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对于高州荔枝龙眼之乡简介和高州龙眼品种有哪些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编来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
一、北流市简介及详细资料
历史文化北流市
北流历史悠久,设县已有1400多年,因境内圭江向北流而得名。旧称“粤桂通衢”、“古铜州”,历史上曾“富甲一方”,素有“小佛山”和“金北流”之称,是世界铜鼓王的故乡。
北流历史悠久,设县已有1400多年,因境内圭江向北流而得名。旧称“粤桂通衢”、“古铜州”,历史上曾“富甲一方”,素有“小佛山”和“金北流”之称,是世界铜鼓王的故乡。
明代进士李宏曾任四川道监察史10年,清代中进士13人,其中阙邦觐19岁中进士点翰林,被誉为“北流神童”;新进士李绍昉宝和殿复试获一等一名,授职翰林院编修,担任国史编纂,其才思敏捷,学问渊博,时人誉为“才压三江”。现代北流籍的著名专家、学者有国学巨擘陈柱、有机化学家凌育宸、画家马达、铁道工程专家冯介、教育家兼诗人冯振、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陈一百、光学家顾去吾、水电专家窦音桂、音乐家何名忠等。北流还是一代名将红七军、红八军总指挥李明瑞、红八军军长俞作豫的故乡,具有光荣的 *** 斗争传统。
北流历史悠久,南朝齐永明六年(488年)置北流郡,以境内圭江流向而得名。南朝梁(502—557)置北流县,为北流行政建置之始。唐武德四年(621年),以北流县、普宁县(今容县)设定铜州,贞观六年(627年)更名容州,治所在北流长达百余年。历元、明、清、 *** ,至今县行政建置已有1400多年历史。
1994年4月18日,北流经 *** 批准撤县设市。
2000年,北流市辖23个镇:北流镇、新荣镇、民安镇、山围镇、民乐镇、西埌镇、新圩镇、大里镇、塘岸镇、清水口镇、隆盛镇、大坡外镇、六麻镇、新丰镇、沙垌镇、平政镇、扶新镇、白马镇、大伦镇、六靖镇、石窝镇、华东镇、清湾镇。
2005年,撤销华东镇,整建制并入石窝镇,石窝镇人民***驻地不变。
地理位置北流市位于广西东南部,与广东省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接壤。
气候北流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典型的 *** 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土地肥沃,资源丰富。
地形北流地势北高南低,主要山脉北部有大容山其主峰梅花岭海拔1275.6米,为桂东南更高点。
土壤市境内山地主要为砖红 *** 红壤。耕地中水田以潴育 *** 水稻土居多。
河流主要河流有16条,分属珠江、南流江和淦江水系,更大河流为圭江,全长121.6公里。
矿产已探明的矿藏有铁矿、黄金、白钒、铝、锌等20多种。贮藏量特大的石灰石、高岭土、花岗岩为发展水泥、陶瓷、石材生产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动植物野生动物有果子狸、 *** 、抓鸡虎等;植物有500余种可入 *** 。
电气主要河流有16条,分属珠江、南流江和淦江水系,更大河流为圭江,全长121.6公里。水力发电开发量可达7万多千瓦。
目前市区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8万人。绝大部分为汉族,少数民族仅占0. *** %。原籍北流的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30多万人,分布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广西第二大侨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1049035人,其中各镇人口(人):北流镇160538;新荣镇31453;民安镇32303;山围镇28678;民乐镇56621;西埌镇47118;新圩镇58767;大里镇41244;塘岸镇43851;清水口镇38028;隆盛镇650 *** ;大坡外镇37596;六麻镇65760;新丰镇39717;沙垌镇24619;平政镇55432;白马镇32888;大伦镇26106;扶新镇18661;六靖镇60029;石窝镇37453;华东镇11317;清湾镇357 *** 。
被称为“世界铜鼓王”的铜鼓,出土于北流六靖水冲庵铜鼓,面经165厘米世界更大的铜鼓北流铜鼓王出土于北流六靖,残重300多公斤,堪称“世界之最”。而这个“铜鼓王”便是铜石岭的产品。“铜鼓王”的出土有着传奇般的经历。清代北流石科乡有个农民,上山砍柴草,把扁担竖着往地上拚命一捅,但闻土中发出异样的声响,扁担也捅不下去了。于是拨开泥土,赫然出现了一个硕大无 *** 铜鼓,村民还以为是神器,便计画抬到附近的六靖圩冼太庙来供奉。谁料抬到水冲庵时,绳索突然绷断,甚是奇哉!最后索 *** 向庵中菩萨站普,决定留在水冲庵,大概是抬铜鼓的乡民略施小计,要铜鼓留在自己乡里吧。于是每年冬天,各地村民都在水冲庵举行祭鼓祈神,敲起铜鼓,山鸣谷应,响彻云霄,乡民从四面八方云集敬神。这个“铜鼓王”现在展览于广西博物馆,两次赴京展出,见者叹为观止,为广西赢得了声誉,更让北流人骄傲!
