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南的锅庄之乡(甘南著名景点)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3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甘南的锅庄之乡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甘南的锅庄之乡的知识,包括甘南著名景点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我想问一下甘南旅游几月份最适合
  2. 关于甘南迭部“后 *** ”地区的全部详情
  3. 甘南在哪,是一个城市吗

一、我想问一下甘南旅游几月份最适合

每年的6-8月。6-8月是来甘南旅行的更佳时节,此时的甘南平均气温为10-20℃,是全年中最暖和的时候,绿草如茵,野花遍布,草场茂盛,色彩斑斓,最能欣赏到高原美景。另外虽然6-8月是其旅游更佳时间,但其他时候也别有一番风情:春秋季节地处西部高原地带的甘南,春秋季短,每年春秋,数以万计的各类候鸟集结在“鸟类的天堂”尕海。悠扬高亢的鸣叫声,悦耳动听,让 *** 饱耳福。鸟类爱好者绝对不能错过如此良机。冬季冬季甘南适合观雪诵经,此外,农历正月期间各大小寺院举行 *** ,有辩经会、法舞跳神、酥油花灯展,对 *** 文化以及民俗感兴趣的人,是比较好的游玩时间。2、甘南玩几天合适

6-8天。甘南的景点还是比较多的,如果只是走马观花的逛一遍景点,可能2-3天就能逛完,但如果想要静下心来感受当地的文化、享受高原美景,可能需要6-8天的时间才够。3、甘南有什么好玩的

在郎木寺镇南面,有一条长约8km的山谷,峡谷底部是较为平坦的高山草甸,两侧是突兀而起的石头山,景色堪称一绝。甘川的界河“白龙江”的源头便出自纳摩峡谷深处,一年四季不会结冰。转上一圈全国最长的转经廊拉卜楞寺是 *** 们心目中的圣地,也是藏传 *** 的更高学府,甘南州最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因《天下无贼》在此取景拍摄而吸引了许多游客的到来。来到拉卜楞寺,不得不去全国最长的转经廊转上一圈。这长达3.5km的转经廊周围,每时每刻都有虔诚的信众追随并叩拜着。跟随着 *** 或当地 *** ,顺时针地围绕整个寺院转上一圈,在不停行走的过程中,触摸每一个沧桑的经纶,感受信众们的 *** 和执着,一定会有很多收获。日落时分,赏拉卜楞寺全景过大夏河,爬上对面的坡地,居高临下,可以俯瞰整个拉卜楞寺的全貌,成片的寺庙经堂非常壮观,贡唐宝塔的金顶也闪烁着熠熠光芒。傍晚和闲时,常能看到僧人们在这里三两而坐,憩息谈经。这里也是看日落和日出的更佳地段,无论是晨光初露的拉卜楞寺,还是夕阳时分的贡唐宝塔,都分外迷人。看 *** ,铭记心灵深处的震撼甘南地区的 *** 只在郎木寺进行,并且允许游客参观。郎木寺 *** 台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 *** 台周边的山顶,飘着各色经幡嘛呢,还有成群的秃鹫在盘旋。去八角古城 *** 八角城因其有八个城角而得名,藏语称“卡囊”,如今古老的城墙内依然有居民过着朴实的田园生活,站在 *** 城墙上,看经幡飞舞, *** 成群,历史与现实交融,顿时产生独一无二的奇妙感觉。品尝藏族特色美食甘南地区饮食上不仅风味独特,而且民族特色浓郁,食物多以 *** 肉、糌粑、小麦、青稞面为主,牦牛酸奶是这里的特色。4、甘南必玩景点推荐

