磬石之乡灵璧石,更具收藏的灵璧石禅石 ***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3

大家好,如果您还对磬石之乡灵璧石不太了解,没有关系,今天就由本站为大家分享磬石之乡灵璧石的知识,包括更具收藏的灵璧石禅石 *** 的问题都会给大家分析到,还望可以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我们就开始吧!

本文目录

  1. 灵璧石产于灵壁什么地方
  2. 灵璧石磬石介绍
  3. 灵壁石是怎样形成的

一、灵璧石产于灵壁什么地方

1、灵璧石有着“天下之一石”之称,主要产地在安徽灵璧县渔沟镇磬云山,此外还有宿州_桥区褚兰镇产区、徐州铜山吕梁石产区、铜山县郭集产区、铜山县魏集产区、邳州市占城、八义集产区、泗县产区等产地。

2、灵璧石有着“天下之一石”的美称,与太湖石、昆石、英石共称为中国四大名石,其主要产地在安徽灵璧县渔沟镇磬云山,渔沟镇也是有名的磬石之乡。除了灵璧县渔沟镇的主要产地外,灵璧石的产地还有宿州_桥区褚兰镇产区、徐州铜山吕梁石产区、铜山县郭集产区、铜山县魏集产区、邳州市占城、八义集产区、泗县产区等。

3、灵璧石的主要种类有磬石、白灵石、彩石、珍珠石、纹石、莲花磐石、蜿螺石等,每种灵璧石都有着独特的结构和形态,具有极高的欣赏和收藏价值。

二、灵璧石磬石介绍

1、磬石类有墨玉磬石、灰玉磬石、三花磬石等。

2、菜玉石:产齐眉山西,玉石山,石之在土中乾,色如绿玉,极细润。

3、清代各地来灵璧采石制磬者极频繁,多为皇家祭祀或祭孔之用。

4、北京故宫和山东孔府陈列的编磬,皆有案可查:“石产灵璧”或“灵璧贡”。

5、 *** 年间,“上海大同乐会”,参照历史资料,用灵璧磬石成功地制成一套仿古编磬,其音质、音色与孔府保存的灵璧磬石 *** 的编磬无多逊色[1]。

6、日本、瑞典等国一些研究中国古代乐器的专家称:中国的古代“编磬”,可称为古代的钢琴,比喻未必不当。

7、新中国成立以来, *** 和地方一些音乐院校和团体不断来灵璧采石制磬。

8、 1985年南京市文工团,用灵璧石 *** 的“编磬”演奏一曲《静夜曲》,惊震四座。

9、南京市文工团在灵璧石雕工艺厂的帮助下,把“条磬”、“鱼磬”搬上舞台,受专家和听众的关注和好评。

10、“泗滨浮磬”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曾对神州律吕作过卓越的贡献。

11、闪耀着中华古老文化的熠熠光华。

12、解放以后,为了挖掘传统艺术,弘扬民族文化,先后建立了灵璧县磬石厂,灵璧县磬石开采厂和灵璧县磬石工艺厂,对得天独厚的灵璧磬 *** 行开发利用。

13、 40多年来曾吸引不少中外著名学者、音乐专家和博物馆(院)的考古学家,他们长途跋涉,不辞劳苦地对“泗滨浮磬”进行考察和研究。

14、灵璧县的一些磬石工艺生产厂家,也积极地生产了各种高质量的石磬和精美的磬石工艺品,为中外专家、学者们在研究、收藏、教学、演奏、陈列等方面提供了优质产品,为振兴民族音乐作出重大贡献。

15、灵璧县磬石工艺厂曾为南京歌舞团生产了三套不同型制的编磬,有云磬、鱼磬和条磬。

16、该团曾参加了1985年在古城西安举行的七首市打击乐演奏家金石之声音乐会和全国首届艺术节。

17、在演奏期间,这三套新制的仿古编磬,以其独特的音响效果,赢得了中外音乐家的极大赞赏。

18、新制的鱼磬和条磬,音质纯正,音色华美。

19、演奏时,鱼磬声于中高音区徘徊,柔和悦耳,条磬声置高音区回旋,清脆洪亮。

20、更为奇特的是,条磬不但能敲奏,而且还可以刮奏,实为民族打击乐器中之所罕见,因之受到中外音乐专家的高度重视。

21、 1970年首次发射的,我国之一颗“东方红”号人造地球卫星遨游太空时,向全世界人民播放的那清脆悠扬的《东方红》乐曲,就是用灵璧磬石 *** 的编磬演奏的。

22、灵璧石磬,音质纯正,清亮悠扬,泛音列宽,气势宏博。

23、演奏起来,洪厚清亮的泛音满堂萦绕,漫罩其它乐器,并与其它乐器搭配得默契、协调,融为一体,极富于表现力,为世界他国所无。

24、“泗滨浮磬”是我国音乐文化的瑰宝,它那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25、今天,在这块“磬石之乡”的沃土里,这里的制磬工人,用他们勤劳智慧的双手,将会生产出更加精美绝伦的编磬,将会继续为中华民族的音乐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三、灵壁石是怎样形成的