北流被誉为“中国日用陶瓷之都”制造陶瓷已有两 *** 之久。2011年8月31日,中国陶瓷工业协会专家组同意授予北流市“中国陶瓷名城”称号。北流陶瓷,最早起源于夏商,从现有的考古资料来看,断定在 *** 中晚期,岭南一带便出现原始陶器是不成问题。北流最早的古人类遗址——新圩“六马村石器文化”,除石铲、石斧等器物,却没有陶制品。夏朝至商代,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不断进步,私有制出现萌芽,地处南方僻壤的北流河流域,出现了私有制陶作坊,但北流境内没有当时器物出土。中国科学院上海矽酸盐研究所测试这类陶器,发现氧化铝的含量较高,在较高的温度中烧成,具备了某些原始瓷的 *** 能。在北流境内,已有这类陶器出土,现藏市博物馆的一件“米字纹陶罐”,口径22.8厘米,高28.3厘米,足径16.3厘米,惜口沿边缺一小口,有裂痕。便是当时的器物,也是目前为止北流发现最早的陶器制品。由此可断定出,印纹陶在当时的北流是普遍存在的。
北流历史悠久,设县已有1400多年,因境内圭江向北流而得名。旧称“粤桂通衢”、“古铜州”,历史上曾“富甲一方”,素有“小佛山”和“金北流”之称,是世界铜鼓王的故乡。 *** *** 以来,北流经济综合实力稳居广西十强县(市)前列,以陶瓷之乡、水泥之乡、建筑之乡、荔枝之乡、水稻高产之乡闻名遐迩。
农业北流农业发达,农业结构调整不断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创汇型和加工型农业已占主导地位。全市现有水果83万亩,名优水果占90%。以牛品改为突破口的水产畜 *** 发展加快。一些新的农业生产高效模式得到了成功实践。农村以沼气池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发展迅速,成为广西和全国的典型示范项目。
工业北流工业起步早,基础雄厚,规模优势明显,已形成以日用陶瓷、水泥、兽 *** 、罐头食品、机械、皮件等为主的工业体系。目前,全市有工业企业4300多家,其中陶瓷企业50多家、水泥企业28家、兽 *** 企业26家、皮件企业33家、规模较大的罐头食品企业10多家,安排就业20多万人。北流已成为广西更大的日用陶瓷生产出口基地及华南地区兽 *** 生产基地。
第三产业以商贸、交通运输、旅游、餐饮、房地产、文化娱乐为主的第三产业发展迅速,城乡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已上升至29%,从业人员超15万人。
外向型经济外向型经济迅猛发展。全市现有生产出口产品的企业96家,其中自营出口企业57家,出口产品包括日用陶瓷、皮革制品、罐头食品、芒竹编、松脂、毛纺织品、家具、玩具、农机、兽 *** 、园艺产品等15大类,产品销往美国、欧洲、东南亚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广西更大的产品出口县市之一,目前正在全面建设“外贸出口超亿美元市”。
北流市交通便捷,境内公路交通网路已基本构建完善,全市镇镇通硬化道路,99%的村通四级公路,半数以上村通硬化道路。国道324线玉容一级公路横贯全市东西;北宝二级公路纵穿全市南北,连线广东水东港和广东省高等级公路网;规划建设中的南宁----广州高速公路、洛阳---湛江铁路经过北流。从北流出发,4小时可达广州(395公里)、佛山(388公里),5小时可达深圳(518公里)、珠海(507公里),
2小时可达南宁(210公里),不用5小时可达桂林(467公里)。与广东的水东港、湛江,广西的东兴、凭祥、北海、钦州、防城港、梧州、贵港等港口、边境城市,有一、二级公路相通,2--5小时可达,出海通关便捷。此外,北流通讯发达,能源充足。日供水能力达4.5万吨,年供电量达4.7亿千瓦时,供电保证率99%。目前中国电信、移动等通信北流分公司在当地均设立了服务大厅和 *** *** ,可以随时拨打当地的通信分公司咨询 *** 、以 *** 业务和掌握自己的话费情况,了解与通信有关的知识,并对其提出意见和建议。
北流目前已建成了市电子信息中心1个、部门电子信息馆5个、镇级电子信息馆22个、村级电子信息馆26个,创建了“数字农户”1443户,培养了新型农民3200多名。到2006年底,城区大部分居民已实现由"有线电视"转换到"数位电视"。
