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之乡发展前景,大米之乡在哪里 - 之乡 -

鱼米之乡发展前景,大米之乡在哪里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1

大家好,今天给各位分享鱼米之乡发展前景的一些知识,其中也会对大米之乡在哪里进行解释,文章篇幅可能偏长,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就马上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江西的地理特点和为什么称为鱼米之乡
  2. 湖北江汉平原鱼米之乡
  3. 常州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江苏常州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4. 湖北江汉平原的鱼米之乡

一、江西的地理特点和为什么称为鱼米之乡

江西地貌类型齐全,区差异显著地势周高中低,向北倾斜,从外向内,由南向北,渐次向鄱阳湖倾斜,构成一个向北开口的巨大红色盆地。地形结构可分为三部分:东、南、西、三面环山,重峦叠嶂;中部丘陵、盆地相间;北部平原坦荡, *** 交织。地貌以山地丘陵为主,海拔大于500米的山地占总面积的36%,海拔500~100米之间的丘陵占41%,海拔小于100米相对高度80米以下的岗地与平原占20%,水域占3%。省境西北及西部有幕阜山、九岭山、武功山、罗霄山脉,西南及南部有万洋山、诸广山、大庚岭、九连山、东北及东部有怀玉山和武夷山脉,高度一般为海拔1000~1500。武夷山的主峰──黄岗山高达2157.7%米,为全省更高峰。

全省地理地形和土地利用的比例轮廓大致是“六山一水二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形成一个四周有自然屏障,内有完整体系结构的地理单元。

江西水资源丰富,特点有三:一是水系完整。江西省有大小河流 2400多条,总长度18400公里,构成一江五河的水系格局。“一江”为长江,它流经江西北部边缘,过境长度150公里。这一段称为九江或浔 *** ,以湖口为长江中游和下游的分界。“五河”为赣、抚、信、饶、修五大河流。它们流入鄱阳湖,经湖口注入长江,形成一个完整的以鄱阳湖为中心的向 *** 系。其中赣江流域面积更大,约占全省总面积的一半,江西简称“赣”,由此得名。

二是湖泊众多,水域辽阔,人均可养水面比全国平均高出一倍。鄱阳湖是全国水面更大的淡水湖。利用水面养殖形成产业,最成功的要数位于鄱阳之滨的共青城。这个垦殖场由养鸭子起家,以单纯饲养发展成为一个以鸭子深加工为支柱产业的乡村都市,板鸭行销东南亚,鸭鸭牌羽绒产品名闻全国。今天,一座崭新的城市在垦殖场崛起。小水禽形成了大产业,并且为开发大水面昭示了广阔的前景。淡水面积与山地、气候条件一道形成江西农业资源的三大突出优势。但江西已利用的资源单产水平低、产品单价低。

三是水力资源总量巨大,蕴藏丰富,赣江上游与湘鄂西、汉江上游一样是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主要集中地。

江西气候温暖湿润,四季比较分明,春秋短夏冬长。年平均气温27~19.7℃。1月份最冷,月平均气温3.7~8.6℃;7月份最热,月平均气温高达27~29.9℃。冬季极端更低气温一般在-5~-12℃之间,夏季极端更高气温在40℃以上,日温稳定在≥10℃的初终间隔日数为235~274.5天。初日通常在3月7~27日,赣南出现于3月上旬,赣中和赣北出于3月中、下旬;终日各地先后出现于11月中、下旬。全省稳定通过10℃的年积温为5034~6343℃,气温自北向南递增。年降水量一般为1400~1900毫米,局部地区略小于1400毫米或略大于1900毫米。各季降水量不甚均匀;10月至翌年2月降水量不多,约为全年降水量的25%,至“雨水”季节前后降水量逐渐增加;3~6月降水量猛增,约为全年的55%,降水量多而集中时常发生洪涝灾害;7~9月有地方 *** 雷阵雨,夏末秋初偶有1~2次台风暴雨,降水量约为全年的20%;12月或1月降水量最少,一般只有40~60毫米,少雨年份个别地区甚至全月无雨。年平均相对温度,山区多在80%以上,尚江滨76冲积平原和湖洲地区一般为75~79%。月平均相对温度,春夏季常达80%以上,秋冬季多在70~75%。全年无霜期约240~307天。

自然土壤以红壤分布最广,位于500~100米以下的丘陵岗地和海拔500~800米的低山区,面积约占全省总面积的46%;次为黄壤、黄棕壤、紫色土、石灰(岩)土和草甸土;局部山间盆地或山腰低洼积水处尚有沼泽土分布。耕作土壤以水稻土居多,约占全省耕地总面积的85%;旱地土约占15%。

二、湖北江汉平原鱼米之乡

湖北江汉平原,因其优越的农业生态环境和显著的发展优势,成为了长江经济带不可或缺的农业支柱。这片区域的农业生产贡献巨大,约占湖北省总产量的60%,在全国占比为5%至12%,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江汉平原的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其次是小麦,粮食产量占全省的40%,被誉为湖北省的“粮仓”,是中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之一,自明朝起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称。