推荐指数:★★★★★拉卜楞寺位于甘南地区夏河县,是藏传 *** 格鲁派的六大寺之一!寺院规模宏大地位崇高,是甘南地区寺院的 *** ,也是游客来到甘南的必去之地。拉卜楞寺有恢宏的寺院建筑群,而且大多金碧辉煌,行走其中或是在高处拍摄全景都十分壮观。寺院内供奉着无数的巨大佛像和各种精美的雕塑、壁画、法器等,内容十分丰富。另外,拉卜楞寺超长的转经长廊也是全世界罕见的,可以在这里转经一圈积累功德,为亲友祈福。郎木寺推荐指数:★★★★★郎木寺是一座小镇,周围被草原、树林、山丘、红色的石崖围绕,环境优美,有“东方小瑞士”之称。镇上有两座历史悠久的藏传 *** 寺院,分别叫甘丹赛赤寺和格尔底寺(近年为了争取旅游资源两寺也都自称为郎木寺),两座寺院之间是一条清澈小溪,名叫白龙江,沿溪而上可以徒步白龙江峡谷,景色十分美丽。桑科草原推荐指数:★★★★★桑科草原位于甘南夏河县西侧,草原上有小山丘陵,也有开阔旷野,每到夏季绿草如茵,还有野花遍野,非常漂亮。到桑科草原,还可以在当地租马骑行,前往藏家体验糌粑、酥油茶、跳锅庄等各种传统民俗。尕海推荐指数:★★★★☆尕海位于甘南碌曲县尕海乡,距离郎木寺约36公里。尕海湖是甘南地区更大的淡水湖,位于草原中心,每到晴天时蓝天白云在水中倒影,非常好看。尕海湖还是一片鸟类保护区,每年夏季这里都有黑天鹅、白鹭、雁鸭等多种水鸟在此栖息。七八月份时,湖边还遍布着五颜六色的各种野花,景色优美。米拉日巴佛阁推荐指数:★★★★☆米拉日巴佛阁位于甘南合作市郊,距离市中心约3公里,是一座红色的藏式高层建筑。佛阁的高层 *** 建筑在藏区十分少见,在外部拍照十分独特。而佛阁内部供奉了一千多尊塑像,有藏传 *** 各大 *** 的 *** 人物,还有藏族历史上的名人 *** ,这种各 *** 并存的情况在藏区也十分罕见,值得进去参观。冶力关风景区推荐指数:★★★★☆冶力关风景区是一座拥有优美自然风光的小镇。镇内分布着冶力关森林公园、冶海天池、冶木峡、赤壁幽谷、莲花山等众多景点,合称冶力关风景区,包含森林、峡谷、山川、湖泊和丹霞地质等众多景观,风光优美,气候湿润,夏季时气温凉爽舒适,是甘肃省内著名的旅游、避暑胜地。

二、关于甘南迭部“后 *** ”地区的全部详情

“后 *** ”地区就是指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

迭部县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南部甘川交界处,地处秦岭西延岷山山脉迭山系之间白龙江中游的峡谷地带。地理坐标北纬 33°39′23〃—34°20′02〃,东经102°54′54〃—104°04′33〃之间。东西长110公里,南北宽75公里,拥有国土面积5108.3平方公里。县城所在地海拔2400米,县城境内有几座高山主峰均在海拔4900米上下。该地区年降雨量为600-800mm之间,年平均温度7℃,夏季更高温度为34℃。白龙江自东向西穿越该县全境,水量比较充沛。迭部人均淡水占有量为3.2万立方米,是全国人均的16倍、甘肃省人均的22倍,属丰水区。由于水电成本较小,该县电价之低为全省之最。

北靠卓尼、东连舟曲,东北与岷县、宕昌县毗邻,西南分别和四川省若尔盖县、九寨沟县接壤。东西长110公里,南北宽75公里。面积5108.3平方公里。全县辖12个乡,全县总人口5.6万人,有藏、汉、回、蒙等民族。其中:藏族3.6万人,占总人口的72%,主要信奉 *** 。农村人口为3.71万人,城镇人口为1.5万人,占总人口的29.11%。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83人。辖区内设核工业部企业国营七 *** 矿和省属企业迭部 *** 及其所属8个林场,州属企业麻牙园艺场。

县城位于西部白龙江北岸,是1962年建县后垦荒拓建的山区新城。至今已建成道路、供电、供水、排污等设施基本齐备,商贾云集,店铺密布的林区重镇,成为迭部地区 *** 、经济、文化、 *** 、交通中心。

迭部县在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矿产资源、水电资源、农 *** 基础等几方面都排在西北的前列,优势比较明显,已经给下一轮经济发展市场竞争铺垫了厚实的基础。