北流以建设中等城市和精品城市为目标,城市建设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经营。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品位不断提高。目前,中等城市建设的序幕已经拉开:城东,广西2003年重点开工项目北流市陶瓷工业园区已经开工建设;城南,新的商贸区和教育城规划已经完成;城西工业区已拉开规划建设框图;与此同时,市区中心的旧城改造已经起步。随着多个重点项目的建成投产和一大批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完善,不远的将来,展现在世人面前的北流,将是一个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社会文明、环境优美、城区人口达30万人的现代化城市。
近年来,北流市立足于建设中等城市这一目标,按照“拉开城市框架、扩大城市容量、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美化城市形象”的思路,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在城市规划布局、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城市风貌上突出日用陶瓷城、荔枝之乡、铜鼓名城的个 *** 和历史文化内涵。目前,市区绿地率达28.83%,绿化覆盖率达33.17%,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39平方米,路灯亮灯率达98%。全市自来水普及率98%;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8.02%。1998年以来北流市连续三届摘取了广西城市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北流正发展成为一座花园式的、环境优美、充满活力的中等城市。
北流旅游资源丰富。著名景点有:道教二十二洞天勾漏洞,以铸造了世界铜鼓王而闻名的汉代冶铜遗址铜石岭,桂东南之一峰大容山,一千多年前就已闻名的 *** 门关。此外,还有万丈洒、
天堂山、 *** 寨、伟人山、水月岩、圭江河、六洋水库、中国海相泥盆纪标准剖面等自然景观和景苏楼、大城殿、粤东会馆、德胜堂等人文景观,以及荔枝之乡的观光农业、生态家园的生态旅游等,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北流已被国家定为乙级 *** 旅游城市。市金荔酒店、精通大酒店、红云大酒店均为三星级以上涉外酒店。
位于北流市城区东面3公里处,占地面积204公顷,是全国道教“三十六洞天”的“二十二洞天”。岩洞全长1500米,勾、曲、穿、漏、奇景天成,洞内石柱、石笋以及各类天然奇特的钟乳石纵横交错,千姿百态。洞前亭台楼阁,雕梁画栋,绿树婆娑,曲径通幽,石壁上历代石刻琳琅满目,倍添艺术魅力。
铜石岭位于北流市东郊10公里处,分大小两山,圭江自南而北饶过山前,山层变耸秀、巍峨壮观,石皆紫铜色,有的兀然 *** ,骨骼清奇;有的苍茫一片,气势雄浑。这些令人叹为观止的奇峰怪石,丛立造型各异,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大容山森林公园位于北流市北端23公里处,总面积2930公顷,平均海拔1000米,其中莲花顶海拔1275.6米,为桂东南之一高峰。大容山山势雄伟,森林茂密,是天然的 *** 带植物王国,其中有国家级保护植物活化石—桫椤,花中皇后—金花茶等。园内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达8.3万个/m。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提高 *** 免疫力,游大容山公园,住莲花山庄,吃山珍野菜,玩高篝火晚会。你将远离都市的烦恼,公园内冬暖夏凉,干湿适中,是避暑、旅游、度假的好地方。李明瑞、俞作豫纪念馆位于城东北的田螺岭,该馆是纪念红七军、红八军首领李明瑞、俞作豫而建的。全馆占地3533平方米,建筑面积810平方米,落成于1985年2月1日,馆内陈列有介绍李、俞烈士光辉业绩的文字、实物、 *** 和自治区 *** 以及红七、红八军老战士为该纪念馆的题词,该馆现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成殿又名孔圣殿,高18.7米,长15.77米,面积247.6平方米,为两层重檐歇山式宫殿建筑。顶上饰祥龙彩凤、飞禽走兽,红墙黄瓦,殿正同16扇镂空雕花鸟虫鱼图案,流丹滴翠,极其精工美丽。北流孔庙建筑设计精巧严密,体现了古代建筑艺术风格。景苏楼位于城区南门外河滨公园内,专为纪念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留迹北流而修建的,楼前有匾额“坡仙舣筏”。楼阁内有郁林州牧唐尔琨集联,东坡的手迹书画30多件。
