曾任阆州属县西水尉。入宋后,历任陇城主簿、栎阳令、娄烦令、济源令。在家乡阆中时,为避市尘喧嚣,送三个儿子到城东南大像山的南 *** 窟,拜隐居于此的南唐高士安为师,刻苦攻读。次子陈尧佐(963-1044)于宋太宗端拱元年(988)考中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平章事(宰相),太子太师致仕;长子陈尧叟(961-1017)于次年(端拱二年,9 *** )高中已丑科状元,官至枢密使、同平章事、左仆射(宰相);三子陈尧咨(970-1034)于真宗咸平三年(1000)高中庚子科状元,历官至武信军节度使。在长子陈尧叟中状元后,仁宗诏其父陈省华进京陛见,授太子允中,后官至左谏议大夫。陈氏三兄弟巍科重臣,世人艳羡,美称“三陈”,与其父陈省华,四人同朝,名传千古。

8、陈省华严于家教。《宋史》说:“宾客至,尧叟兄弟侍立省华侧,客不自安,多引去。”官员作客陈家,见身为重臣的三子都列侍于父母旁侧,遂不敢就坐。省华说“ *** 辈侍立,常也”。大家对陈家更为敬仰。陈家有一匹没人能驾驭的劣马,多次伤人。省华得知此马被陈尧咨卖给商人后,斥责说:“身为重臣,你怎能转嫁祸害于别人呢!”命人赶紧追回退了钱,人皆赞其仁人之风。省华妻冯老夫 *** 教子有方,以节俭为本,亲自带儿媳妇下厨做饭,不许诸子奢侈浪费。已是 *** 的尧咨归来,有不对之处,还以杖击教训。在如此家风的影响下,三陈的后人中相继有尧叟子师古、尧佐子述古中进士,尧佐子博古为开封乡试解元,还有求古、道古、修古、履古、游古、象古、希古、学古、袭古异以及孙辈知言、知章、曾孙辈汉卿等,都入朝为官,成为北宋显赫的名门望族。司马光称赞陈氏“子孙蕃衍,多以才能致美官,棋布中外,故当世称衣冠之盛者推陈氏。”

9、三陈父子为官,政绩卓著,尤有“水利世家”之称。陈省华任栎阳令时,不怕得罪恶霸势力,下令尽快疏通豪强们故意壅塞的沟渠,使下游百姓生产生活有水利保障,民皆赖之。任苏州知府时,大水淹没了很宽的地方,灾民流离失所。他组织人力,收埋死者,赈济灾民,安置流民数千家,太宗特“诏书褒美”。

10、陈尧叟任广南西路转运使时,见广西苦热无水,疾病流行,便组织植树,教人凿井,在大路边修建座座凉亭,夏天由附近村民轮流给 *** 提供茶水。还收集验方刻碑立于要道,供百姓抄录治病。这样,大大改善了环境,减少了疾病。他还因地制宜组织广种苎麻,奏请朝廷准许以苎麻布帛抵折因产量少缴不上的桑枣贡捐,使百姓和朝廷都得实利。陈尧叟正直廉洁,受人称道。当时交趾(今 *** 东北部)由 *** 前黎朝的开国君主黎桓 *** ,欲求宋册封,与宋通好。广南西路的前几任长官,都在办理相关事务时借机勒索黎桓,黎桓就转而搜刮交趾人民。陈尧叟在任时,朝廷要加封黎桓为国信使。陈尧叟履行完相关册封手续后,谢绝了黎桓的所有私赠。当时交趾和广西的交界处,常有海盗出没,海盗以交趾为据点,入寇广西;而交趾的亡命之徒又多前来广***匿。陈尧叟将他们捕获,送回交趾。黎桓为了回报宋廷,也捕绝海盗。这样促使边境安宁,保护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1、陈尧佐曾十典大州,六为转运使,居官无论大小,所至必闻。他治水惠民,赈灾济世,政绩斐然,人称贤相。知寿州时,遇大饥,出奉禄买米熬粥救助饥民,属官们都以他为榜样,献米救活数万人。任两浙转运副使时,钱塘江篝石为堤,经不起海浪冲击,屡筑屡坏。尧佐发明“下薪实土”筑堤法,实施后固堤坚久。知滑州时遇黄河决堤,洪流泛滥,尧佐创“木龙杀水”法,成功堵住决口,又筑第二道防护长堤,人敬称“陈公堤”。调任山西并州后,汾水暴涨,灾情惨重,尧佐实地勘察,沿河筑堤,堤畔广植柳树,形成柳溪,消除了水患,民赖其利。

