藜麦 之乡 甘肃 藜麦是哪里的特产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4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藜麦 之乡 甘肃,以及藜麦是哪里的特产对应的知识点,文章可能有点长,但是希望大家可以阅读完,增长自己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可以解决了您的问题,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

  1. 甘肃鹏红藜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怎么样
  2. 甘肃天祝:镶嵌在雪域高原的绿色明珠
  3. 甘肃美食丨东乡味道粗犷中不失细腻

一、甘肃鹏红藜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怎么样

企知道数据显示,甘肃鹏红藜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10-14,注册资本1000.0万人民币,是一家以从事农业为主的企业。公司曾先后获授“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等资质和荣誉,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

在知识产权方面,甘肃鹏红藜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拥有专利信息达到2项。此外,甘肃鹏红藜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还直接控制企业1家。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甘肃鹏红藜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信息,就上企知道-免费查企业、查老板、查风险,还能找商机

二、甘肃天祝:镶嵌在雪域高原的绿色明珠

安德鲁斯曾说过:“人的一生至少有两次冲动,一次奋不顾身的爱情,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每一次旅行都像是一本书,当你打开书本,就展开了一段别样的航行。

身心回归自然的过程中,将烦恼抛在脑后,把自己迷失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在一个际遇下,重新认识自己。

炎炎夏日的天祝,绝对是一个避暑纳凉的好去处。当你踏着绿草如茵的大地来到祁连山东端的天祝抓西秀龙草原。蓝绸缎似的天空,点缀着如花朵般盛开的白云,恍如进入了一个遥远的梦境,山和草原以不同的姿态接纳了你的到来。高耸的雪峰,脚下的草地,身边安静吃草的白牦牛,处处弥漫着淳朴,自然的气息。

这里就是青藏之眼的天祝,一颗镶嵌在雪域高原的绿色明珠。一个让你来一次就永难忘怀的旅游胜地。

天祝,藏语称华锐,意为英雄的部落,地处甘肃省中部、武威市南部、祁连山东端,素有河西走廊“门户”之称,1936年,以境内天堂寺、祝贡寺首字“天祝”命名,设置天祝乡。1950年设立天祝自治区(县级),1955年改为天祝藏族自治县,是 *** *** 命名的全国之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是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中国高原藜麦之都、中国高原食用菌之乡、中国高原夏菜之乡。全县辖14镇5乡、178个行政村、20个居委会,有藏、汉、土、回、蒙古等28个民族,总人口2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7.1%,藏族占少数民族人口的81.7%。境内海拔2040—4874米,年平均气温0.3,年降水量407.4毫米。总面积714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6.9万亩,天然草原面积455.76万亩,林地面积385.85万亩,森林覆盖率34.08%。

天祝区位优越,南接兰州,东靠景泰,北邻古浪,西邻青海,西北与肃南县接壤,距省城兰州140公里,距中川机场100公里,距曹家堡机场200公里。位于县境中部的乌鞘岭横亘东西,是古丝绸之路咽喉要塞,兰新铁路、G30高速、G312国道和正在建设的兰张三四线高铁贯穿全境。

天祝文化底蕴深厚,夏至汉初先后为戎羌、月氏、匈奴等民族驻牧地,自汉武帝时归入汉王朝版图,唐代后逐步形成以吐蕃(今藏族)为主体民族的多民族聚居地,明至清初实行千百户 *** ,清乾隆时期设庄浪茶马厅,管理境内36族、14寺院。天堂寺有 *** 更大的宗喀巴木雕坐像,达隆寺为康熙御赐“报恩寺”,石门寺为仓央嘉措驻锡过的寺院,东大寺内藏有全国至今发现的唯一大型《 *** 记》全本壁画;“华锐藏族民歌”“土族格萨尔”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境内有乌鞘岭长城、松山古城、栗家庄汉墓群、岔口驿古堡等古迹,其中乌鞘岭长城是 *** 长城中海拔更高的一段,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祝生态地位十分重要,祁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全县国土面积的61.4%,是石羊河流域6条内陆河(金塔河、杂木河、黄羊河、古浪河、大靖河、西营河)和黄河流域2条外流河(大通河、金强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和水源补给区。近年来,通过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整治以及绿地倍增、全域无垃圾等专项行动,扎实推进全域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洁白的冰川、秀丽的山水、广袤的草原,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画卷。