气候温和湿润,形成了本地区的青山绿水。植被发育良好的大环境,全境内木面积占总面积的58.32%,原始森林覆盖面积为54.4%,其余为灌木和草场混合植被带。狭长的河谷地带适于种植小麦、蚕豆、油菜和北方的蔬菜、苹果、梨、花椒,果实品质良好,广袤的高山牧场适合 *** 的放牧,优良的自然条件使得本地农 *** 都比较发达。迭部县依托森林资源,建立了以木材产品、畜产品、森林系列产品等为主的支柱产业。为全面落实国家"天然林保护"的政策,迭部县将对235家工业企业,456个 *** 、零售、饮食服务等网点进行产业结构大调整。目前境内有省级公路干线2条142.95公里,地方道路39条739.03公里;实现了通讯设施自动化,程控 *** 与全国联网。装机容量1.2万千瓦的尼傲峡水电站现已建成发电。具有综合、配套服务功能的市政建设日趋完善,为迭部的经济发展和扩大对外 ***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总体评价与开发构思研究

——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为例

(湛江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广东湛江 524088)

摘要: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是旅游业产生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旅游产品和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之一。本文以民族地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为例,阐述了该地区在西部大开发的大环境下应大力发展“无烟工业”——旅游业。然而在开发过程中首先要解决的是如何评价一个旅游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以及如何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提出了几点设想,希望旅游业的发展能为民族地区的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和生态平衡等方面做出贡献。

关键词民族地区;旅游资源;总体评价;开发构思

迭部县古称叠州,其名由来已久。据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卷39“陇右道迭州”条载:

“《禹贡》梁州之域,历秦、汉、魏、晋,诸羌常保据焉。至后魏,其地入吐谷浑。周武帝

建德六年(公元577年),西逐诸戎,始统有其地,乃至叠州,盖取山川重叠为义”。

迭部县土地总面积为5108.3k�,人口5.6万人(2000年底),其中藏族人口占70%以上。

迭部县山大沟深,地形复杂。其北部为迭山山脉,南部为岷山山脉,中部为白龙江谷地。全

县平均海拔在2200m以上,其中迭山主峰错美峰海拔4 *** 0m,为全县乃至甘南全州的更高点。

本县水系除北部极少地区属洮河流域外,其余均属白龙江流域。在众多河川的强烈侵蚀作用

下,形成了高山峡谷纵横交错的壮观景象。白龙江河谷及其支沟共有数十条,举世闻名的天

险腊子口就在白龙江支沟腊子沟内。

迭部县地处暖温带和高山气候带共同作用形成的半湿润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夏湿润

,秋冬干燥,降水适中,气候宜人(年均气温4.7℃,降水660mm)。由于水热充沛,无霜

期长,造就了本县富饶的土地和丰富的生物资源,其中尤以森林资源为首要优势。迭部县森

林覆盖率达54.4%,是省内重要的木材基地,其林业经济产值一度占全县经济总产值的80%以

上。1998年10月国家全面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后,迭部全县停止砍伐,并加大了植树造林力

甘南的锅庄之乡(甘南著名景点)-第1张图片-

度,使得森林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迭部县拥有耕地13.7万亩,天然草场235.28万亩,基本

能够满足本地农 *** 发展的需求。除主要农畜产品外,迭部的野生经济作物和菌类资源种类

也很多,分布也较广,主要有沙棘、蕨菜、木耳、羊肚菌(狼肚)等。本县还拥有大熊猫、

梅花鹿、羚羊、雪鸡等国家一、二、三类保护动物十余种。此外,白龙江水系蕴藏有巨大的

水资源和水能资源,水能蕴藏量为80.74万千瓦,人均占有地表水3.17万�,为全省人均占

有水量的21倍,这与甘肃普遍干旱缺水的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再加上温暖的气候和茂密

的植被,迭部完全可以称得上是西北的小江南。

迭部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早在 *** ,这里就有了人类繁衍生息的足迹。随着历史的发