1、因为喜爱收藏奇石,灵璧自然是要常去的。由于我出生在安徽,所以我非常喜欢安徽的灵璧石,但如今已很难觅得精品了,而真正的灵璧石 *** 是很贵的。现在一些奇石市场上摆摊卖的所谓灵壁石,几乎是清一色的山东临朐石,经过一些技术 *** 加工打磨后,涂上黑色鞋油,最后再打上蜡就成了灵璧石了,外行人一般是看不出来的。当然,这些都是商业机密,在此,我就不再多言了。

2、灵璧位于安徽省的东北部,地处黄河、淮河二水之间,沃野无垠,山势蜿蜒。这里珠藏川媚,璧蕴山辉,钟灵毓秀,有石皆珍,是驰名中外的奇石之乡。

3、早在唐代就以“灵璧”命名县,是取“山川灵秀之钟,石皆璀灿如璧”之意,由此可见灵璧石之绚灿瑰丽了。灵璧石种类繁多,且各有特色,俱臻名贵,堪称“天宝地灵”。

4、远在3000年前的殷代就取灵璧石作磬,当时它与编钟的前身——“钲”同为古代主要乐器,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中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所以《禹贡》里就有“泗滨浮磬”的记载。宋代诗人方岩作《灵壁磬石歌》诗赞:“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如玉”,给灵璧磬石以极高的评价。

5、灵璧磬石主要产于城北30多公里的磬云山北平畴间,玲珑奇巧,声音清越,在不同的角度敲击能发出 *** ,故又名八音石。我们熟悉的 *** 人民广播电台开播曲“东方红”,就是用灵璧磬石 *** 的乐器演奏的。灵璧磬石的可贵之处主要是峰峦洞壑,状物肖形,不假雕饰,浑然天成,骨秀色黝,扣之有声,瘦、皱、漏、透诸美皆备。历代品评石头的专著中均被列为之一。宋人杜馆著的《云林石谱》,把灵璧石列为之一位。并以最多的文字评述灵璧石具有“峰峦岩窦,嵌空俱美”、“扣之铿然有声”的特点。明人文震享著的《长物志-水石章》里,也把灵壁石排在之一位。并在《品石》一章中写道:“石以灵璧为上,英石次之。二者皆贵,购之颇艰,大者数丈,小者可置几案间,色如漆,声如玉者更佳。”谢坤著的《金玉锁碎》载:“其实英石无声,有声者灵璧石也。”赵希鹄著的《洞天清禄集》、《怪石辨》一章里也把灵璧石排在之一位,并以最多的文字详辩灵璧石的特点和真伪。

6、由于灵璧石嘉誉天下,古代一些文人雅士乃至皇家贵族莫不刻意搜求,以获得灵壁石而为快。每有所获,则视为至宝,置以佳座,朝夕耽玩,知音竟赏,甚至还有皇家贵族把灵璧石视作灵神异物,供入御苑。

7、宋人王明清《挥尘录》载:“政和间建艮岳,奇花异石来自东南,不可名状,灵璧贡一巨石,高20余尺----。”可见宋代是把灵璧石视为至宝的。

8、《宣和别记》载:“大内有灵壁石一座,长2尺许,色清润,声亦冷然,背有黄金文,皆镌刻填金。字云:宣和元年三月朔日御制。御书其下押一字。”由此可见宋代皇帝对灵璧石殊爱之深了。

9、《西湖游览志余》第23卷《委巷杂谈》载:“杭省广济库 *** 官物,有灵璧小峰,长仅六寸,玲珑秀润,卧沙、水道、裙折、胡桃文皆具。于山峰之顶,有白石笔山,圆莹如玉。徽宗御题八小字于石背曰:‘山高月小,水落石出。’略无雕琢之迹。”《志雅堂杂钞》也记载了这件事,说明灵璧小峰受到徽宗御题,足见其宠爱之甚。

10、由于灵璧石在进入皇宫禁苑,受到皇帝特殊珍爱,因此灵璧石声名益彰。一些酷爱自然,笃好艺术的文人墨客对灵璧石的向往魂萦梦牵,纷然而至,刻意搜求。石癫米芾得南唐后主“灵璧研山”,过镇江时,因爱甘露寺旁临江的一处晋唐古建筑乃苏仲恭之宅,石宅相交后米元章却又叹惋不已,抱憾终生。苏东坡为得到灵璧石,曾亲自到灵璧张氏园亭为主人题字、作画、所撰《灵璧张氏园亭记》仍灿然人间。后代的蒲松龄、田中玉等都与灵璧石情有独钟。

磬石之乡灵璧石,最具收藏的灵璧石禅石图片-第1张图片-

11、灵璧石由于地壳的不断运动变化,又经过亿万年的水土中弱酸 *** 水质的溶蚀和内应力、外应力的自然雕凿、去软留精,形成了“瘦、皱、透、漏、圆、蕴、雄、稳“等形态美的特点。观灵璧石之形态,有的剔透玲珑,惮奇尽怪;有的肖形状景,惟妙惟肖;有的神韵生动,震憾人心;有的轮廊抽象,写意传神;有的意境无穷,耐人寻味;有的气势雄浑,沉奇伟岸;有的色彩艳丽,风姿绰约;有的晶莹温润,丰采迷人;有的纹理图案天然成趣,妙不可言;灵璧石还有“顽、拙、丑、怪、灵、巧、秀、奇”之美,是天设地造、美妙绝伦的天然艺术。