藜麦 之乡 甘肃 藜麦是哪里的特产-第1张图片-

三、甘肃美食丨东乡味道粗犷中不失细腻

原标题:东乡味道粗犷中不失细腻

旅行中除了风景,美食也必不可少。临夏州东乡族自治县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地带,地形中间高、四周低,呈“凸”字形,黄河、洮河、大夏河环县奔流,高峡平湖、杏园风光、丹霞地貌、文化遗址等旅游资源丰富,极具地域特色的东乡美食更是不可辜负。

1、散养的羊,像一朵朵漂泊的流云悬挂在山梁沟峁间

在兰州西湖老街、碱沟沿的东乡手抓店里,总听见有客人说:“给师傅说给一下,手抓上好些。”

所谓“上好些”自然有讲究,一是手抓要热热地端上来,用手撕,几可拆骨,吃到嘴里才会软烂鲜香、入口即化;二者羊肉的搭配要肥瘦匀称、肉赤脂白,不管是肋条,还是羊背子,总归太肥了吃不下,太瘦了不好吃。

它们的味道虽然让人称道,但我隐隐觉得,为适合兰州人的口味,厨师在 *** 时一定是微调过了。

我去过这道美食的原产地——东乡族自治县,几次在饭点上,吃到的手抓也是凉凉的,但味道非常鲜美,在记忆中萦绕不去。

这次有机会去东乡,一定要仔细品鉴个中差异。

行驶在东乡的乡村公路上,不时能看到散养的羊,像一朵朵漂泊的流云,悬挂在山梁沟峁间。东乡境内干旱少雨、年降雨量只有300毫米左右,但牧草却有8000多种,属于干旱草原植被,草类以本氏茅、小白蒿、引果芥、百里香为主,加杂有野葱蒜等调味草类。这里的羊为了获得足够的食物,只能一天到晚不停走动寻找牧草,特殊的地理环境让东乡羊肉膘肥肉嫩,肉质纤维少且细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微量元素,多食羊 *** 有温肾养胃、补充体力的作用。

2、恭喜你,找对了当地更好的手抓店

在东乡当地的乡镇,手抓店的招牌林林总总,越来越密集。不用打听哪家店最出名,但凡饭馆门口停满车辆,门里门外人声鼎沸,那么恭喜你,找对了当地更好的手抓店。

热情好客的主人早已在茶几上摆了一盘葵花子和一盘杏干。这一盘杏干里面,大接杏和包核杏都有。

接过一块褶皱较多的杏干,口感略微带酸涩,偏硬,有嚼头,这是大接杏的;再尝一块包核杏干,光滑近乎透明,入口酸甜有韧 *** ,越吃越香。说话间,青花瓷的盖碗茶端了上来,把杏干泡在茶水里,待喝完茶,临走前再尝尝这杏干,又是另外一种感觉。主人说,这些杏干都是纯天然的新鲜杏子晾干的,没有任何添加剂,和那种糖渍加工过的杏脯完全是两回事。

都说东乡的唐汪川里有三宝,眼前的葵花子和杏子做成的杏干就是其中的两宝,那么还有一宝呢? *** 就在我们的盖碗茶里,烤焦的大红枣。

喝东乡盖碗茶很讲究,茶几托盘里有春尖、 *** 、桂圆、菊花、红枣等,客人可根据自己的口味拣几样放入茶盏中,然后倒入滚烫的“牡丹水”,盖好碗盖,然后左手端起碗子底盘,用右手夹起碗盖,用盖子由里向外、由浅及深,慢慢刮着喝。