仙桃市尤为突出,拥有160万亩肥沃耕地,是全国粮、棉、油、鱼、猪、蛋的重要生产基地。粮食种植面积达100万亩,棉花40万亩,油菜100万亩,蔬菜60万亩,水产养殖56万亩,淡水产品养殖在全国名列前茅,年出栏生猪100多万头,家禽出笼量8000多万只,禽蛋产量50万吨。江汉平原土地肥沃,经济作物如花生、红薯、大豆、高粱等产量可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为农副产品的生产和加工提供了广阔前景。

监利县作为产粮大县,大米年产量超过60万吨。江汉平原的经济作物以棉花为主,产量占全省65%以上,是湖北省更大的棉产基地,也是优质高产棉花的重要产区。天门市则是产棉大县,棉花产量约3万吨。此外,江汉平原的油料作物种类繁多,尤其是油菜和芝麻,产量分别占全省的20%和40%以上。湖区则是我国重要的淡水渔业区,这里有丰富的四大家鱼和鲤、鲫等鱼类,还有虾、蟹、贝类以及莲、藕、菱、芦苇和水禽资源。荆州市的莲产量位居湖北之一,洪湖的野鸭更是湖北的特色特产。

江汉平原位于长江中游,湖北省的中南部,西起宜昌枝江,东迄武汉,北自荆门钟祥,南与洞庭湖平原相连,面积约4.6万平方公里,主要包括荆州市的荆州区、沙市区、江陵县、 *** 县、监利县、 *** 市、洪湖市、松滋市8个县市区及仙桃、潜江、天门3个省直管市,并辐射周边武汉、孝感、荆门和宜昌4个市的部分地区。江汉平原因其地跨长江和汉江而得名,是中国三大平原之一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常州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江苏常州未来的发展前景怎么样

1、常州与无锡、苏州一样,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是吴侬软语之地,也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之城。

2、常州有3200多年历史,明、清时期为常州府,下辖八县(包括无锡),称为"八邑名都"。辛亥 *** *** 帝制后,为江苏省辖市。从新中国成立到" *** "结束,常州素以"全国工业明星城市"著称,1982年, *** 曾号召全国中小城市学常州(工业发展),同年,被列为全国经济体制 *** 综合试点城市。

3、1983年,江苏全省实行"市代管县"体制,由此,行政决策的人为之举,拉开了苏锡常三市的差距,延续至今(苏州市代管6个经济强县,无锡市代管3个经济强县,常州市代管武进1个经济强县和溧阳、金坛2个经济弱县)。这从经济总量与人口总数上已客观造成了不可比 *** 。

4、 *** *** 以来,常州总体发展还一直比较好的,经济实力基本稳居全省第四(前三名为宁、苏、锡)。尤其人均GDP、人均财政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等指标一直不低,尤其是之一、第三产业的发展仍在全国、全省都位居前列。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绿化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宜居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城市等等,几乎一样都不少。

5、常州未来的发展前景,更是无限宽广。国家对常州的 *** 是:长江三角洲地区中心城市之一,先进制造业基地与文化旅游名城。常州水、陆、空交通运输发达,科技实力较强,文教卫体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发展全面。常州既是上海大都市圈的重要城市,其下属的溧阳、金坛还与南京都市圈相对接,助力常州整体实力的提升。

鱼米之乡发展前景,大米之乡在哪里-第1张图片-

6、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常州自古至今,都是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之地。季札、戈裕良、萧统、恽南田; *** 、张太雷、吕思勉、黄仲则、李伯元;华罗庚、刘海粟、谢稚柳、吴青霞等,都是常州人。上世纪八十年代,常州同时有4人担任两届中国 *** *** ,这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

四、湖北江汉平原的鱼米之乡

1、由于具有良好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发展优势,江汉平原成为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所依仗的农业经济基础之一,农业生产总量约占湖北省的近60%,占全国的5%~12%,为全国闻名的粮、棉、油和鱼、肉、蛋生产基地,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江汉平原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其次为小麦。粮食产量占全省的40%左右,被誉为湖北的“粮仓”,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自明朝以来就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称。

2、其中仙桃市耕地160万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全国重要的粮、棉、油、鱼、猪、蛋生产基地。年出栏生猪100多万头,出笼家禽8000多万只,禽蛋产量50万吨。水产量居全省之一,粮食产量居江汉平原之一。全市粮食面积100万亩,棉花面积40万亩,油菜面积100万亩,蔬菜面积60万亩,水产面积56万亩,淡水产品养殖面积和产量居全国第二。由于江汉平原土地肥沃,花生、红薯、大豆、高粱、玉米、土豆等经济作物的产量也相当可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农副产品生产和加工前景十分广阔。其中监利县为产粮大县,大米产量在60万吨以上。江汉平原的经济作物主要是棉花,棉花产量占全省的65%以上,是湖北省更大的棉产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高产优质棉区之一。其中天门市为产棉大县(市),棉花产量在3万吨左右。江汉平原的油料作物种类繁多,以油菜、芝麻、花生等为主,油菜产量占全省的20%以上,芝麻产量占全省的40%以上。江汉平原的湖区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渔业区之一,不仅盛产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鲤、鲫、鳜、乌鳢等鱼类也非常丰富,还盛产虾、蟹、贝类以及莲、藕、菱、芦苇和水禽。其中荆州市的莲产量居湖北省首位,占到40%~60%;洪湖主产的野鸭是湖北的特产之一。

关于鱼米之乡发展前景到此分享完毕,希望能帮助到您。

标签: 鱼米之乡 发展前景 大米 哪里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