展,迭部又成为历代少数民族和中原汉族不断纷争和文化融合之地。县内至今已发掘出“马

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等古遗址几十处,还有三国时蜀将姜维屯兵的古

*** ,北周时建置的叠州、芳州古 *** 。从唐朝吐蕃 *** 时期开始,藏族人民便生活在这片

土地上,因而这里沉淀了丰富多彩的藏族文化——不仅藏风民俗古朴淳厚,博大精深的藏传

*** 更是广为流传,全县共有寺院33座,其中包括甘肃省唯一的萨迦派寺院白古寺。六十多

年前,震惊中外的红军长征在迭部境内留下了“俄界会议会址”,“茨日那 *** 故居”及

腊子口战役遗址等一批珍贵的 *** 胜迹。这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迭部的知名

度也随之大增。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得迭部旅游业的发展潜力无穷。

迭部县现有经济基础薄弱,尤其是1998年国家实行“天保工程”后,GDP连年出现负增长,2

000年更是达到-12.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为1701元,不及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1/3。城乡

居民收入也明显偏低。这就迫切要求迭部县的经济发展寻求替代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除

了目前正在大力开发的水电业外,旅游业当是另一个需要重点发展的产业。

迭部县自然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种类丰富,分布广泛,开发潜力巨大,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

1�其主要旅游资源类型与分布如下:

地文景观、山岳形胜: *** 雄峰(电),光盖山(益)错美峰(卡),骨麻山(桑,尼),莫老山(桑),端耀山(旺,尼)。

岩溶景观:扎尕那石林(益),门日佛洞(尼)。

特异地貌:扎尕那石门(益),纳加石门(益)。

水域风光、江河溪涧:天险腊子口与腊子溪(腊),腊子水帘洞(腊), *** 峡(腊),叠翠峡(腊),九龙峡(旺),尼傲峡(尼),尼什峡(电)

湖泊水库:骨麻海(桑),录坝湖(洛),卓地海(尼),鲁查米(尼),措沃瓦(益,)措让(电),尼什水库(电)。

瀑布泉点:傲傲水帘洞(电),曹世坝沟口温泉(旺)。

气候天象、宜人气候:腊子溪幽谷,白龙江河谷,县域山区。

天象奇观:山地云海,迭山横雪。

生物景观、森林景观:腊子沟(腊),老龙沟(腊),牛路沟(腊),美路沟(腊),拉孜沟(达),多儿沟(多),阿夏沟(阿)

草原景观:洋布村(多),骨麻山山麓(尼)。

古树名木与奇花异卉:一根五树松(尼),高吉古杨(达),白桦林,红桦林(腊),青冈林(腊),小叶古白杨走廊(电),百里 *** (尼,桑),格桑花(县域草原)

珍稀动物:大熊猫保护区(多,阿)。

古遗址:然闹遗址(电),叠州古城遗址(电)。

古墓葬:电尕姜巴沟、洛大桥西等9处。

近现代重要史迹:俄界会议会址(达),茨日那 *** 故居(旺),腊子口战役遗址与纪念碑(腊)。

民俗风情:节会庆典,与民间歌舞, *** 箭节(农历五月初四),香浪节(农历五月十五),燃灯节(农历十月二十五),嘉热(舞),尕巴(舞),多地(舞),阿嘉(舞),旦热(民歌),强勒(酒歌),拉伊(山歌),丁智(酒歌)。

民居建筑:沓板房(益),片石城(洛,腊),九连水磨房群(多)。

民族服饰:然达(西部),然拉(中部),给让(东部)。

生活习俗风味饮食:糌粑藏包。血肠。搅团。大茶奶茶。罐罐茶。酥油茶。青稞酒。酸 *** 。入赘转房,献哈达,罐罐酒。

民间工艺民间艺术:壁画,酥油花,木偶表演,泥塑木刻。

城乡风貌、乡村景观:东哇村(益),更古村(电),达益村(多)。

现代设施、大型工程设施:安多加水电站(达,拟建)。

*** 文化、 *** 建筑:白古寺(多),然子寺(多),苟吉寺(达),旺藏寺(旺)。

*** 活动:“洛萨莫老”(格鲁派),“杰多”会(萨迦派),“巧巴东巧” *** (苯教)。

*** 艺术:法舞,壁画,酥油花,泥塑木刻。

饮食购物、特产名品: *** ,羊肚菌,青稞酒,木制器具,蕨菜,沙棘饮料。

注:上表中旅游资源分类 *** 引自肖星主编《旅游资源与开发》(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

注2:上表括号中缩写地名分别 *** :腊——腊子口乡洛——洛大乡旺——旺藏乡桑—

—桑坝乡卡——卡坝乡阿——阿夏乡多——多儿乡尼——尼傲乡达——达拉乡益

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的理论依据是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层次组织结构。本规划采用层次分

