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工业之乡(韶关工业园有什么工厂)

牵着乌龟去散步 之乡 3

大家好,关于韶关工业之乡很多朋友都还不太明白,不过没关系,因为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分享关于韶关工业园有什么工厂的知识点,相信应该可以解决大家的一些困惑和问题,如果碰巧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还望关注下本站哦,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

  1. 韶关的区位优势
  2. 广东韶关、 *** 和梅州,各自有什么产业发展优势呢
  3. 韶关的经济

一、韶关的区位优势

1/韶关、郴州、赣州同是 *** 老区、同属红砂岩和丹霞地貌、同处欠发达地区、山水相连,由广东韶关、江西赣州、湖南郴州三地组成的大三角地区,分别是广东的北大门,湘赣的南大门,湖南的南大门,是泛珠三角经济圈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粤港澳幅射内陆腹地的“黄金通道”。是前景广阔的“红三角”经济圈;

2/红三角地区是广东、江西与湖南三省交界的一个极富旅游资源优势的地区,这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这里有过 *** 的光辉岁月,这里更留下了 *** 的森林,是华南地区生态保护的示范区。红三角地区位于北至北纬 27°,南至北纬 24°,东至东经 117,西至东经 111°的粤西北,赣西南以及湘东南地区,行政区划含三省的韶关、清远、赣州、吉安、郴州和衡阳等市。

红三角地区是自然地理上的南岭山脉地区,也是三省主要干流的源头,粤北是北江的源头,赣州是赣江的源头,郴州是湘江的源头。红三角地区莽莽苍苍的森林孕育了珠江水系,赣江水系和湘江水系,是自然生命之源,是三省万物之源,是三省的母亲河之所在。

由 *** 先生倡导建立“红三角经济圈”,包括江西赣州市、湖南郴州市、广东韶关市的8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小珠三角4.2万平方公里的2倍。三市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无污染的生态环境、绿色食品基因库,文化历史同根同源,经济形态、水平相当,本来可以互通有无、相偕发展,但由于三市分属广东、江西、湖南三个不同的省份,行政区划、体制管理各自为政,在客观上造成了三市相隔咫尺却缺乏相互合作的局面。“红三角”经济圈概念的提出,出发点就是发展三市的合作关系,各自发挥优势,扬长避短,尽量消除行政区划分割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共同打造区域经济,并进一步辐射华南地区。

广东经济总量历年占全国比重高达10%-20%,其中七成以上集中在珠三角,但现在珠三角面临发展空间不足,自然资源、人力资源有限的发展后劲不足问题,必须要向纵深发展,拓宽发展空间。为此,经济学家提出了“泛珠三角”的概念,把“大珠三角”扩展为大华南经济协作区,把周边省份整合为“大珠三角”的腹地。这样,南沙作为一个码头、平台、窗口和基地,与“红三角”的合作可以在珠三角和“红三角”之间搭建起桥梁,更可为将来发展华南经济圈的起步奠下基础。

按地缘经济的观点,“红三角”是咫尺相邻“珠三角”经济圈的之一辐射圈,而当前“红三角”与“珠三角”便捷的交通联系正在形成。对于赣州人来说,目前正在修建的赣粤高速公路、赣龙铁路和已经立项、开工在即的韶赣铁路拉近了它和”珠三角“的距离,这三条交通大动脉犹如一个黄金“十”字,挑起了“红三角”和珠三角的两头。

郴州是湖南的“南大门”,是内陆地区通往粤、港、澳的交通要冲,除了京广铁路、106、107国道通华南外,新修的京珠高速公路已全线开通,是湖南乃至以北内地各省距华南最近、运输成本更低的地区。郴州拥有迷人的自然生态美景,还是“中国有色金属之乡”,森林、能源资源十分丰富。对于溶入“珠三角”经济圈,郴州提出“建设粤港澳‘后花园’”的口号,他们希望借助南沙这个平台,融入建设“红三角”乃至华南经济圈之中,将郴州建成华南产业梯度转移、能源供应等5个基地和粤港澳生态旅游的后花园。