12、灵璧石有的粗犷苍老,有的砺腻相兼,有的细腻若肤、温润如玉。灵璧石,属远古代地层中碳酸盐岩。灵璧磬石为隐晶质石灰岩,是由颗粒大小均匀的微粒方解石组成,结构致密,其中含有多种金属矿物质及有机物质,硬度在莫氏3——6度之间。石之硬度在赏石中极为重要,它决定石之自然寿命长短,可以说灵璧石是金石合一的长寿之躯,在实践中已经得到证实。长期 *** 于大自然之中的灵璧石,虽经久经暴晒和风、霜、雪、雨的摧残,但绝无剥落、燥裂等现象,其筋骨不仅锤炼的更加精炼,而且更能显示出其坚贞的特殊气质。石品如人品,石之坚贞,是中华民族气质的体现。清代学者赵尔丰说:“石体坚贞不以媚悦人,孤高介节,君子也,吾将以为师。石 *** 沉静,不随波逐流,叩之温润纯粹,良士也,吾将以为友”。他把石的品 *** 当作自己的楷模,并愿与其在感情和心灵上进行交流沟通。

13、灵璧境内有山七十多座,盛产美石。主要石种有:青黑磬石奇石、青黑奇石、皖螺石、纹石、五彩图纹石、条纹石(玉带石)、白灵璧石及众多的单色石、双色石和复色石等。其色彩可谓五彩缤纷,有的展示其浑穆高雅、有的体现出绚丽多姿。其 *** 的色彩,不仅增强了奇石的自身艺术魅力,而且使观赏者拓宽了眼界,平添了无限的审美情趣。

14、灵璧石在皮表多具有深浅不一的凸凹纹理。主要有线纹、胡桃纹、蜜枣纹、沙粒纹、树皮纹、鸡爪纹、螺旋纹、龟纹、山石皴纹、金丝脉纹、银丝脉纹和赤丝脉纹等天工神镂,各得其妙。

15、灵璧古石,尤其是其中的名石,堪称举世之宝,然沧海桑田,历遭百劫,现存世者寥寥。今灵璧县城西关 *** 院西侧,为北宋兰皋遗址,有灵璧石一座,瑰伟异常,是故园遗址,北京的一些公园亦多处存有灵璧古石,如社稷坛西门外小土山之南的一座灵璧石,上面刻有乾隆御书“青莲朵”三字,原是南宋杭州德寿宫的陈列物,乾隆南巡时运往北京的。琼花鸟上普安殿、正觉殿、见春亭、峦影亭一带的假山,其中有不少灵璧石,嵯峨峭峙。故宫 *** 钦安殿左右的假山,亦有很多灵璧石散叠其中。另外,苏州网狮园“看松读画轩”和“冷泉亭”内各有灵璧石一座,特别是“冷泉亭”中的一座,状如苍鹰殿翅,玲珑剔透,色极清润,摩挲声响,是灵璧石中难得的珍品。广州南方戏院内有一座灵璧石,高丈余,立于 *** 洲水上,黛色荧荧。气貌岸然,当时命名九曜石,上有熙宁诸公题铭,其中以北宋书法大家米芾所书 *** 洲题刻最为著称。河南开封相国寺内尚存灵璧石一座,座下镌刻艮岳遗石四字,据考为北宋遗石,弥足珍贵。

16、灵璧石历史上曾有三次较大规模的开掘。一次是北宋中后期,先是当地人士采石筑园,或为清供,经苏轼、米芾等称扬,名声愈噪,直到徽宗修筑艮岳石,达到 *** 。此后即少有人问津,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明万历年间。王守谦称:国朝垂二百六十余年,寥寥无闻,即问之士著者,亦竟不知灵璧石为何物。万历己酉年(1609),有一个叫张鸿的御史决心来灵璧觅石,乘雨后在山涧沟壑中采得几方,以此为端,又一轮发坑取石的势潮开始了,贩石者接踵而至,王守谦甚至担心在过量的采掘中,当地的灵璧石将成广陵散。第三次采掘热是近二十 *** ,随着奇石收藏兴起,海内外来灵璧求石者日众。又由于当地县、市 *** 多次组团到 *** 及国内外各地举办“灵璧奇石展”及三次举办的“中国灵璧奇石节”和 *** 四套“走遍中国——走进宿州”栏目的宣传,灵璧石也日渐价高,全线飘红。从20年前一块奇石几元几十元到如今的几千元、上万元、百万元、千万元、数千万元一块不等。正因此故,当地农民视采石为致富途径,日夕奔走于山间疯狂采石觅石。一些当地学者惊呼:灵璧石资源已濒临枯竭!为此,从2005年起,当地 ***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明令禁止滥采乱挖和盲目流失,同时相应建立了灵璧石藏馆,收集与保护灵璧石精品,以飨后人。

END,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

标签: 灵璧 收藏 *** 石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