位于北流市陵城镇甘村地段(玉容一级公路旁),有一座大石山,平地突起,酷似一位巨人仰卧朝天,是大自然 *** 斧神工的造化:有头部、园顶、额面、鼻子、嘴巴、下巴、颈部、 *** 、腹部突出,界线分明,右手平放、臂肢清晰、微弯的手掌紧贴腹部,视其面部,如安详熟睡的伟人。
北流圭江,广西北流的母亲河。圭水秋波,就是北流八景之一。
圭江,本名北流河,北流市更大的河流,全长121.6公里,有大大小小的支流十三条,流域集雨面积165平方公里,是北流的母亲河。
北流之名,源于其境内流淌的圭江河,圭江河之水不像万河之水皆向东流,它却逶迤著向北而去,北流也因一水向北而得名。古时的圭江河,河水丰盈,圭江河是当地主要的交通运输通道,河上船只来来往往,一派繁忙景象。 *** *** ,北流狠抓工业的发展,忽略了母亲河的保护,给母亲河造成严重的污染,严重污染圭江饮用水源,影响人民民众的身体健康。近年来,加强对圭江河的生态环境保护,从源头上解决圭江河水的污染问题,现在圭江河恢复了往日的清净。
北流市会仙河公园位于北流市区西南角,东接绿满地提子基地,南靠仙人山,西连和顺岭,北邻玉容一级公路。公园规划面积1800亩,内有水体400多亩,山体200多亩等。公园设计理念为:一河、两片、六区、一园。
“一河”是指南北走向的会仙河,沿河布置生态湿地景观节点。“两片”指东、西两个片区。东面为植物园区、公园服务区、休闲运动区,营造休闲空间环境为主;西面为北主出入口区、西次出入口和田园风光区。
“六区”指六个功能分区:出入口区、田园风光区、生态湿地景观区、植物园区、休闲运动区、公园服务区,共39个景观节点。公园中的湿地,是候鸟南迁的 *** 地,是北流城区的绿肺,具有湿地水文生态 *** 的功能和特殊的生态价值。
“一园”为规划建设总面积约170亩的梦之园。该园是全区首创的乡镇级园艺博览园,由公共区域及22个乡镇园组成,参照园艺博览园的模式,由各镇自行设计、自行筹款、自行建设,充分发掘和提炼北流各镇的自然、历史、建筑、民俗风情特色。整个公园建设,可保护古道名关——贵人关,突出体现“自然生态”特色,以传统中国园林风格为主,结合岭南建筑及园林特色,营造天然野趣、宁静闲定、纯朴田园的绰约风情。
北流市物产丰富,主要有大豆、黄红麻、甘蔗、木薯、鸭塘鱼、荔枝、桂圆、芭蕉、柑桔、橙、八角、芒竹制品等产品畅销自治区内外,远销港澳地区。1995年国家命名北流市为"中国荔枝之乡"。
鸭塘鱼骨刺脆软,味鲜香浓,肉质肥嫩,无腥味,环保型,水质无污染而闻名的鱼塘,塘中由自然的十八个清泉长冒,塘内和泉水含有特殊的矿物质和多种微量元素。养出的鱼,品了唇齿留香,回味无穷,史载明清已成为进贡皇上的贡品。鸭塘鱼王,作为地方特产,建国以来曾经多次招待过二十多个国家旅游团体,以及 *** ***人和各层次的高级官员,知名人士,很多侨属出国探亲,访友,都把鸭塘鱼带给远方的亲人。
北流水泥北流市丰富的质地优良的石灰岩为北流工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从二十世纪60年 *** 始,北流的水泥工业迅速发展。目前,全市拥有水泥企业28家,年设计水泥生产能力468.6万吨,实际建成投产能力315.2万吨,形成目前广西更大的水泥生产基地之一。
荔枝北流盛产的荔枝以果大,皮薄,肉厚,核小,甜香而闻名遐尔。1995年4月,北流市被国家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荔枝之乡”
中国龙眼以福建、广东、广西栽培最多,其中广西玉林北流出产的龙眼最为著名。据说,中国龙眼正是由于广西出产的品种更优,才在种名前冠以广西简称“桂”字,称“桂圆”。据古 *** 载,桂圆树自西汉(前206年-公元8年)时就在中国南方种植,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
北流龙眼盛产龙眼皮薄肉厚,果肉鲜嫩,色泽晶莹,浆汁饱满,甘甜如蜜。加工后的桂圆肉,色泽鲜丽,芬芳甜蜜,是色、香、味俱佳的名贵中 *** 材和滋补珍品。
龙眼鲜食,味甜美爽口,且营养价值甚高,富含高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多种胺基酸和维生素,其中尤以含维生素p量多,对中老年人而言,有保护血管,防止血管硬化和脆 *** 的作用。不久前,国外有人在研究龙眼时又发现其含有一种活 *** 成分有抗衰老的作用。这与我国最早的 *** 学专著《神龙本草经》中所言龙眼有轻身不老之说相吻合。故此有人认为龙眼是具有较好开发潜质的抗衰老食品。