韶关工业之乡(韶关工业园有什么工厂)-第1张图片-

作为粤北地区的工业城市韶关,与“珠三角”经济圈原本就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也是“珠三角”辐射华南数省的桥头堡,作为“红三角”经济圈中的重要一环,韶关起到了联合赣州、郴州,连接“珠三角”的桥梁和枢纽作用,而且既是交通上的枢纽,也是经济枢纽;在承接珠三角向红三角产业转移上,它起到一种经济发展的信息辐射作用。

按照“红三角经济圈”相关地方 *** 的计划,加入“红三角经济圈”是欠发达地区融入华南经济圈的一个实质 *** 举措。具体步骤是先期借助珠三角经贸平台,建成华南产业梯度转移、能源供应、有色金属、劳务输出、鲜活产品和农产品的深加工等基地,进而成为粤港澳乃至东南亚地区产业、经贸、生态和旅游的“后花园”。红三角地区丰富的农副产品向来颇受粤港澳欢迎。三市携手合作共建绿色食品基地,同时该地区劳力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等都十分丰富,最需要的是一个市场,经济圈的建立无疑搭建了一个优势互补的桥梁。而对于珠三角来说,“红三角”地区近在咫尺,在其经济辐射圈之一层,包括华南数省的“泛珠三角”概念和“华南经济圈”的形成,“红三角”即是“珠三角”进入湘赣两省的通道,也是珠三角产业梯度转移的理想承接地。

二、广东韶关、 *** 和梅州,各自有什么产业发展优势呢

众所周知,我国的广东省是一个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的地方,这里虽然面积不算太大但是城市众多,在优秀的城市们带动下争相发展,推动着省内经济实力不断提高。

今天小编也带领大家来到广东省,有这样三座经济实力相当的城市被人们寄予了厚望,虽然目前的名次不够亮眼,但是它们富有突破自我的潜力,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谁将会是之一个脱颖而出的城市吧。

首先我们来到的之一个地方叫做韶关,它位于广东省的北部地区,其地理位置比较特殊是广东省的“北大门”,也是这一地区举足轻重的交通枢纽,韶关机场每日都在忙碌运营,韶关和韶关东站的客流也熙熙攘攘。

由于韶关市还是广东少数民族的 *** 地,以客家人为主的多样 *** 民族文化得到了继承和发扬,将这一地区的风景变得更加丰富多彩。韶关市在2019年的GDP为1318.4亿元位于省内第15名,让我们静静期待它的蜕变。

接下来我们来到的第二个地方叫做 *** ,它位于广东省的西南沿海地区,是一座紧邻着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城市,由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拥有着丰富的海洋资源,不仅奠定了当地之一产业的基础,美丽的海滨风景还吸引了各地游客远道而来。

马尾岛、北洛湾和东方银滩等景区十分受人青睐,直接推动了 *** 市旅游业的一大飞跃。 *** 市在2019年的GDP为12 *** .18亿元位于省内第16名,未来的发展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首先我们来到的之一个地方叫做梅州,它位于广东省的东北部与福建省和江西省接壤,是广东省内又一重要的侨乡,由于千百年来历史文化的积淀,它也是一个风景、文物资源丰富的旅游城市。

梅州市当前除了旅游业之外,更重要的发展优势在于这里的特色产业油茶和电力,梅州市不仅将自己“油茶之乡”的名声远扬做大做强,而且后来居上的电力工业也开始发挥作用展露锋芒,在2019年这里的GDP为1187.06亿元位于省内第17名,未来可期。

综上所述,可见以上这些在广东省排名靠后的城市经济实力也不差,经过小编的描述,你认为谁会是之一个突出重围刷新名次的地方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表达你的看法。

三、韶关的经济

韶关农业优势明显,气候资源优越,人均耕地面积在全省排之一。由于近几年加强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业生产持续增长,2013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16.4亿元,农业增加值131.3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9584元。优质水稻、蔬菜、畜禽产品、烟叶、水产品、水果等农业六大主导产业生产基地不断扩大,特色农产品如南雄板鸭、张溪芋头、火山粉葛等特色农业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逐步向专业化、区域化、规模化、优质化、集约化的生产方式转变。