12、陈尧咨也有治水利民之功。知永兴军时,所辖长安土质盐碱太重,井水苦涩,无甘泉,尧咨动员人力重开龙首渠引河水注入城中,民得其利。任安 *** 节度使知郓州时,郓州内涝严重,他奏准自鱼山至下杷开新河,导积水入黄河,解除了涝灾。陈尧咨在担任军职期间,为防御契丹、西夏入侵,加固边防城墙,修整器械,充实军需,增强了抗御外敌的军力。尧咨擅长射箭,一卖油翁见其将以此自矜,便将油葫芦放在地上,以铜钱盖上葫芦口,用杓将油通过钱孔灌入葫芦中,铜钱不沾一滴油。然后说:“无他,唯手熟尔”。尧咨深受启发,心服口服,送别老翁。欧阳修将这个故事记录在《归田录》中,至今仍收入中学语文教材。

13、在名城阆中,至今存有三陈读书岩(又名状元洞)、三陈书院、宋真宗御笔“紫薇亭”题刻、苏轼“将相堂”题刻、司马光“捧砚亭”和古城中状元坊、三陈街、一元街、二元街、三元街、四元街等遗迹。在嘉陵江马啸溪大桥南头,建有状元广场,塑有阆中四状元铜像。

二、阆苑仙葩和阆中有关吗

1、阆中是根据县城的天然地形命名的。阆中别名阆苑(yuàn)。《辞海》解释“阆苑”一词说:阆苑,唐代苑名,故址在今四川阆中县西。据《舆地纪胜·利东路阆州》记载:“唐初鲁王灵夔(kuí)、滕王元婴,以衙宇卑陋,乃修饰宏大之,拟于宫苑,由是谓之隆苑;后避明皇讳,改为阆苑”。阆苑,本是传说中的神仙(西王母)居住处。因滕王建此宫苑,千百年来,阆苑便成为阆中古城的别名。阆中人山明水净,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人们又称她阆苑仙境。阆中是伏羲的故乡,传说中女娲补天的五彩池,到今天称为南池。

2、阆中三面环水,四面环山,嘉陵江绕城而过。某朝皇帝查得阆中有帝王之气,便派李淳风,袁天罡两位风水 *** 前来斩断龙脉。两位 *** 死后均葬于阆中。

3、汉桓侯张飞蜀汉时期镇守阆中数十年,死后身首异地,身葬于阆中,至今香火不断。阆中也是状元之乡,阆中现存中国最完整的贡院。

4、从故至今,无数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诗篇。陆游(12首)、卢纶、元稹、李商隐、贾岛、苏轼、司马光、苏辙、欧阳修、王阳明……,还有张飞、吕洞宾、滕王

5、下面简短的列举诗人杜甫的几首诗篇。

6、阆州城东灵山白,阆州城北玉台碧。松浮欲尽不尽云,

7、江动将崩未崩石。那知根无 *** 神会,已觉气与嵩华敌。

8、中原格斗且未归,应结茅斋看青壁。

9、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正怜日破浪花出,

10、更复春从沙际归。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11、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12、国步犹艰难,兵革未衰息。万方哀嗷嗷,十载供军食。