龙眼晒干后又称为桂圆。除去外壳及核心,为龙眼肉,是《中华人民 *** 国 *** 典》的法定 *** 物,其 *** 味甘、温,归心脾经,功能补益心脾,养血宁神。主治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龙眼入 *** ,如有名的古方《归脾汤》(济生方),即是以龙眼与白术、茯苓、黄芪、酸枣仁等组方,临床上治疗思虑过度、劳心伤脾、健忘。方中套用龙眼肉,即是以其味甘归脾而能益智的意思。
在炎夏与金秋燥热交替时节,不少更年期妇女及气血两虚的老年人,汗出不止,心闷意烦。此时即可用龙眼肉与西洋参各适量,水煎以代茶饮。民间尚有更为简便的嚼服龙眼肉的食法。对于临床上表现头晕眼花、记忆力明显减退、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的中老年妇女,可将龙眼肉加入少量 *** 参蒸熟备用。每晚临睡前,取约20—25克,放入口中,细嚼慢咽,以少量温开水送服。此法坚持一段时间,方可逐渐显效,用者的精神状态可明显好转,原有头晕、心悸、失眠、健忘、出虚汗等症状可消失,面色红润,胃口改善。但此法对于证属阴虚火旺,临床表现心烦口苦,舌质偏红,苔黄等症状患者,以及外感风热时均忌服。另糖尿病患者对龙眼肉亦不宜多服,因其葡萄糖较高。
对于妇女产后、体虚乏力、贫血等,则可用龙眼肉加入当归、枸杞、红枣(去核)数颗,炖鸡。对于孕妇,尤其妊娠早期,则不宜服用龙眼肉,以防胎动、“见红”及早产等。
*** *** 以来,北流历届 *** 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城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综合实力稳居广西十强县市前列,以陶瓷之乡、水泥之乡、建筑之乡、荔枝之乡和水稻高产之乡闻名遐迩。先后获得了全国农业百强、林业绿化百佳县市、全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科技、教育、文化、体育、普法先进县市、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基层项目示范市,全国生态家园建设示范市和广西文明城市、园林城市等荣誉,还连续三年入选中国西部百强县市前四十名。
近年来,北流市委、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为重点,以建设中等城市为目标,实现了 *** 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先后获得全国农业百强县市、全国林业绿化百佳县市、全国市容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中国西部百强县市(排第33位)、全国科技先进市、全国“两基”教育先进市、全国文化先进市、全国计生工作先进市、全国普法先进县市、广西园林城市、广西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并连续三届获得广西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南珠杯”。
北流市位于广西东南部,南与广东高州、化州市、信宜市接壤。地处北回归线以南
二、关于荔枝的资料
荔枝(学名:Litchi chinensis Sonn.),原产于中国南部,是 *** 带果树,常绿乔木,高约10米。果皮有鳞斑状突起,鲜红,紫红。果肉产鲜时半透明凝脂状,味香美,但不耐储藏。荔枝与香蕉、菠萝、龙眼一同号称“南国四大果品”。荔枝因杨贵妃喜食而闻名,使得杜牧写下“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千古名句。荔枝 *** 热,多食易上火,并可引起“荔枝病”。木材坚实,深红褐色,纹理雅致、耐腐,历来为上等名材。荔枝味甘、酸、 *** 温,入心、脾、肝经;可止呃逆,止腹泻,是顽固 *** 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同时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促进食欲之功效。(概述图参考:中国植物图像库 1)
三、荔枝简介
Litchi chinensis、Lychee荔枝为无患子科植物荔枝的果实,原产于我国南部,以广东、广西、福建、四川、 *** 、云南等地栽培最多。每年6~7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去外壳,取假种皮(荔枝肉)鲜用或干燥后备用。
果实心脏形或球形,果皮具多数鳞斑状突起,呈鲜红、紫红、青绿或青白色,假种皮新鲜时呈半透明凝脂状,多汁,味甘甜。
荔枝含有丰富的糖分、蛋白质、多种维生素、脂肪、柠檬酸、果胶以及磷、铁等,是对 *** 有益的水果。