析法,建立目标层次结构,即旅游资源条件、旅游环境条件、旅游开发条件,在此基础上进

一步设立项目评价层、因子评价层,其核心是旅游资源本体条件评价。

由于旅游资源本身的复杂 *** 和多元 *** ,加之评价中涉及广泛的美学欣赏和社会经济因素,定

量评价不可能采用严密精确的数学量算 *** ,只能采取模糊记分法。为此,经专家打分、建

立距阵、确定权重后,将每一因子分等级并给出计分标准如表2-2:

表2-2迭部县旅游资源评价模糊计分标准表

评分等级〖〗1~0.8〖〗0.8~0.6〖〗0.6~0.4〖〗0.4~0.2〖〗0.2~0

愉悦度〖〗很好〖〗好〖〗较好〖〗一般〖〗差

奇特度〖〗罕见〖〗少见〖〗较少见〖〗常见〖〗经常见

〖BH〗完整度〖〗很完整〖〗完整〖〗较完整〖〗不完整〖〗残缺

〖BH〗规模度〖〗极大〖〗大〖〗较大〖〗一般〖〗小

〖BH〗科学价值〖〗很高〖〗高〖〗较高〖〗一般〖〗低

〖BH〗康娱价值〖〗很高〖〗高〖〗较高〖〗一般〖〗低

历史文化〖〗很高〖〗高〖〗较高〖〗一般〖〗低

〖BH〗 *** 文化〖〗很高〖〗高〖〗较高〖〗一般〖〗低

景点组合〖〗很好〖〗好〖〗较好〖〗一般〖〗差

〖BH〗环境容量〖〗1000人以上〖〗1000~500〖〗500~200〖〗200~50〖〗50人以下

交通通讯〖〗优〖〗良〖〗中〖〗差〖〗劣

接待国外游客的可能 *** 〖〗很大〖〗大〖〗较大〖〗小〖〗很小

客源地距离〖〗很近〖〗近〖〗中〖〗较远〖〗很远

〖BH〗食宿条件〖〗优〖〗良〖〗中〖〗差〖〗劣

〖BH〗旅游服务、管理〖〗优〖〗良〖〗中〖〗差〖〗劣〖BG)〗

综合得分计算采用右列数学模型:Aij=Sij·Wj,Ai=∑(1-i)Sij·Wj

Ai表示第i个评价单位综合得分,Aij表示第i评价单位在第j个评价因子的分值,Wj表示第j

个评价因子的权重值,Sij表示第i个评价单位的模糊系数值。

20×0.9+8×0.9+2+10+4×0.9+6×0.3+10+4+7+3×0.9+4+2+2+4+7×0.8+4×0.7+3×0.9= *** .

根据旅游资源等级评价原则,本规划将全县旅游资源分为 *** :国家级(80分以上)、省级

(80~75分)和地方级(75分以下)。

迭部县各景区旅游资源最后得分见下表2-3:

所在乡镇〖〗景区名称〖〗分值〖〗级别

〖BH〗腊子口乡〖〗腊子口景区〖〗 *** .4〖〗国家级

〖BH〗电尕镇〖〗电尕景区〖〗79.2〖〗省级

〖BH〗益哇乡〖〗益哇景区〖〗78〖〗省级

〖BH〗多儿乡〖〗洋布景区〖〗75.8〖〗省级

〖BH〗尼傲乡、桑坝乡〖〗骨麻海—门日佛洞景区〖〗75〖〗省级

〖BH〗达拉乡〖〗达拉景区〖〗74.2〖〗地方级

〖BH〗洛大乡〖〗录坝湖景区〖〗73〖〗地方级

〖BH〗旺藏乡〖〗旺藏—九龙峡景区〖〗69.2〖〗地方级

〖BH〗多儿乡、阿夏乡〖〗后 *** —阿夏景区〖〗69〖〗地方级

〖BH〗多儿乡〖〗然子寺—白古寺景区〖〗68.4〖〗地方级〖BG)〗

1.山势高峻、碧流湍急,峡谷风光在西北地区首屈一指。由于白龙江及其支流在海拔4000多米的迭山和岷山之间强烈下切,遂在迭部境内形成了几十条深沟峡谷,其中许多峡谷高差都在几百米以上;又由于气候相对湿润,植被覆盖良好,使得迭部有沟必有水,有水皆碧流。例如,举世闻名的天险腊子口,隘口两侧高峻的绝壁巍然对峙;湍急而又清澈的的腊子溪从峡底激泻奔腾,卷起千层雪浪,再加上当年红军英勇涉险的气魄,使这里更显得气势雄浑、蔚为壮观。再如,危崖千尺的九龙峡,使人惊魂动魄,命悬一线; *** 斧神工的纳加石门,令人叹为观止,拍案叫绝;妙趣横生的腊子水帘洞(实为一道长186m、最窄处仅4m宽的一线天峡谷),让人心旷神怡,为之倾倒。总之,迭部峡谷之多、之险、之秀,在西北地区十分罕见。

2�气候宜人、动植物繁多,是省内更佳的绿色生态乐园。

迭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降水适中,宜人的气候使其成为游人避暑休闲的绝佳之处。迭部

向为甘肃的木材基地,虽历经采伐和 *** ,其森林覆盖率仍保持在54%,整体植被覆盖率达8

5.9%,为全省更高。全县活立木蓄积量达4670.9万�,占甘肃的1/4。其中尤以腊子口、达

拉、多儿和阿夏4乡的森林保护较好:老龙沟郁郁葱葱的万亩人工林尤如西北干旱区中一颗

璀璨的绿宝石;拉孜沟神秘莫测的原始森林则是远离城市钢筋水泥森林的人间仙境;白龙江

畔古老的小叶白杨造型各异,韵味无比;尖尼沟中的“一根五树”红松 *** 斧神工,造化奇迹

。在众多沟中宽谷和山梁之上还发育着 *** 的天然草场,水草丰美,野花烂漫,成群的 ***

点缀其间,与山坡上金灿灿的油菜花田交相辉映,宛若世外桃源。清新的空气让人们找到了

远离尘嚣的净土;湛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溪水使人进入返璞归真的意境。同时,这里还吸引了

各种野生动物繁衍其间,其中不乏大熊猫、苏门羚等珍品。总之,迭部气候宜人,动植物种

类繁多,堪称省内更佳的绿色生态乐园。

3�长征胜迹家喻户晓,红色文化积淀深厚。位于达拉沟东端的俄界,长 *** 中曾召开过 *** *** 局坚持北上 *** 方针、与张国焘 *** 行为作坚决斗争的俄界会议,是我 *** 历史上又一关键 *** 重要会议;小村茨日那的一座普通藏式两层木楼,是 *** 曾居住和亲自指挥过战斗的地方,伟人的风采令后来人遐想无限;天险腊子口,英勇的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这里谱写了人类战争史上的一个奇迹。所有这些 *** 胜迹,都见证了历史上那次可歌可泣的长征壮举,是 *** 先辈留给后人的无价精神财富,也是迭部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它们无疑将成为迭部特色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优势。

4�藏风民情淳朴浓郁,藏文化旅游魅力无穷。世代生活在高原之上,历史上长期臣民于吐蕃的 *** 之下,多年来与 *** 不断交流,这一切都孕育了迭部原汁原味的藏文化。无论在民居、习俗、语言上,还是在生活习俗、待客礼节上,迭部的藏族同胞无不给人以淳朴敦厚的印象和热情豪放的感受:东哇村造型独特的沓板房,达益村串珠相连的水磨房,草原上风情万种的锅庄舞(甘南向为歌的家乡,舞的海洋,迭部自然也不例外),小河畔含羞带笑的洗衣 *** ,所有的这一切都使人痴迷,令人神往。此外,古老而神秘的藏传 *** 也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之上,全县有寺院33座, *** 近十种。其中白古寺是省内独有的萨迦派寺院,建筑风格独特,藏经佛理深奥;然子寺大殿雕梁画栋,豪华典雅;苟吉寺乃苯教寺院,各方面自成体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迭部俨然就是一座藏文化的大观园,旅游开发潜力巨大。