13、庶官务割剥,不暇忧反侧。诛求何多门,贤者贵为德。

14、韦生富春秋,洞彻有清识。 *** 持纪纲地,喜见朱丝直。

15、当令豪夺吏,自此无颜色。必若救疮痍,先应去蟊贼。

16、挥泪临大江,高天意凄恻。行行树佳政,慰我深相忆。

17、「阆州东楼筵,奉送十一舅往青城县,得昏字」杜甫

18、曾城有高楼,制古丹雘存。迢迢百馀尺,豁达开四门。

19、虽有车马客,而无人世喧。游目俯大江,列筵慰别魂。

20、是时秋冬交,节往颜色昏。天寒鸟兽休,霜露在草根。

21、今我送舅氏,万感集清尊。岂伊山川间,回首盗贼繁。

22、高贤意不暇,王命久崩奔。临风欲恸哭,声出已复吞。

23、「严氏溪放歌行(溪在阆州东百馀里)」杜甫

24、天下甲马未尽销,岂免沟壑常漂漂。剑南岁月不可度,

25、边头公卿仍独骄。费心姑息是一役,肥肉大酒徒相要。

26、呜呼古人已粪土,独觉志士甘渔樵。况我飘转无定所,

27、终日戚戚忍羁旅。秋宿霜溪素月高,喜得与子长夜语。

28、东游西还力实倦,从此将身更何许。知子松根长茯苓,

29、「南池(在阆中县东南,即彭道将鱼池)」杜甫

阆中的状元之乡 阆中工资水平?-第1张图片-

30、峥嵘巴阆间,所向尽山谷。安知有苍池,万顷浸坤轴。

31、呀然阆城南,枕带巴江腹。芰荷入异县,粳稻共比屋。

32、皇天不无意,美利戒止足。高田失西成,此物颇丰熟。

33、清源多众鱼,远岸富乔木。独叹枫香林,春时好颜色。

34、南有汉王祠,终朝走巫祝。歌舞散灵衣,荒哉旧风俗。

35、高堂亦明王,魂魄犹正直。不应空陂上,缥缈亲酒食。

36、 *** 祀自古昔,非唯一川渎。干戈浩茫茫,地僻伤极目。

37、平生江海兴,遭乱身局促。驻马问渔舟,踌躇慰羁束。

38、前有毒蛇后猛虎,溪行尽日无村坞。江风萧萧云拂地,

39、山木惨惨天欲雨。女病妻忧归意速,秋花锦石谁复数。

40、别家三月一得书,避地何时免愁苦。

41、“阆凤山之苑,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旧时诗文中常用来指宫苑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红楼梦》)由此可见,“阆苑仙葩”之说法由来已久,曹雪芹在此引用,实乃信手拈来。

42、三面环水,四面环山,一江为界,仙俗二分!试问天下,谁与比肩!嘉陵江如玉带缠绕,满目青山绿水如诗如画。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而有文化味,古而有历史感,古而厚重,岁月悠悠,山水依旧,山水当歌,古阆当歌!

三、阆中为什么比南充出名

我们先来谈谈阆中和南充的前世今生,在很久以前,阆中以前叫保宁府,南充叫顺庆府,后来,南充提前审批为南充市,阆中也随后建市,属于四川省直辖市,交由南充代为管理,这就是南充和阆中的历史了。阆中在文化资源这一块,算是南充绝大部分的比例,所以在文化资源这一块阆中确实算是南充的一张名片。大家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相信在未来不论是南充还是阆中都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而中国有四大古城,分别是云南丽江古城、安徽徽州古城、四川阆中古城、山西平遥古城。而和其他三个古城相比阆中古城的名气明显落后,阆中古城的历史悠久,是中国春节的发源地,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包含天文、 *** 、三国等文化相辅相成和谐发展,诗圣杜甫曾为他留下千古名句:‘云南丽江古城’。近几年的阆中发展飞速,年均游客接待量也日益倍增,阆中名气也逐渐扩大,作为四大古城的阆中发展起来就是迟早的事嘛!

阆中古城,中国四大古城之一,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阆中为什么名声比南充更大?我认为,古城除了有大家熟知的张飞庙、永安寺、五龙庙、滕王阁、观音寺、巴巴寺、大佛寺、贡院等全国重点文物之外,可能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原因:

一、历史厚重。阆中在周朝时为巴国别都,公元前314年置县,迄今2300多年。历朝历代均在此设立郡、州、府、道。明末清初阆中还一度成为四川省临时省会达十余年之久。因此一直是川东北 *** 、经济、文化、军事中心。

二、风水之城。古城中心的地标建筑中天楼是整个阆中的风水坐标和穴位所在。古城的街道以此为轴心呈"天心十道"向四面展开。如果登上中天楼顶眺望,可以看到整个阆中呈棋盘状的风水格局,巧妙精致。

三、状元之乡。阆中贡院,承载了历朝历代万千学子的人生梦想,经史子集、四书五经,成就了多少状元及第和榜眼探花,由此功成名就,一路仕途通达。

四、春节起源。西汉天文学家、历算学家阆中人落下闳编制《太初历》,把正月定为岁首,确定正月初一为新年的之一天,从此有了现在的“春节”,阆中也成为中国春节的源头。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阆水歌》中曾对阆中有过这样的描述:

嘉陵江色何所似?石黛碧玉因相依。

正怜日破浪花出,更复春从沙际归。

巴童荡桨欹侧过,水鸡衔鱼来去飞。

阆中胜事可肠断,阆州城南天下稀。

阆中是作为南充的一个旅游古镇很出名,阆中是在可以旅游的地方而出名的。而南充因为拥有保护塑造了这么多的名胜古迹而出名,阆中没有什么比南充更出名,阆中市作为南充的一个旅游古镇很出名。阆中是隶属四川省的南充市,古时候被称作为保宁,地处于四川省的盆地的东北部,坐落在嘉陵江的中游地带。2000多年以来,是以之为巴蜀的要冲和军事的重镇,拥有了“阆苑仙境”和“阆中天下稀”等等之一系列的美誉。春秋战国中期的时候,曾经作为巴国的国都。秦国灭掉巴国之后,在公元前三百一十四年设置了阆中县,到今天为止已经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建县历史。1991年的时候被撤阆中县建立了阆中市。1993年8月,阆中被列为了省的直辖市,直接被南充市所代管。著名景点有阆中古城、张飞庙、锦屏山等。风景十分的优美,欢迎广大游客朋友前来放松休闲度假。

为啥阆中被南充代管?这不是一道历史问题,而是数学几何问题。大家在地图上分别从阆中和南充画一条线连接成都,就会发现阆中所在的线附近串起的是盐亭、三台、中江这些县城,向东充其量只能连接巴中这个四川最穷的地级市;再看南充串起的是遂宁、广安、达州三个地级市,虽然不在一条直线上,但显然成南线的人口经济潜力更大。

为啥在古代阆中是川东北首府呢?因为阆中以北一直到广元都是大山重叠,往南到南充广安重庆则是低矮的丘陵地形,阆中处于山区和丘陵地带的交汇处,这样就相当于可以山口城墙关隘有利于防守,面向丘陵地带通过嘉陵江水运又可以便利的获取物资。那时的阆中之于川东北,就有了北京天子守国门的味道了,可谓显赫两 *** 。

阆中是中国四大古城,名声在外,在旅游界名气比较大。但说到阆中比南充有名,其实未必。

古时候,保宁府(阆中)与顺庆府(南充)都是川东北一带比较大的两个区域中心,也是川东北的两大双子城。其中,阆中在明清之际曾短暂做过四川省城,南充远古时代曾经是充国故都,几十年前也曾做过川北行署驻地,为彼时四川四大中心之一。

因此,讲历史渊源,两地都有辉煌的过去,高下难分。

不过,地级南充市建立以后,阆中开始被南充代管,直到现在。两地的差距拉开,也是近30年间的事情。

说阆中名气高过南充,是不准确的,没有什么权威说法可以支持这个结论。

1、阆中历史悠久,文化昌盛。阆中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曾是古巴国国都,唐宋两代出状元4人,而成都仅2人,作为四川临时省会长达17年之久,有多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就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现在阆中古城又是国家5A景区。

2、阆中地形独特,古城保护完好。阆中老城四面环山,三面绕水,是一块 *** 。古城街道的布局,楼塔庭院的设置,都很好地遵循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念。

3、阆中1991年撒县设市,成为四川省直辖市,其后由南充市代管。阆中古城成为南充旅游的一张闪亮名片。

简单的说张飞驻军历史名人,5 *** 风景区,全国都能查到,再加上最近几年的炒作,比如全国住房70年,阆中四十年,阆中去年搞公判大会等,还有就是多个旅游景区联合搞旅游,带动大量各地的人来,时间长了自然就出名了。

前几天我们才过去玩了阆中,为什么比南充更加有名的,其实很简单,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在这里,我和大家进行一一分享,希望能够帮助你。

首先阆中是一个历史名城,阆中最有名的就是风水之都在袁天罡及李淳风那个年代阆中的风水可以说是非常好的。其次就是在之前三国时期张飞驻守在阆中,这一点在三国演义中也是让阆中闻名遐迩,这就是历史原因让阆 *** 名较早,而且曾经在那个年代还做了相当于现在四川的省会。

其次就是阆中古城位居于全国四大古城之一,而且位于西南腹地,到四川旅游必不可少的景点之一。这些都让中的名声声名远播,让全国人民都知道了四川,然而由于南充是一个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城市,所以在全国各地名声不是那么响亮。当然作为阆中的代管城市,南充将来的发展可以说也是有很大力度的,主要是位于成渝三角地带,正在努力发展成为成语第二层,当然如果要想取得成功,还是需要努力的在这里希望能够帮到你吧

阆中古城, *** 古县,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中国四大古城之一

阆中历史悠久,文化昌盛。阆中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曾是古巴国国都,唐宋两代出状元4人,而成都仅2人,作为四川临时省会长达17年之久,有多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6年就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现在阆中古城又是国家5A景区。

阆中地形独特,古城保护完好。阆中老城四面环山,三面绕水,是一块 *** 。古城街道的布局,楼塔庭院的设置,都很好地遵循了中国传统的风水理念。

OK,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标签: 阆中 工资 水平 元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