广东省茂名地区是全国更大的水果生产基地,世界更大的荔枝生产基地,全市水果种植面积达430多万亩,其中荔枝面积176.57万亩,是世界第二大荔枝生产国印度的荔枝面积(84.3万亩)的两倍多,约等于中国以外世界各国荔枝面积的总和,荔枝年总产量占全国25%,占全球20%。
茂名种植荔枝的历史悠久,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唐朝,茂名荔枝已成为朝廷贡品,高州根子镇柏桥村有一个老荔枝园叫贡园,唐朝进贡给杨贵妃的荔枝就出自该园。除了贡园外,茂名地区还有不少上百年的荔枝林,而且不少的村庄自古以来就以“荔枝”命名,如化州合江的荔枝垌村,化州中垌的荔枝根村和荔枝塘村,化州林尘的荔枝埒村,信宜镇隆的荔枝村和新堡的荔枝垌村,高州分界的荔枝山村和长坡的荔枝坡村,电白林头的荔枝山村等。
雷岭镇素有“荔枝之乡”的美誉,种植荔枝有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年平均气温21.8。C,冬季绝对低温在5。C左右,平均霜日少于5天,年均日照2000—2200小时,年降雨量1800—2100毫米,雨量充沛,水质优良,没有污染厂矿,无水质和土壤污染;土壤属花岗发育砂壤土,含多种矿物质,有机质3%以上。所产荔枝果实色泽鲜红。糖分含量高,肉脆香味浓,品质极佳,是汕头市内最有名荔枝产区,深受上海、北京、天津等各地客商的青眯, *** 、 *** 等海外侨胞也推崇备至。
雷岭镇在发展荔枝产业中,主要是依靠科技进步,注重科学管理,加大对荔枝生产技术、资金、科研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1998年成立雷岭镇荔枝技术协会,设立潮南区荔园农业技术服务公司。协会聘请省荔枝技术协会,设立潮南区荔园农业技术服务公司。协会聘请省荔枝研究会会长、华南农业大学倪耀源教授为技术顾问。根据中华人民 *** 国农业标准,《无公害食品》荔枝NY5104—2002标准要求,制订了《荔枝栽培技术标准》。2003年经广东省农业厅评价核准,雷岭镇2.3万亩荔枝产品质量符合《无公害食品》国家农业行业标准,颁发广东省《无公害农产品》证书。
1.荔枝所含丰富的糖分具有补充能量,增加营养的作用,研究证明,荔枝对大脑组织有补养作用,能明显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症;
2.荔枝肉含丰富的维生素C和蛋白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3.荔枝有消肿解毒、止血止痛的作用;
4.荔枝拥有丰富的维生素,可促进微细血管的血液循环,防止雀斑的发生,令皮肤更加光滑。
荔枝味甘、酸、 *** 温,入心、脾、肝经;
果 *** 有补脾益肝、理气补血、温中止痛、补心安神的功效;核具有理气、散结、止痛的功效;
可止呃逆,止腹泻,是顽固 *** 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同时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有促进食欲之功效。
热量(70.00千卡)·蛋白质(0.90克)·脂肪(0.20克)·碳水化合物(16.60克)·膳食纤维(0.50克)·维生素A(2.00微克)·胡萝卜素(10.00微克)·硫胺素(0.10毫克)·核黄素(0.04毫克)·尼克酸(1.10毫克)·维生素C(41.00毫克)·钙(2.00毫克)·磷(24.00毫克)·钠(1.70毫克)·镁(12.00毫克)·铁(0.40毫克)·锌(0.17毫克)·硒(0.14微克)·铜(0.16毫克)·锰(0.09毫克)·钾(151.00毫克)
全世界的荔枝品种约有200多个,其中还包括一些同物异名的品种。此外,在有用实生繁殖的荔枝产区,存在丰富的种质资源。经过初步整理,我国荔枝品种品系有140个以上。其中广东有70多个品种品系,商品 *** 生产的品种近27个,包括糯米檄、桂味、怀枝、三月红、白糖婴、白腊、犀角子、妃子笑、黑叶、状元红、蛀核荔、青皮甜、增城挂绿、雪怀子、鉴江红糯和挂红等品种。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商品品种除怀枝、香荔、大造、鸟叶外尚有糯米橄、尚书怀、糖驳、鸡咀荔、江口荔、尖叶荔枝、章逻荔和四两果等品种。福建省除早红、鸟叶外,尚有兰竹、及弟、…
桂味:果实为球形,中等大小,浅红色,壳薄脆,表皮的龟裂片锋尖锐刺手,有桂花香。
糯米糍:果实为扁心形,个头大,鲜红色,表面片峰平滑,果肩一边显著隆起,肉厚核小。
妃子笑:果实较大,平均单果重30克,果肉细嫩多汁。