茶香扑鼻而来,茶汁清亮、水汽袅袅,喝起来涩中有苦、苦中带甜、甜中有酸、酸中带香,轻尝慢咽,一股纯正浓郁的茶香瞬间渗透五脏六腑。

盖碗茶要一口一口地慢饮。一边啜饮,一边不断添加开水,直到糖尽茶淡为止。

3、东乡手抓一种狂野的甘肃味道

盖碗茶解渴之余的另外一个功用,就是克化吃手抓带来的饱腹感。

没一会儿,手抓端上桌,是煮好的大件肉,拆分成肋条、胸叉、羊背子、羊脖子等部位,分别置入盘内,主人说,这是“系列手抓”的摆盘。

第二种是“集成版”的摆盘法,就是将剁成的大块肉以胸叉、背子等垫底,上摆肋条。这种摆法层次分明,立体感十足,看着就让人垂涎三尺。

抓起盘中的一根肋条,撕下,蘸着椒盐、辣椒油和醋,配上新鲜蒜瓣儿,一口肉、一口蒜,肉质细嫩绵软,清香可口,没有膻味,堪称是肉中极品。

东乡的手抓,放凉后也有它的道理,好嚼不烂,肉丝根根清晰,肥瘦搭配,肉质紧致,吃起来香味十足。

口味淡的人可直接开吃,口味重的人,可搭配新蒜、油泼辣椒、细盐,甚至调一点点醋吃。

有外地游客说,甘肃地域狭长、风情迥异,唯有这手抓羊肉,从东到西,从北到南,将狭长的甘肃统一成一种味道,一种狂野的甘肃味道。

东乡人能将手抓羊肉发扬光大,做成含金量颇高的民族文化名片,成为中华美食园里的一朵奇葩,足见其饮食文化底蕴的厚重。

4、手抓+藜麦粥+盖碗茶,东乡味道的轻奢搭配

这次和手抓相配的面食,并不是大名鼎鼎的河沿面片,而是一大盆藜麦粥。一端上桌,谷物特殊的香气,便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主人再次热情招呼,“来尝尝,咱东乡的藜麦!”

东乡也能种藜麦?主人介绍说,近年来,勤劳能干的东乡人找到了自己的脱贫路——种藜麦。藜麦产业在东乡的推广并非一帆风顺,尴尬的是,藜麦生长初期和东乡本地一种叫做“灰条”的杂草几乎一模一样,但到后来藜麦成熟时,许多外地游客驾车前来拍照,当地人才发现藜麦的颜值极高。

藜麦的穗通体红色,远远望去,整个田野像是着了火一样,比较这几年流行的粉黛乱子草、马鞭草等网红草,已成为女孩子的新宠。她们在抖音快手上不遗余力地秀自己,让大家都在寻问,这红艳艳的植物到底是何方仙草?原来,藜麦的原产地在南美洲安第斯山区,是印加土著居民的传统食物,有6000年左右种植历史。更为夸张的是, *** 粮农组织认为藜麦是一种单体植物,可基本满足 *** 基本营养需求,正式推荐藜麦为最适宜人类的全营养食品。

它从遥远的南美漂洋过海,先是在 *** 安家,又到河西走廊落户,再到东乡,地势高、光照足、风力大,东乡正是适宜藜麦生长的好地方。喝一口藜麦粥,有一股类似于坚果味的清香,上面的小胚芽咬起来脆脆的,嚼起来感觉有点像甜醅子般饱满,配上香酥的东乡扭馓,好吃极了。

吃一块手抓,喝一勺藜麦粥,再抿一口盖碗,让东乡的寻味之旅趋于完美。

关于藜麦 之乡 甘肃和藜麦是哪里的特产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标签: 甘肃 特产 哪里 麦是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