2013年,韶关拥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达90家,其中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17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共2155家。家庭农场22家。全市共有14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和11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013年全市共引进新品种125个,推广新品种39个,应用新技术14项。全市农业科研项目荣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分别为6项、6项、5项。

韶关地区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旱粮比重较小。

韶关地区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油菜籽、芝麻、茶、大豆、棉花、麻、蔗、烟草、蚕桑等。

韶关地区属中 *** 带湿润 *** 季风气候,十分有利林木生长。尤其杉木,生长迅速,一般15至20年可成材,且材质好,驰名省内外。韶关是广东省的杉木中心产区,连南县金坑乡素有“杉都”之称。韶关是广东省更大的再生能源基地和天然生物基因库,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和林副产品资源。1984年森林资源二类清查,全市有林业用地220.38万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71.95%;有林地125.33万公顷,占广东省的32.99%;森林覆盖率达44.19%。韶关是广东省的重点林区,所辖12个县均是重点林业县。

韶关山地辽阔,素称“八山一水一分田”。林区群众,历来靠山吃山,有悠久的耕山营林习惯。林业对于改善山区人民生活和促进全市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林业部门调查,主要林区乡镇山林经济收入占总收入的50%以上。

韶关市畜 *** 方面主要饲养猪、牛、三鸟等。

韶关特产有北江香菇、冬笋、笋干、白毛茶、北乡马蹄、南华李、三华李、甘木通、龙脑、巴戟天、大鲵(通俗称“娃娃鱼”)、棘胸蛙、马坝油粘米、乌石红瓜子、猕猴桃、冷水猪肚、爆炒山坑螺等。韶关历史上以农为主,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但起源颇早,且有过鼎盛时期。西周晚期到春秋时代已有制陶业;唐宋时期手工业与矿冶业已有相当发展,《宋史》载:“庆历(1046—1048年)末韶州天兴铜大发,岁釆25万斤,诏即其州置永通监。”韶州南雄曾是当年织布丝绸中心;明代阳山为当时全国十三个铁冶所之一,年产铁78万斤;清代土纸、毛笔生产兴盛一时。 *** 以后,开始出现一些官僚资本家经营的工矿企业,釆煤业、以木炭、柴油为燃料的小火电业萌芽。

韶关是广东的重工业城市,工业基础雄厚。五、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国家先后把韶关作为华南重工业基地和广东战略后方来建设,建立起韶关钢铁厂、韶关冶炼厂、韶关挖掘机厂、凡口铅锌矿、 *** 山矿等一大批骨干工业企业,奠定了韶关工业在当地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七十年代,韶关已成为广东重要的工业基地。八十年代以来,韶关的工业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韶关工业紧紧围绕“建设粤北经济强市”的目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依托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优势产业。基本形成了资源型产业突出、加工工业雄厚、部分轻工业份量较重的综合类工业城市。 2014年,韶关市完成工业增加值37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48亿元。钢铁、有色金属、电力、机械、烟草、制 *** 、玩具七大支柱产业完成增加值211.4亿元。