黑叶:果实呈卵圆形或歪心形,中等大小,色暗红,壳薄,表面的龟裂片平钝,而且大小均匀,排列规则,裂纹和缝合线明显,果核较大。
白蜡:果实为心形,中等大小,果皮淡红带黄腊色,厚且脆,龟裂片平滑,果肉质软滑,味甜,多汁。
新鲜荔枝应该色泽鲜艳,个大均匀,皮薄肉厚,质嫩多汁,味甜,富有香气。
挑选时可以先在手里轻捏,好荔枝的手感应该发紧而且有弹 *** 。
从外表看,新鲜荔枝的颜色一般不会很鲜艳。如果荔枝头部比较尖,而且表皮上的“钉”密集程度比较高,说明荔枝还不够成熟,反之就是一颗成熟的荔枝。如果荔枝外壳的龟裂片平坦、缝合线明显,味道一定会很甘甜。
1.尤其适合产妇、老人、体质虚弱者、病后调养者食用;贫血、胃寒和口臭者也很适合;
2.糖尿病人慎用荔枝,阴虚火旺、有上火症状的人不要吃,以免加重上火症状,阴虚所致的咽喉干疼、牙龈肿痛、鼻出血等症者忌用;荔枝含有单宁、甲醇等,多食容易生内热,患有阴虚所致的咽喉干疼、牙龈肿痛、鼻出血等症者忌用
大量进食荔枝又很少吃饭的话,极容易引发突发 *** 低血糖症,出现头晕、口渴、恶心、出汗、肚子疼、心慌等现象,严重者会发生 *** 、抽搐、呼吸不规则、心律不齐等,这些症状就是大量食用荔枝后产生的突发 *** 低血糖,医学上称之为荔枝急 *** 中毒,也称“荔枝病”。开车时 *** 会消耗大量的热量,而 *** 中的热量主要来源于食物中的糖类。研究发现,司机在开车前或开车时食用荔枝过多,不但不能及时补充糖分,反而还会增加发生交通意外的风险。
专家解释,荔枝若食之过量,轻者恶心、四肢力乏;严重者甚至 *** ,抽搐。因为荔枝含丰富果糖,食后使 *** 血中果糖含量显著升高,以致血中葡萄糖相对降低。而低血糖症的主要症状有看东西不清楚、心慌、手抖、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对司机来说,这是极其危险的。吃荔枝后,如果出现饥饿、无力、头晕等症状,要赶紧口服糖水或糖块,一般多能很快恢复。出现中毒表现者要及时到医院救治。
“荔枝”两字出自西汉,而栽培始于秦汉,盛于唐宋。古名离枝,意为离枝即食。
荔枝栽培史可上溯到汉武帝时期。司马相如《上林赋》已有记载。因其风味绝佳,深受喜爱,唐代或更早即已列为贡品。杜牧名诗:“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千古传诵。苏东坡“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同样风靡至今。
10世纪前后荔枝传入印度。17世纪传入 *** 、 *** 半岛和 *** 等许多国家,被誉为“果中之王”,近年引种至南美等地。
一骑红尘妃子笑,天宝荔枝何处来
杨贵妃与荔枝的故事大大有名,驿传千里,真正弄了个“人仰马翻”。可是,贵妃爱吃的荔枝如果真的产自岭南,以当时的交通条件,到达长安断断无法保鲜。 *** 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解决了这段公案,他画出了一条“天宝荔枝道”———千载之后,此道犹存。
七月仲夏,又到荔枝上市时。因现代交通的便利,北京街头水果摊上,上好的荔枝也不过几元一斤,暗红色的外壳,晶莹剔透的白色果肉,清香扑鼻,甘甜适口,我总要吃到嗓子冒火才能停下来。
小时生活在东北,没见过鲜荔枝,只在课本中读过作家杨朔的《荔枝蜜》,知道那是一种好吃的南方水果。再大些读历史,又知道唐明皇为杨贵妃吃上鲜荔枝,不惜动用战时驿道的快马传递,以致差官累死,驿马倒毙。此事经晚唐杜牧一首《过华清宫绝句》的渲染,更留下了杨妃红颜祸水的骂名。那首诗是这样的:“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荔枝有一品种即名“妃子笑”,可见其影响之深。但是,当年诗人并没有说荔枝自何处运来,史书也没有确指荔枝的产地。所以,杨贵妃爱吃的荔枝产自何处,竟然成为一段历史公案。
今年 *** 会马术比赛选址 *** ,受友人之托为当地出版社编《 *** 中国历史》一书,翻阅史料和研究信息时,方知唐皇杨妃驿传荔枝一案,经 *** 历史学家严耕望先生考据,早已有了新解。那便是先生六巨卷学术 *** 作《唐代交通图考》第四卷中的《天宝荔枝道》一文。
■岭南荔枝抵达长安,断不能仍保持新鲜
历史上杨贵妃与荔枝的故事,见于《新唐书·玄宗贵妃杨氏传》:“妃嗜荔枝,必欲生致之,乃置驿传送,走数千里,味未变已至京师。”这里虽然未说驿传所送荔枝产自何地,但汉代史书早有记载:东汉元兴元年,“旧南海献龙眼荔枝,十里一置,五里一候,奔腾阻险,死者继路”(《后汉书·和帝》)。还有唐代中书宰相张九龄,写了脍炙人口的《荔枝赋序》称颂南海荔枝:“南海郡出荔枝焉,每至夏季,其实乃熟,状甚琼诡,味特甘滋,百果之中,无一可比……”南海荔枝既然如此美味,杨妃又如此贵宠好嗜,唐玄宗不惜民力,诏岭南 *** ,令驿马飞驰传递京师,遂成定论。北宋史学大家司马光所编《资治通鉴》也取了荔枝出自岭南一说:“妃欲得生荔支,岁命岭南驰驿致之,比至长安,色味不变”(《唐纪三十一·玄宗天宝五载》)。