从旅游资源特色、品位、开发利用方向和游客需求心态、交通干线走向及实际开发能力综合

考虑,迭部县旅游资源开发的总体布局可概括为:以巴仁桥—腊子口—代古寺—麻牙—九寨

沟公路(迭部段)和江果河—扎尕那—迭部—麻牙公路为主轴,腊子口和电尕景区为重点,

以点连线,以线带面,形成以横“丁”字型为骨架的旅游 *** 体系,构建三大旅游板块和塑

以巴仁桥—腊子口—代古寺—麻牙—九寨沟公路(迭部段)和江果河—扎尕那—迭部—麻牙

公路为主轴——这两者均为今后迭部县对外经济联系的主要通道和大西北通向大西南的捷径

,加之沿线不仅串联了迭部旅游资源的精华,且北可达省会兰州或州府合作,南直抵世界自

然遗产九寨沟、黄龙,既有利于吸引兰州、合作方向的游客,又有利于充分发挥九寨沟、黄

龙这两大旅游热点的辐射效应,从而形成兰州—九寨沟的最短黄金旅游线,故理所当然地应

以腊子口和电尕景区为重点——这两大景区均具有自然景观清新奇特、生态环境质量颇佳、

海拔相对较低、小气候十分宜人的特点,且又各具优势:前者因长征胜迹而享誉海内外,峡

谷风光美冠甘肃,原始森林和人工林遮天蔽日,水帘洞堪称陇原一绝,且紧靠巴代公路,毗

邻麻九公路,距兰州、定西和九寨沟等主要目标市场最近;后者系全县 *** 、经济、文化中

心所在,城市基础设施较为完备,白龙江溪谷宽窄相间,两岸景色如画,建设用地充足,虎

头山、措让湖等奇山异湖雄伟壮丽,且通过两阿公路连接国道213线,又是续建中的江迭公

路的终点,距目前的兰州—九寨沟黄金旅游线和州府合作最近。因此,迭部的旅游开发优选

这二者为重点是完全准确的,也是可行的,有助于以此带动全县旅游业的发展。

形成以横“丁”字型为骨架的旅游 *** 体系——即县域东半部沿巴代—两阿—麻九公路形成

铁尺梁—腊子口—麻牙—多儿—洋布—九寨沟的旅游线路,西半部沿江迭—两阿公路形成东

哇—益哇—电尕—旺藏—麻牙的旅游线路,二者有机组合联接,便构成了以横“丁”字型为

构建三大旅游板块和塑造四大旅游精品——即根据功能差异和开发利用方向的不同,构建中

部长征胜迹峡谷森林游览区、北部奇山异湖江畔佳境游览区、东南藏俗牧歌动物乐园游览区

等三大旅游板块,塑造红色文化旅游、绿色生态旅游、峡谷溪涧旅游和藏文化旅游等四大旅

1.黄羊山、王建萍著.旅游规划.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6�

2. *** 昌.现代旅游开发开发学.青岛:青岛出版社.2001.1�

3.旅游地形象策划:理论与实务.广州:广东旅游出版社.1999.1�

4.丁季华.旅游资源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11�

5.肖星、严江平著.旅游资源与开发.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0.8�

6.肖星主持.迭部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2001.9.(27)�

7.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5

三、甘南在哪,是一个城市吗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甘肃省辖自治州,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南部

甘南地处青藏高原东北边缘与黄土高原西部过度地段,版块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具有 *** *** 季节气候的特点。全市总面积38521平方千米,下辖7县、1市,2017年总人口74.23万人。

甘南藏族自治州境内有尕海——则岔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莲花山和冶力关国家森林公园,以及桑科草原、黄河首曲、大峪沟等几十处优美的自然景区;有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夏河拉卜楞寺、卓尼禅定寺和碌曲郎木寺等121座藏传 *** 寺院;有红军长征经历的天险腊子口、俄界会议遗址等十多处 *** 历史遗迹;有香浪节、晒佛节、 *** 节、花儿会等几十种民俗节庆活动。

甘南藏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南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是中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下辖七个县一个市。全州常住人口69万余人,内有藏、汉、回、土、蒙等24个民族,其中藏族人口占总人口一半。

成立于1953年的甘南州,将迎来60周年庆典。6日在碌曲县夏泽滩草原上举办的第二届锅庄舞大赛暨香浪节活动,拉开了庆典的序幕。

参考资料来源:凤凰网-通讯:甘南藏族自治州民众“舞”动新生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甘南藏族自治州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甘南 著名 景点 庄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