七大支柱工业:机械工业,制 *** 工业,钢铁工业,烟草工业,电力工业,玩具工业,有色金属工业。

高技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 *** 制造业。

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钢铁冶炼及加工工业;石油及化学行业。

优势传统工业:食品饮料业,建筑材料业,金属制品业,纺织服装业,家具制造业。

防洪工程:乐昌峡水利枢纽韶关据五岭之口,商品流通承南启北,唐宋时期为岭南商业重镇。内地货物多经庾岭进入韶州运往广州和南海各地,岭南特产、沿海食盐和国外香料、工艺品等货物也经韶州复道庾岭运往虔州或转运至京师、中原各地。韶州成为联系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南北货物转运集散之地。尤其宋代,随着全国 *** 经济重心的南移,韶州商业经济更为活跃。韶州铜矿的开采和冶炼(今曲江 *** 山一带),产量居全国之首,成为北宋更大的铜冶炼中心,加上韶州永通监(铸钱局)的开办,促进了韶州商业发展,南北贸易往来频繁,在韶州转运集散的北货有丝绸、棉花、茶叶、烟丝、瓷器等,南货有广盐、铜、铁、锡制品、香 *** 、百货、岭南特产等。至明清时期,韶州的牙行业、行栈业、旅栈业、银楼业、中 *** 行业、烟草行业、布匹行业、典当业、米行业、盐行业、京果行业、饮食行业、土纸行业、运输业等颇为兴旺,这一时期在韶州城内和城郊先后建了九大贸易市场(墟市),即清平墟、南皋墟、皇中墟、长坪墟、大墨墟、上韶墟、文化墟、布贤墟、大风墟。各地商人来韶经商频繁,“舟车辐辏,踵接肩摩”。尤其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清 *** 实行海禁后,广州成为唯一的通商口岸,南北货物和国外进口商品,大都运来韶州转运集散。湘赣、江浙、闽南和广州各地客商,纷纷来韶经商,先后在韶州设立一批商业会馆,其中主要的有广州会馆、四邑会馆、豫章会馆、福建会馆、楚南会馆、赣州会馆、兴宁会馆等。南北货物的云集,韶州关税银也随之日增,至道光年间,韶州太平关年税银收入达21万两,转解户部14万两,比粤海关各口岸年税银之总和11万两还多,成为国库和地方财政的一大财源。

国内贸易:2013年 *** 零售和住宿餐饮业销售额783.8亿元,其中: *** 零售业销售额718.3亿元,住宿餐饮业营业额65.5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71.1亿元,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11.3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9.8亿元。有水果、蔬菜、粮食、小商品、布匹、水产品等一批专业 *** 市场和建筑材料、装饰材料、日用百货、农副产品、摩托车、野味山货、旧货交易、机电产品等商品专业街。国内外著名零售企业在韶发展势头良好。

对外经济:2013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1. *** 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23.17亿美元,其 *** 口9.2亿美元,进口13.97亿美元。外经贸发展形势良好。在2013粤港经济技术贸易合作交流会上,韶关新签订项目6个,总投资金额2.2亿美元。韶关2条通行港澳船舶已于2013年10月获省交通厅批准;粤北国际物流中心项目整体规划工作进展顺利,已于2013年12月底通过了专家评审。全力保障铁海联运班列顺畅运行,致力将韶关至深圳盐田港的“铁海联运”项目打造成华南乃至全国的“铁水联运”示范项目。2013年,全市通关货物总量665万吨,交通工具12.9万辆;进出口集装箱1.36万个,其中铁海联运集装箱进出口箱达8201个。韶关已成为国内外客商的热点投资地区。

旅游业:2013年接待旅游者人数243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87.2亿元。

金融业:2014年,韶关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94亿元,其中储蓄存款余额860亿元;各项 *** 余额671亿元。

莞韶园:2014年6月19日,“粤北硅谷高科技园区”规划建设方案专家论证会在韶关召开。据了解,“粤北硅谷”项目以建设现代信息服务产业园区,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和工业强市,推进科技创新和企业创业为建设重点。初步计划用5年时间实现园区中大规模IT企业500家,从业人员达10万人,年产值达100亿元;用10年时间,打造产值超300亿元的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展望未来,“粤北硅谷”将打造成为粤北、湘南及赣南更大的信息产业 *** 区。

新一轮对口帮扶开展以来,莞韶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莞韶园、七组团共引进落实项目103个,总投资 *** 多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47个,工业、农业、旅游、金融、文化等“十大”领域的合作也扎实推进。

“科学技术是之一生产力”,莞韶园已经定下战略目标,即以高新技术企业为基础,抓住装备制造、生物制 *** 和医疗器械两个重点主导产业,突出整机装备、成套设备和智能装备,扩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打造广东装备制造业总部基地,到2020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00亿元。

好了,文章到这里就结束啦,如果本次分享的韶关工业之乡和韶关工业园有什么工厂问题对您有所帮助,还望关注下本站哦!

标签: 韶关 工业园 工厂 什么 业之乡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