但若细查此事,却发现其中实有纰漏,就是运输中的荔枝如何保鲜。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经任忠州(今重庆忠县)刺史,白氏《荔枝图序》中说:“荔枝生巴峡间……夏熟……壳如红缯,膜如紫绡,瓤肉莹白如冰雪,浆液甘甜如醴酪……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当时在蜀地做官的白居易,说有荔枝生长在当地巴峡间,想必事非虚构;又说此果盛夏成熟,极难保存,三日之内竟可致色、香、味俱变。而荔枝本名,据说也是取谐音“离枝”,喻意不能离其本枝。严先生据此认为,如果杨妃嗜食的荔枝产自岭南(约指今广东、广西),则距长安有四五千里之遥,唐代驿传固然发达,但“诏书日行五百里”,已经接近马匹速度的极限(这里并非指一匹 *** 日行里程,而是指多匹驿马轮换奔跑之总程),即使因为杨妃所好,特更加速,日行也绝超不过六七百里。所以“岭南荔枝抵达长安,断不能仍保持新鲜”。
■蜀地荔枝驿马传送,三日内可达长安
检诸史料,发现其实古来为朝廷进贡荔枝的产地,向有岭南和涪州(位今重庆之东北)两说。有意思的是,汉唐时人多指自岭南,而北宋中叶以后人则多说自涪州。严先生推测,这也许是杨妃恃宠日久,惹得当时人怨恨,所以故意指说远地,以恶其名。
北宋的苏东坡有《荔枝叹》云:“永元荔枝来交州,天宝岁贡取之涪。”北宋蔡襄《荔枝谱》直言“唐天宝,妃子尤爱嗜涪州,岁命驿致”。先生分析说,从史料的原始 *** 而言,当然应从唐人所说,而且汉代也有岭南贡献的记载。但从荔枝保鲜的角度看,这又绝不可能。反之如果从近邻长安的蜀地涪州飞驿到京,则比较合理可行。特别是因为杨贵妃幼年生活于蜀地,《国史补》称其“生于蜀,好食荔枝”。则她幼时就喜爱的水果更可能是本地所产。考证蜀地物产,原来涪州荔枝早因杨妃而有盛名,宋人范成大《妃子园》小序说:“涪陵荔子(枝),天宝所贡,去州数里所有此园。”范氏《吴船录》卷下“涪州”条又详细解说道:“自眉嘉至此,皆产荔枝,唐以涪州任贡,杨太真所嗜,去州数里,有妃子园。”《舆地纪胜》之“涪州古迹目”则记:“妃子园在州之西,去城十五里,荔枝百余株,颗肥肉肥,唐杨妃所喜。”
宋人还进一步考证出,涪州荔枝的确切产地,应该在距州治西北一百多里的乐温县。从此地北上唐京,经严先生逐段考证,距离约二千里左右,仅是岭南至长安路途的一半。当地方志记载,“杨妃嗜生荔枝,诏驿自涪陵,由达州,取西乡,入子午谷,至长安才三日,色香俱未变。”即从涪陵到达县,驿马取西乡县,入子午谷至长安,三日之内就能到达,荔枝完全能够保鲜。所以这是一条最为可能而合理的运送荔枝路线。至此,给杨妃进贡的新鲜荔枝产在四川,终于大白于天下。
严耕望先生还推考了荔枝由涪州到长安驿传的具体路线,大体是由产地涪州乐温,沿溶溪水(今龙溪河)河谷北上,经垫江县、梁山县(今梁平)至新宁县(今又名开江)、东乡县,再北过宣汉,又北上越巴山山脉到西乡县,入子午谷,过子午关,从长安正南进抵京师。他并且将这条路线命名为“天宝荔枝道”。
特别令人惊讶的,是在 *** 后的20世纪中叶,《 *** 地图集》、《四川人文图》显示,由蜀江北岸之长寿县,有汽车道东北经垫江、梁山、开江(即新宁)、宣汉,北越巴山至子午镇;而21世纪之初的川南地图上,也赫然标有自长寿、垫江至梁平,又北至开江及达县的一条赭 *** 高等级公路。这条路正是循唐温乐经梁山之天宝荔枝道驿传的路线。今天的人们乘坐汽车沿着这条道路行进时,哪里会想到正是走在当年为杨贵妃送荔枝的故道上呢?
1、指的是英文Lich,即巫妖(魔兽争霸3里的不死族英雄)。
2、另外一个就是Lich king,即巫妖王。
无患子科乔木植物荔枝的果实。又称丹荔、丽枝。品种较多,有一品红、钗头、满林香、十八娘等三、四十种。我国福建、广东、广西、 *** 、四川、云南等地均有分布。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去外壳,取假种皮(荔枝肉)鲜用,或将果实干燥后,剥去假种皮(荔枝干)用。
[ *** 能]味甘、微酸, *** 平。生津止渴,补脾,益血。
[参考]荔枝肉含葡萄糖、蔗糖、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C,叶酸、柠檬酸、苹果酸、钙、磷、铁、精氨酸、色氨酸等成分。
[用途]用于胃阴不足,口渴咽干;脾虚少食,或腹泻;血虚心悸。
荔枝红枣汤:荔枝干15g,大枣30g。加水煎汤服。
本方有补脾益血作用。用于气血虚亏,少食乏力等。
好了,关于高州荔枝龙眼之乡简介和高州龙眼品种有哪些的问题到这里结束啦,希望可以解决您的问题哈!